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五年的传统春节,初次涉足浙江省义乌市,那个时年的义乌是一个相当的贫穷与落后,并且默默无闻的小县城。
七十年代的火车都是绿皮火车,一路从上海出发乘上绿皮火车,那趟火车系慢车,沿途几乎是每站必停,当年上海至义乌全程耗时约在七至八个小时。
火车途经浙江嘉兴站停靠时,嘉兴站台上出售的嘉兴枕头粽子,令初次见到的过往旅客都显得十分地惊讶,如此大的粽子人们几乎在其它地方难以寻觅,每只重量足足在一斤至一斤二两左右,现如今如此大的粽子早已不见了踪迹。
火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义乌苏溪镇的火车站,当年那里下火车的旅客显得极其稀少。出了火车站放眼远眺,成片成片的荒秃秃的山区映入眼帘,仅仅只能见到山上极其稀稀散散的一些松树而已。
从镇里走进乡村约有七公里的山路,山路走到一半时那里有一个歇脚的小小亭子。村民们走到哪里时,几乎都会作短暂的停留歇脚,抽上一根低档的卷烟,喝上一口自带的茶水,简单地聊上几句,然后继续赶路。
乡村终于到了,放眼望去大部份村民的住宅都是低矮的两层,灰色小瓦片做为屋顶,一至两层楼之间用木板隔开,邻里之间用木板做为隔墙,进门右手边靠墙有一条木制楼梯通上二楼。
那时的义乌乡村显得极其愚昧与落后,一楼的橱房灶间,沿着右边墙边依次顺序为:猪圈与厕所。当年义乌乡村的猪都是圈养,一年养到头也仅仅不足150斤。
而厕所仅仅是一个木制正方形,中间开了一个圆型孔。当主人在大锅灶煮饭烧菜时,人就在旁边如厕,如今聊起是否显得有些搞笑,而当年义乌乡间的村民们,就是每天如此过的日常生活。
当然那时的义乌相当的贫穷,但是传统过大年时,近八成的家庭户都在杀猪宰羊,备足过大年的各种菜肴。这可以说与人们的传统理念有关,无论怎样贫穷,但在过大年时都会咬紧牙关,舍得去花钱支出。
村里许多家庭开始磨豆浆自做豆腐、豆腐皮,也有一些家庭自做爆米花糖,义乌人称之为麻糖。
这里仅仅是对七十年代义乌乡村的一段历史回顾。
作者: 楼 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