自古以来,爹坑儿子,儿子坑爹的事情屡见不鲜。但是能坑后世子孙,而且一坑就是好多代人的,就不多见了。
国外的不好说,但是在中国,有这实力的,也就秦桧一人了。他凭借一己之力,硬是让自己无数代后人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如果有坑后代的世界纪录排名,秦桧绝对排第一。
秦桧一族受到秦桧的牵连,沉沦了数百年,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好不容易出了个状元。然而这时又有人旧事重提,用秦桧来为难状元郎。结果这状元郎留下两句诗,不仅化解了尴尬,还传诵千古。
更重要的是,状元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秦桧是秦桧,他是他。
秦桧祸及子孙
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那么如果前人挖坑呢?那后人只能认倒霉了。而秦桧就是这么一个善于给后人挖坑的人。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秦桧主张议和,这是没毛病的。毕竟北宋末年宋军是啥战斗力,金
军又是啥战斗力,大家心知肚明。不议和,怎么办?指望当时那些禁军?
事实上宋高宗赵构也想议和,奈何金国觉得胜券在握,根本不给他机会。
可是随着岳飞的崛起,情况不一样了。宋军的整体战斗力不断攀升,尤其是岳飞的岳家军,更是打得金军心惊胆颤。就连金国最厉害的金兀术都远不是岳飞的对手。
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只要兵源和补给跟得上,岳飞完全有能力将金国灭国。这时候金国君臣都开始慌了,金国反而急着议和了。
议和就议和呗,如果秦桧能狮子大张口,向金国索要北宋失地,并且再讹金国一大笔。那他不仅不是奸佞,反而还能称作名臣。
可惜秦桧没有这么做,反而对着金国卑躬屈膝,甚至不断怂恿宋高宗将岳飞处死,那可就冒天下大不违了。
岳飞可是民族英雄、南宋战神,而且秦桧还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断送了南宋恢复故地,重新崛起的唯一希望。他对得起岳飞,对得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对得起千千万万的南宋百姓吗?
这就是秦桧遗臭万年的根本原因。以至于他死后,人们还要在岳飞墓前立一座秦桧夫妇跪像,甚至他的子孙后代对自己这位祖先都避之不及。甚至为了担心别人知道自己是秦桧后人,他们不得不远走他乡,隐姓埋名。
而秦桧的一众后人之中,就有一个叫作秦大士的。因为有这么一位祖先,使得秦大士的生活苦不堪言。
遭人刁难的状元
秦大士是清朝乾隆年间之人,其家族曾数次迁徙,为的就是避免自家身份被人知晓。到了其曾祖父时期,恰逢明末战乱,秦家再次迁徙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都说喝酒误事,有一次秦桧的父亲参加村里的宴席。他一时贪杯喝多了,结果酒后失言,说出了自家是秦桧后人的事情。
不过大家街坊邻居多年,而且秦桧是南宋时期的人,而此时已经是清朝,中间隔着元明两朝,大家也没有那么在意秦家的身份,这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但是那些小孩子可不懂这些,一些小孩经常拿此事嘲笑、戏耍年幼的秦大士,让他苦不堪言。对此,父母也只能让他别和这些孩子玩。
兴许是这件事情对于秦大士的刺激太大了,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让当初笑话他的那些人都为当初的行为后悔。
为此,他发奋读书,头悬梁锥刺股,一刻都不肯松懈。正所谓勤能补拙,秦大士的天赋远比不上那些天才,但是他在科举上的成绩并不差。
他23岁中举,这已经比大多数人早了至少10年。很多人这个时候能考中秀才就不错了。中举之后,已经很少有人敢在他面前提及秦桧了,更是有些“诗友”经常找他切磋。
但是秦大士并不满足于现状,此后他又积极备考,打算冲击进士。
大概是他用力过猛,原本只是想考个进士就完事了。一不小心,高中状元,成为了清朝第43位状元。
在任何朝代,高中状元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即使他的祖先是秦桧也一样。他们家所在的那条小巷改名叫“秦状元巷”。街坊四邻纷纷跑来祝贺。
所有人都清楚,一旦高中进士,就能踏上仕途。而高中状元,则意味着仕途顺畅,前途不可限量。这最差,也能混个侍郎当当。运气好的话,六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秦大士以前的那些“诗友”,其中有个王举人就经常对人说:“区区一个奸臣的后代,怎么可能高中状元?他肯定是使了什么手段,蒙骗世人,才得到状元位置的。这点和他祖先果然一样。”
这王举人却忘了,秦桧虽然是奸臣,但是其才学、能力却都少有人及。一个人的人品和才学本就是两码事。
不过王举人可不这么想,他打算找个机会让秦大士难堪。
一日,一群诗友拉着秦大士出去踏青。众人原本是想要和秦大士这位新科状元拉近感情的,但是在王举人的有意引导下,众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岳王坟前。
这岳王坟也就是岳飞墓,只是后人敬仰岳飞,故将其称作岳王。
只见岳飞墓前立着秦桧夫妇的跪像,旁边还写着一副对联:“咳!我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人们看到这副对联脸色大变,纷纷望向秦大士,见他没什么反应,才松了一口气。就在众人打算绕开此地时,王举人发难了。他对秦大士说道:“我说状元郎,看到祖先怎么能不打声招呼就走呢?怎么也要行跪拜之礼吧?”
王举人此举可谓是狠毒至极。如果秦大士不跪,那就是不敬先祖,属于不孝。朝廷是不会要一个不孝的状元。如果秦大士跪了,那么他跪一个遗臭万年的奸臣,朝廷一样不会要这样的状元。
无论秦大士怎么选,都会身败名裂。
然而王举人还是小看了秦大士,只见他叹了口气,走到雕像旁边,拿起笔写下14个大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秦大士的意思很明显:秦桧是秦桧,他秦大士是秦大士。
一时间,旁边的举子纷纷叫好,称赞“不愧是状元郎”。而那王举人则羞愧难当,灰溜溜地走掉了。此后再也不敢出现在秦大士面前。
就连皇帝也好奇秦大士的身份
很快,秦大士的事情传到了乾隆皇帝耳朵里。乾隆皇帝这才知道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这下让他犯难了。
一方面,秦大士可是他钦点的状元。而且这届科举还是为了庆祝太后六十大寿增开的恩科,这状元是不可能换人的。否则就显得对太后不尊敬了。
另一方面,秦桧实在是遗臭万年。如果秦大士真的是秦桧的后人,重用此人,会使得自己遭人非议。乾隆是个很在乎名声的皇帝,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事情。
为此,乾隆决定考校考校秦大士。
他将秦大士叫进宫里,问道:“听说你是秦桧的后人,确有此事?”
秦大士也不是普通人,一听这问题,他暗叫不好。因为这个问题,他既不能答是,也不能答不是。说是,那受秦桧牵连,他的仕途将黯淡无光,他将成为史上最惨的状元。说不是,则是对祖先大不敬,一样会坐冷板凳。
他急中生智,佯装叹了口气,对乾隆说道:“陛下,一朝天子一朝臣。”
乾隆闻言,立刻龙颜大悦。秦大士这是在告诉乾隆,他是不是秦桧的后人并不重要。因为他不是秦桧,而乾隆也不是宋高宗。
而最让乾隆满意的是,这回答让乾隆看到了秦大士的机智。这样的人绝不会迂腐做事,这正是乾隆需要的大臣。因此他决定重用秦大士。
而且为了让秦大士更好地给自己做事,乾隆特意命人为秦家修族谱。最后追根溯源,秦大士并非秦桧的直系后人,而是秦桧的哥哥秦梓的后人。
虽然秦梓和秦桧是兄弟,但是二人的性格截然相反。秦梓乃是南宋有名的清官,他处处和秦桧作对,维护南宋的利益,口碑非常好。
一时间,对于秦大士的各种质疑全都烟消云散。当然,秦大士到底是不是秦桧的后人,乾隆在这其中是否有做手脚,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份恩情秦大士谨记于心。为此,他尽心竭力地为朝廷做事,以此来报答乾隆的恩情。
秦大士用行动证明“秦桧是秦桧,他是他”
秦大士为清朝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发掘了一批忠君爱国之士。
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辗转于各地官学,培养、发掘人才。尤其是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都是得到他的资助才得以参加科举,其中不少人都高中进士。剩下的人至少也是个举人。
此外,他还多次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做事不讲情面,只看人品、才华。一些有权有势的权贵想要“走后门”,都被他严词拒绝了。秦大士负责的那几届科举,进士的水准都要比往届高一些。
他甚至还主持过一届武举考试。要知道,武举考试基本上就是八旗子弟混资历的捷径,很少有人认真去考核的。但是秦大士不一样,既然皇帝要他负责,他就要尽心尽力。结果那一届武举的武状元被一个叫马全的穷小子夺得。而往年的武状元都是权贵子弟。
事实证明秦大士看人眼光极准,这马全后来在西北的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战死沙场。
鉴于秦大士的过往功劳,他的官职也一升再升。后来乾隆连教授皇子念书的差事都交给他了。
要知道,这份差事本身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差事本身。毕竟皇子们学的东西没那么深奥,朝中很多人都能够教授。但是能得到这份差事的,要么是大儒,要么是朝廷重臣。乾隆的这个安排足以说明秦大士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秦大士为官多年,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世人“秦桧是秦桧,他是他,休要再把他和秦桧混作一谈。”
此后再也没有人为难秦桧的后人,即使是秦桧的直系后人也一样。这都要拜秦大士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