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说变脸就变脸,与中方会谈结束后,立马对华石墨电极征关税

黄教授 2025-03-27 15:13:55

图为石破茂

前脚才与中方进行完会谈,后脚日本就立刻翻脸,对中国出口的石墨电极下手,加收超9成的高额关税。那么,日本为何选择在与中国会谈后,立刻对石墨电极加征关税?日本对华征收95%关税,是否会导致中日贸易再次恶化?中国如何应对日本这种三面两刀的做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日本突然对华石墨电极加税这一话题说起,为你进行分析。

2025年3月26日,日本贸易省宣布对中国石墨电极产品征收95.2%的反倾销税,临时措施自3月29日起生效,为期四个月。这一决定紧随中日两国近期密集的外交互动与经济合作,引发外界对日本政策动机及中日关系走向的广泛关注。日本政府称此举是为回应国内企业申诉,指控中国以低价出口损害日本产业。但结合日本近期对华政策的一贯表现,其背后显然存在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第一个问题:日本为何选择在与中国会谈后,立刻对石墨电极加征关税?

图为石墨电极

首先,保护国内产业的需求客观存在。近年来,中国石墨电极产业发展迅速,在技术、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中国企业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效的管理模式,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石墨电极产品。日本石墨电极行业长期面临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压力。以SEC Carbon、东海碳等企业为代表的日企声称,中国产品价格低于成本价,导致其市场份额萎缩。

数据显示,中国石墨电极近三年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从21%攀升至38%,直接威胁SEC碳素、东海碳素等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这些拥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企业,控制着全球70%的高端电极市场,但中国产品价格较其低30%-40%的优势正在打破原有格局。加税可短期内抬高中国产品进口成本,为本土企业争取喘息空间。这一逻辑与2023年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的决策相似,均以“产业受损”为由实施贸易壁垒。

图为白宫

其次,在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下,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的影响。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日本可能为了迎合美国,在贸易领域对中国采取一些不友好的行动。例如2024年跟随美国收紧对华半导体出口,2025年初加入北约网络战中心。此次加税恰逢美国推动“印太经济框架”,试图构建对华技术封锁链。日本通过加税既可向美国示好,又能在关键原材料领域削弱中国产业链优势,符合其“经济安全”战略。

最后,日本的这一举动,也可能是一种试探行为。通过观察中国对此次加征关税的反应,来评估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底线和态度。这是一种常见的贸易策略,通过制造一些摩擦,来摸清对方的底牌,为后续的谈判争取更有利的位置。中日近期刚达成20项经贸合作共识,日本在经济对话后迅速“翻脸”,与2023年王毅访日期间日本渔船擅闯钓鱼岛、2024年签署半导体出口限制协议等行为如出一辙。这种“对话—挑衅”循环模式,暴露出日本试图通过反复施压测试中国反应,为后续谈判争取筹码的策略。

第二个问题:日本对华征收95%关税,是否会导致中日贸易再次恶化?

图为神户制钢所

日本对中国石墨电极加征95%的高额关税,将直接影响到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

高额关税将显著影响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导致贸易额下降,对双方的经济都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国是日本石墨电极的主要供应国,2024年对日出口占该品类贸易额的37%。加税后,中国产品价格优势将大幅削弱,短期内出口量可能下降50%以上。而日本钢铁企业依赖进口电极,本土产能仅能满足60%需求,此举可能推高其炼钢成本,形成“双输”局面。

图为清洁炼钢

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互信受损。中日2025年初刚重启中断六年的经济高层对话,签署包括半导体合作、新能源技术转让等关键协议。但日本在获得实际利益后立刻加税,这种反复性将加剧中国对日合作疑虑,可能延缓半导体设备采购、锂电池技术合作等项目的推进节奏。石墨电极也作为电弧炉炼钢的核心材料,关乎钢铁行业减排进程。中国在全球清洁炼钢技术转型中占据领先地位,日本此举可能迫使中国企业减少技术输出,进而影响两国在碳中和领域的合作。

第三个问题:中国如何应对日本这种三面两刀的做法?

第一,面对日本这种不公平的贸易行为,中国可以考虑对日本产品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参考2023年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禁令经验,中国可对日产高纯硅、光刻胶等关键原材料加征关税。这些产品对日本光伏、芯片产业至关重要,但其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超过40%,反制效果显著。通过贸易反制,中国可以向日本表明自己的立场,让日本认识到其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也可以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和产业安全。

第二,中国可以积极拓展其他国家的市场,减少对日本市场的依赖。中国石墨电极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以将目光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建设海外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这一路径与应对美国芯片制裁时构建国产替代体系的逻辑一致。

图为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中国可以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日本滥用反倾销规则的行为。世界贸易组织有一套完善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中国应推动修订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规则中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性条款,联合新兴经济体抵制单边制裁。在舆论层面,可披露日本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数据,例如其过去十年发起反倾销调查中针对中国案例占比达68%,揭示其“规则双标”本质。这种舆论攻势在2023年核污水排海争议中已见成效,促使多国民众质疑日本环保承诺。

总而言之,正如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所言:"国际贸易既是合作的纽带,也是权力博弈的战场。"当日本挥舞关税大棒之时,中国更需秉持"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略定力,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之间寻求动态平衡。这场围绕石墨电极的贸易摩擦,终将成为检验两国智慧的历史注脚。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0 阅读:28

黄教授

简介: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