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生宿舍是非多,我已经不止一次的举过例子。
比如这位:
我都问了她们:你们冷吗?可以关个空调吗?结果却说:那我定个时吧,要不要得?
我的天,听不懂人话吗?
我冷,我问现在可否关空调?
听不懂吗?
每天跟爸妈打电话,能打上两三个小时,真的有那么多话可说吗?
快要考试了,每天还是玩得那么厉害,不论做个大小事都要别人帮忙;
却还说我在寝室不爱说话;
请问我能跟你说什么?我不止和你无话可说,更是觉得你讨厌。
(2)
以上是一位大学宿舍女生对自己一位室友的吐槽。
在这个女生的感知中,这位室友自私,脸皮厚,不考虑别人感受,还装模作样,比较虚假;
比如,“很多事情好像都很理所当然地要帮她,当她觉得别人不愿意帮她,或者感觉到别人不耐烦了,就会装模作样的特别客气,客套话特别多;
会说:“那麻烦一哈你了哈,谢谢你;可以麻烦一哈你吗?
总之,听着说话就烦。
(3)
一群不同性格,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喜好的年轻女生碰到了一起;
最大的感受就是,以为对方会和自己一样的行事处事,但是没想到相处下来,尽是怨言。
每个人天生的反应,就是会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
却忘记了,别人是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大家的爱好,性格,观点,立场都会有偏差;
如果一味强求别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行动,那就是自我为中心;只能得到更多的心理落差,挫败和打击;
只有允许别人与自己有差异,允许别人就是别人那个样子,而不是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同时也不会过度委屈自己的感受,不会过度牺牲自己的需要;
才能在与他人的相处中,相对找到那个比较好的平衡点:
照顾自己的需要,照顾别人的需要。
比如,房间里开了空调,你觉得太冷了,想关闭;但是对方觉得正好,希望继续开;
同样的温度条件下,你就是觉得太冷,可她就是觉得热,这种问题究竟该怎么处理?
第一次,你提出关空调,对方认为正好,那你就允许继续开,但是你要求把温度上调,放在28度上;你可以多穿件衣服,如果冷的话;
第二次,当你觉得冷了,你提议关一会空调,对方又说:我觉得开着刚刚好;
你仍然不多说什么;
到了第三次,你觉得冷了,这次你不需要问任何人的意见,直接过去把空调关了,同时和身边人说一下:太冷了,我们关会空调啊。
如果,此时对方马上出来阻止,说:你干嘛关啊,我觉得开着很好啊;
你就继续坚持说:还是关一会儿吧,也不能总开。
一般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已经做过几次让步的前提下关闭了空调,那么也就不再坚持了。
除非她有胆量,直接过去把关闭的空调重新打开;
如果是那样的话,也就说明这个人本质上就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你也不用和她讲什么道理。
你和能够讲道理的人去表现谦让,风度,也要有能力和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厚脸皮,不拿自己当外人的人毫不客气,坚定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只不过,在表达需要的这个过程中,有时需要迂回一些,需要若无其事一些;
而不是时刻都以愤怒,讨厌对方来表达内心的需要。
(4)
大学宿舍里的相处模式,其实反映了人的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带来的矛盾;
如果任凭发酵,很容易彼此看不习惯,彼此看对方讨厌。
但是这类问题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处理方法,只能接纳差异,适应别人(对方也需要适应你,接纳你和她的差异),同时把握好每个人需求的平衡;
才能最终和平共处,各取所需,互不干扰,这些就是与人相处的精华。
对于这些看不惯的人,要掌握几个大的原则来应对;
第一,不触及自己的利益和原则,纯属对方的生活习惯,好恶的行为举止,装作没看见没听到,她怎么处理都好,与自己无关;
这样就可以减免掉很多莫名其妙的厌恶和看不惯的感觉。
比如:对方和父母打电话二三个小时,没事总喜欢让别人帮忙,有时候装模作样的很客气让别人帮她等等;
当你内心和自己达成和解,明白这是对方的课题,由对方负责决定怎么处理;
那么你就无需动怒,也就不会过多产生讨厌的感觉。
而一旦你心里没有达成这个共识,凡事只要自己看不顺,看不上,就变得烦躁愤怒;
那你就很容易变得不理性,变得激动情绪化。
从一二十岁进入大学校园的小社会开始,我们就必须学习与自己相处,与别人相处,与身边的环境相处;
这当中,要学会为环境,为他人让步,接纳差异和区别,照顾别人的需要;
但是,仍然,也绝不能忽视自己的需要。
而尤其当我们遇到那些厚脸皮,说话更考虑自己需要的那类人,就是最考验我们人际经验的时候;
这时候,不卑不亢,镇定自若,表达自己的需要,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且不需要产生任何羞愧,不好意思的心理负担;
坦然,自若,有进有退与对方周旋,迂回前进,就是最好的方式。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