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十年,那段难以启齿的时光

历史局面喵酱子 2025-04-27 10:21:34

青云和桂玲都是农村里留守在家的妇女。

婚后,男性通常会外出务工。

一年到头就春节能回家一趟,过完年又立马赶着外出打工。

青云承担了家庭和农田的所有事务,同时还得照料老人和小孩。

五六年一晃而过,每到夜晚,青云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青云整理完孩子的物品,目送他出门上学后,坐在门口听见桂玲家院门关上的声响,她心里明白,那个常客又来了。这人每隔几天就会出现在桂玲家,青云对他的来意再清楚不过。

她表面上若无其事,实际上对桂玲日渐出众的容貌心痒难耐。

桂玲时常提醒她,别总是那么天真,咱们无论做什么都无愧于那些不顾家的男人。

可青云并不认同这种做法,她觉得男人在外奔波打拼,女人就该把家里打理好,守住这个家。

她理解桂玲的处境,深知留守女性的不易。如果没有那个男人,桂玲的生活可能会比她更加艰难。

去年那场暴雨,差点让桂玲家快要收割的粮食全毁了。多亏有个男人及时出手,才避免了颗粒无收的结局。

深夜,孩子突发急性肠胃炎,母女俩心急如焚。关键时刻,那个男人迅速赶到,及时将桂玲送往医院救治。

每当遇到重要或琐碎的事情,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协助桂玲妥善处理各种事务。

倘若桂玲没有家庭负担和子女牵绊,我肯定会鼓励她与那位男士共结连理!

青云内心深处藏着一个不愿提及的隐秘,她的心早已被某个人占据。

她必须保持沉默,绝不能流露出任何情绪,否则将面临无法挽回的后果。

青云已经准备好了饭菜,等着孩子放学回家吃。

她欲言又止,犹豫片刻后还是忍不住向孩子打听:你三叔在学校表现如何?

孩子立刻高兴地说:“三叔人很好,我们老师私下都在传,小华老师对我三叔有意思……”

青云抿了抿嘴,没再多问。她觉得,既然都是老师,老三的生活应该会好过一些。

放学后,青云急着处理花生秧,得尽快把它们加工成饲料,不然家里的猪就要断粮了。

正当她忙得汗流浃背时,一名小伙子走近,接过她手中的农具,利索地将花生秧堆上推车,随后推起车准备离开。

青云快步上前说:老三,你这衣服难洗,我来帮你处理吧。

小伙子冲她乐了乐:我早猜到家里有事儿,你直接跟我说不就得了?难道我还能累趴下不成?

小伙子拽着车往外赶,青云紧跟在一旁帮忙推着。一路上,小伙子滔滔不绝,青云则安静地跟在一旁,专注地听着。

这个男人一直深埋在她心底,但她丝毫不敢流露真情。一旦消息走漏,她将面临无法承受的后果。

她从未做过任何伤害那个男人的事,唯一让她感到不安的是,自己心里总是忍不住想起他。

小伙子不顾身上穿的白衬衫,坚持把草料全部粉碎后,又帮她拉回了家里。

年轻人脸上挂着汗珠,身上那件原本白色的衬衫已经脏得看不出本色了。

青云心里挺不好意思,看着衣服这么脏,就说你赶紧脱下来,我马上给你洗,要不就洗不掉了。

年轻人微笑着脱下上衣,赤膊站在那里,目光紧盯着青云帮他洗衣的动作,眼神里透出一股难以名状的热切。

这位女士年长他五岁,自从嫁入这个家庭后,便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料他。

他永远记得那个下大雪的冬天。一个女人冒着风雪,踩着深及脚踝的积雪,走了几十里路,只为及时把生活费送到他手上,生怕他饿着。这份恩情,他始终铭记在心。

自那一刻起,他的内心深处便烙下了无法忘却的印记。

他本有机会留在县城工作,却毅然决定回到乡村执教。这个选择让人不禁疑惑:明明县城条件更好,发展空间更大,为何偏要回村教书?其实,他心中自有考量。或许是出于对家乡的眷恋,或许是想为乡村教育尽一份力,又或是看中了乡村教师这份职业的意义。无论原因如何,他的决定都值得深思。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县城无疑是更理想的选择。然而,他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这条看似"逆行"的道路。这种选择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思考与考量。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他依然坚定地回到了她的身边,因为他深知她离不开他的支持。

青云试图劝阻,但青年执意行动,他迅速换好鞋子,将洗净的衣物挂起后,又着手清理了猪圈。

傍晚时分,青年在青云家用了晚餐,随后为侄子上了一堂辅导课,并用故事哄他入睡。

青云边做着手里的针线活,稍作迟疑后向年轻人打听道:你们学校是不是有位叫小华的老师,听说人不错?

年轻人略带惊讶地望了她一眼,随即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小华老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年纪也不小了,如果觉得合适,我让嫂子帮你打听一下,尽快找个对象安定下来吧。

青云话音刚落,口中便泛起一阵苦涩。

她不得不坦白,因为两人的关系根本行不通。

小伙子神情不悦地说道:嫂子,我和她真的不般配!

哪里不合适了?那女孩人挺好,相貌也出众,似乎对你有好感……你别操心了,我明天找个媒人先去探探口风,如果那姑娘没意见……老三,你别乱来,嫂子真的生气了!

青云还在说话,那年轻人已经快步上前,一把将他紧紧搂住。

青云这一抱,几乎耗尽了他全身的力量。

她只能反复催促老三赶紧松手。

姐,除了你,我谁也不要。

小伙子兴奋地靠近她的耳朵小声说。

青云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不悦。

她猛地甩开对方的手,狠狠给了那年轻人一记耳光,怒斥道:“你这些年的书都白读了吗?我是你嫂子,是你哥哥的妻子!要是再敢胡说八道,以后就别想踏进我家半步!”

训斥完,她瞅见那小伙子捂着脸,一副受尽委屈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阵怜惜。

内心渴望表达,却始终紧握双手,不敢让他察觉到丝毫希望。

年轻人强忍泪水,微微点头道:嫂子您别发火,是我不好,我先走了。

话音刚落,他立刻转身走出青云家,径直返回了老院子那边。

青云离开时,他细心地帮她把院子的栅栏门关好并锁上。

青云的泪水不自觉地滑落。

他屏住呼吸,紧闭双唇,生怕弄出半点响动。

时间慢慢流逝,桂玲的丈夫已经到家,她的伴侣预计也将不久后归来。

春节期间,老三来我家做客,结果在我家喝得烂醉如泥。

安顿好老三后,她被丈夫搂在怀里,却感觉浑身不自在,仿佛被什么东西扎着似的。

春节过后,丈夫外出谋生,家里只剩下老三。她平时独居,只有在有需要时,老三才会默默上门帮忙,干完活就走,从不打扰。

青云意识到事情不能再拖了,他决定去找尚在人世的婆婆商量。他开门见山地说,得赶紧给老三物色个合适的姑娘成家。

婆婆心里挺急的,儿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在村里这个年纪还没成家,都快被当成大龄青年了。

青云找人来提亲,老三却一言不发,他心里纠结,不知如何回绝嫂子的好意。

小华老师家人对此感到非常满意,因为老三在公立学校任职,而女儿只是临时代课教师。

青云终于放下了对丈夫的牵挂,丈夫也寄了些钱回来,让她自行安排家用。

他们带着聘礼登门拜访,正式敲定了结婚的日子。

老三始终一言不发,既不表示赞同也不提出异议,只是以沉默回应一切。

就在婚礼前一天,我对青云说:“只要你开心,你让我娶谁我就娶谁。”

青云强压住泪水,几乎要把牙咬碎了,最后只吐出一句话:成家了,就踏实生活,尽快生个孩子。

老三默不作声,隔天在婚宴上喝得烂醉如泥,结果被他哥哥重重地扇了几记耳光。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青云的丈夫终于踏上了归途,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涯,而这一决定并非出于自愿。

他在施工现场不慎跌落,导致腰部严重受伤,无法继续从事体力劳动。由于伤势影响,他不得不离开工地,寻求其他谋生途径。

尽管青云感到更加疲惫,但她的内心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定。她每天无微不至地照料着那个男人。

桂玲的秘密最终还是暴露了,她婆婆怒气冲冲地堵在门口,用极其刺耳的话语对她破口大骂。

桂玲的丈夫虽然没和她离婚,但把她从家里带走了。

他们的子女已经进入中学阶段,是时候专注学业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