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于央视等官方媒体的公开报道内容,具体信息来源放在文章末尾,部分语句表达上会有润色,请各位理性阅读
核武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威慑武器,而中国也是全球目前唯三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国家,都知道海基靠的是战略核潜艇,空军就是大型轰炸机,可陆军呢?
一直以来,陆军核武如何保持安全和隐蔽,一直是军迷朋友津津乐道的话题,以前人们只知道有公路机动、铁路机动和固定发射井,很多人担心,万一敌人提前知道,遭到了先发核打击怎么办呢?

随着央视正式公开报道了我国崇山峻岭地下,纵深多达5000多公里的地下“核长城”,军迷们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那些忧虑,还是太“小儿科”了,可以说,我们几乎做到了万无一失!
而亲手缔造这一秘密长城的功勋人物,正是时年88岁高龄的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少将。

如果说东风系列导弹是我国国防的封喉利剑,那么钱七虎钱老为我们设计的防护工程,便是国防工程最坚实的盾。
即使现在的民用卫星,比如我们的北斗系统,其精密程度使用过地图的各位应该都深有体会,那更何况军用卫星呢?我们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在卫星项目上的发展可比我们领先几十年。

就算中国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公路、铁路、发射井一应俱全,但是美国具体掌握了多少信息,我们无从得知,况且我们的核战略是不会率先使用核武器,那么对于咱们的火箭军而言,稳定的反击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钱老1965年在苏联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就奋不顾身的投身到了核武器防护工程建设的研究中,而这条绵延5000多公里的地下核长城,正是钱老留给中国最坚强的盾牌。

更绝的是,钱老还做到了“未雨绸缪”,在钻地弹技术还没有成熟之前,钱老就已经为我们解决了核武钻地爆炸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空中、触地以及其他新型弹头的威胁通通都被钱老扼杀在了摇篮里,正是有了钱老,中国在防护工程领域完成了时代跨越。
1995年,解放军军报播报了一条消息:我国二炮数万名官兵浴血奋战十多年,终于完成了一项重大国防工程,中国的国防力量的到了进一步加强。由于保密级别过高,当年的人们对于这件事可以说没什么感受。

如今随着央视的镜头,我们终于看到了位于地下密密麻麻的终极大杀器,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当年修建这些工程的官兵,算起来已经五六十接近退休的年纪了,如今,他们的功绩昭告天下,也让中国百姓看到了他们曾经为国铸盾的艰辛。
而正是有了这样一条战略核长城,我们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最关键的陆路投送方式才有了真正保障,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的国防能力走上了新的高度。


在这里面服役的军人,肩负的都是战略核反击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们的训练和管理要更加残酷,从饮食上每周都要吃一次作战干粮包,就是为了在战时能迅速习惯可能到来的后勤补给困难。
至于该工程的具体防护参数出于保密需要并没公开,所以具体能防多少当量的核打击并不清楚,但与之相对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主抓的另一项防护工程或许可以作一个参考。

该工程就是1966年由中央军委定夺、周恩来总理批准,于1967年正式开工,先后有6万余工程部队官兵参加建设的816地下核工程。
对于中国近代史稍有了解的,应该不会陌生,那个年代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当年苏联一度“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来威胁我们,“深挖洞,广积粮”就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喊出的口号。

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显示,816工程的所有关键部位,上方都覆盖有一百多米的岩层,其中最厚处多达200米,并且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根据测算,可以预防和抵御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除此之外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
除了防护能力拉满,当年在钱老的带领下,中国的科研人员还在主要出入口搞出了感应门,可以在检测到核爆炸的一秒内迅速启动关闭程序保护设施内部人员安全。

如今的816工程已经被时代淘汰,成为了一座军事旅游景点诉说着自己曾经的辉煌,而816工程之所以被舍弃并不是它防护能力不行了,而是解放军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也就此此次央视公开的5000米地下核基地,如果说816工程是钱老等科学家的“一代目”成品,那么这座核长城,就是钱老等国防工程专家的集大成之作。
几十年前我们就搞出了816这样的超级工程,如今在各种高科技技术的加持下,各位觉得这座核长城的防御能力会差么,而且咱们现在已经各种各样的大型盾构机,开山凿路早已不是问题,未来说不定还能继续扩展。

除了防护能力超强之外,5000公里纵深足以容纳全部的战略核力量,并且可以随时机动,隐蔽性也极强,并且在现代电磁技术、信息技术、卫星致等技术的加持下,相信我们的火箭军已经做好了万无一失保卫祖国的准备。
说一个题外话,有些网友质疑5000公里的真实性,觉得完全没必要,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庞大的工程,也必然意味着超大的空间,那么在战时是否也可以作为防空洞帮助人民躲避可能到来的核打击呢?是否可以作为地下工业生产基地?是否可以保护重要设施免受打击?这么分析,还觉得5000公里没必要么?

行文至此,想到前几天刚刚离世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中海军奠基者黄旭华黄老先生逝世了,享年99岁,如今的钱老也已经88岁高龄,这些曾经隐姓埋名为共和国铸剑的科学家、工程师们正在逐渐老去、逝去。
我们当下和平、富足的生活,都是这老一辈的无名英雄们为我们默默铸成的,他们在最好的年华将一生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得他们、以及数万万我们不知道的名字的解放军战士,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

CCTV-7国防军事频道 军事纪实
《军事纪实》 20200819 军中最美星 探秘火箭军地下长城的筑造者
来源:央视网2020年08月19日

76块墓碑,平均21岁,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可以讲一讲它的故事……共青团中央-2021-05-07

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