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中,为何没有攻陷天京城的曾国荃?

98年的小美嘉 2020-04-11 09:51:30
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在广西金田乡爆发了中国历史上坚持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太平天国运动”。他们之中学历最高的不过是秀才(还是落第的),其他都是实打实的农民苦力,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在那个犄角噶嗒里振臂一呼,便席卷中国半壁江山,纵横驰骋十数省,然后建都立极,俨然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势。逼得满清皇帝差点跑出山海关回到白山黑水的老巢。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 声势如此浩荡的“太平天国运动”被一个长相猥琐、经受不堪的老头干趴下了,而攻陷天京城的就是这个老头的弟弟——曾国荃,但有意思的是,亲陷敌巢,居功至伟曾国荃却没能名列“四大中兴名臣”,反倒是后起之秀的李鸿章赫然在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他错失这名垂千古的良机呢?

太平天国洪秀全

一个人能够成功,除了机遇,心胸和眼界也非常重要~而在机遇已然具备的条件下,眼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攻破天京第一人——曾国荃

一:科场失意,战场得意的曾国荃

曾国荃也称曾老九,是曾国藩的五弟,之所以称老九,是因为他在家族中排行第九~为人聪慧阴鸷,智略恢宏~但又焦躁急切,虽不像曾国藩有着深厚的养心功夫。但却是曾国藩最为看中的弟弟~他经常感叹曾氏一门的希望和荣光都应在了曾国荃身上。为此,他不顾经济拮据的客观现实,将远在湘乡老宅的曾国荃接到京城亲自教导~

曾国荃虽然对兄长敬佩不已,但要他整天面对生性拘束木讷一板一眼的曾国藩终究是一种折磨~于是兄弟两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大吵一架之后的曾国荃负气归家,伤心之余的曾国藩不仅没有责怪弟弟的莽撞不懂事,还深自检讨,写信回家鼓励曾国荃千万不要放弃科考之路~

也许是天意所在吧,回乡之后的曾国荃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之下决定放弃科考~但就在这时,前方战线传来曾国藩被太平军困守在祁门的消息~心情焦急的曾国荃决定组建湘勇,开赴前线营救兄长~自此,后来威名赫赫的曾九帅正式走向了剿灭太平天国的战场~

科考无路的曾国荃,在战场上却是如鱼得水,纵横南北所向披靡。眼见得弟弟颇有将略也许能够曲线救国,最后出将入相也不一定的曾国藩,开始倾尽所有的将最善战的兵,最精良的武器,一股脑儿的全数交给曾国藩~以至于一度引起湘军将领的不满~但这并不影响曾国藩着力培养弟弟的决心~得到优质物资的曾国荃倒也争气,爽爽利利的打了几个胜仗,最后索性包围了整个天京城。只要天京一破,曾氏兄弟就能够功成名就,流芳百世了~有见于此的曾国荃于是一心一意的琢磨如何攻破天京,成就举世无双的功业~

毁誉参半的李鸿章

二:科场得意却不得志的李鸿章

在曾国荃已经声名赫赫,威震天下的时候。李鸿章还只是曾国藩幕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文书而已,心有野望志在封侯的李鸿章对曾国藩是又爱又怕又尊敬,因为他深知自己功名利禄都在这个其貌不扬却手握半个天下的老师手中~

1862年,太平军开始进攻上海,当地士绅为了地方安危主动联络曾国藩希望湘军能够北上救援,并且提出补给粮草的建议~面对如此丰厚的条件,曾国藩依然是满口答应的,毕竟当时的上海江苏地区可是东南门户,清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再加上租借林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处理得当那就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这么一大块肥肉平时想下嘴却没有机会,如今主动送上门来,岂能弃之不理?

意识到救援上海的巨大利益之后,爱弟心切的曾国藩第一时间致信曾国荃要求他放弃进围天京的机会,率军转战上海防御太平军,但是显然曾国荃并没有意识到兄长的一片苦心,不但严词拒绝而且又一次和曾国藩弄得不欢而散。有苦难言的曾国藩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而就在他苦恼挣扎之际。聪明异常且功名心重的李鸿章却依然了悟了援助上海的巨大战略意义,于是决定向曾国藩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要求率军北上~

迅速崛起肩负天下的李鸿章

三:抓住时机迅速崛起成就功名的李鸿章

顾托无人的曾国藩看着眼前这个精力充沛,机灵明敏的李鸿章~不禁感叹一声,答应了李鸿章的请求,让他自行组建淮军,独立于湘军之外~并为之选配将帅,调剂武器~隆而重之的送爱徒北上~应该说,曾国藩的这番举动是颇有深意的,他已经决定选择李鸿章做自己的衣钵传人了。对此,心思通灵,人情练达的李鸿章自然也是心领神会的。而就在这一系列无声的举动中,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掌舵人完成了交接仪式~

李鸿章凭借自己的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很快就在上海站稳了脚跟,不仅如此,他还和洋大人们建立起了非比寻常的革命友谊,雇佣洋人戈登的洋枪队辅助剿灭太平天国。迅速稳定了上海局势。而为了报答曾国藩的知遇之恩,面对清王朝命他驰军南京,协辅攻陷南京的调令。他选择了刻意拖延,让曾国荃完完整整的拿下了攻陷天京城的首功~其做人做事之玲珑剔透着实令人钦佩不已。所以,即便是后来领悟到兄长命自己援助上海的重大意义的曾国荃,也只能在心里暗暗后悔,而始终不曾和李鸿章撕破脸皮,且终其一生都保持着良好的交往~

1864年,湘军由于骄悍剽贼而被深惧功名太盛的曾国藩解散,天下间也就只剩下百战之余的淮军毅然挺立。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永远都颠簸不破的真理。手握重兵的李鸿章完全继承了曾国藩的衣钵。天下间,权势之隆盛,再无出其右者。

而就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的第二年,曾国藩由于剿捻不利而被迫退居二线。也许是为了分化汉人集团的势力,清政府以李鸿章为总理大臣开赴江苏,全权负责剿捻事宜。但心思灵透的李鸿章虽然虽然接受了任务,却依然不折不扣的执行着曾国藩制定的“平捻方略”并最终取得了成功。换句话说,此次平定捻军之最大的功臣还是曾国藩,李鸿章此举,不仅是坦然告诉当局,自始至终曾国藩都是自己的恩师兼伯乐。而且也在告诉当年湘军的老友和曾国藩,自己从不曾有过背叛。正由于他的机巧和敏锐,身正壮年的李鸿章背负着破烂不堪的清王朝踽踽独行,艰难维持。

1901年,操劳半生,毁誉参半的李鸿章终于轰然倒下,时年78岁,慈禧闻讯之后更是泪流满面,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就在李鸿章死后十年,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彻底葬送了满清王朝,顺带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时代。开启了动荡不安、离乱四起的民国时代。

功业声名两相全的曾国藩

三:眼界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

综观整个上海事件以及曾李二人一生形迹,曾国荃的表现远不李鸿章可圈可点~如果不是曾国藩的百般袒护,费心周全~很难想象曾国荃是否能够达到如此高度!因为他已经习惯于兄长的帮衬和别人的忍让,肆无忌惮喜怒无常的脾气,做事莽撞不管不顾的风格贯穿了曾国荃的一生~就像小孩一样,终身受着兄长荫庇,因为听话他功成名就,封侯拜相~因为不听话,他失去了出将入相,执掌国政的机会~

但李鸿章却不一样,他虽是少年得志,也有些轻浮,但经过曾国藩的一番磨砺却已经洗净铅华,变得沉稳踏实,机巧练达。他一生只想做官,做大官,所以敢于任事不怕担责。面对机会的时候,他不仅有洞穿现象直击本质的眼光,而且还有懂得争取机会,当仁不让的勇气~此外更重要的是,他人情练达在波诡云谲的官场中能够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身处晚清那样一个复杂多变,波澜暗藏的时代,要想平稳驾驶清朝这艘破船,有眼界有手段,有野心懂进退的李鸿章不知要胜过曾国荃多少?在此,我们不得不更加佩服曾国藩的知人之智和用认知明~以一人之力而措安国家数十年国运,近代以来,唯曾国藩一人而已~

9 阅读:4247
评论列表
  • 2020-04-30 15:37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是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至於李鸿章是晚清一大卖国贼

    TongYuRain 回复:
    你都快断气了,就算了吧
    UC网友40xxxx1562 回复:
    李鸿章就是卖国贼
  • 2020-04-30 13:41

    李秀成二十几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没打过曾国荃的4万人,就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曾国荃的吉字营战力有多么强悍,曾国荃的战争水平有多高,单论军事才能的话曾国荃在当时不输任何人。

    青山遮不住 回复:
    曾国荃是个悍将和狠人。但真论起来,李我不清楚,但左比他高一个段位。灭长毛,平回民,收伊犁,左公是不世出的名将。海内将才排第一的,就是左季高,这是曾国藩内心的真实想法。
    狮身人 回复:
    是的,曾国荃的吉字营还闹瘟疫,李秀成都没办法。之前攻安庆也是同样的剧本,曾国荃围安庆,陈玉成20万人救援也被拖败,让曾打破了安庆。
  • 2020-04-30 15:31

    曾国荃只是湘军吉字营的统帅,在哥哥曾国藩的大力扶持下平长毛,是攻克天京的首功人员,虽然战功赫赫,威名天下,但他只是一个武将。其性格,谋略,手腕,学历…都不能跟李同日同语。别的不说,淮军就是李鸿章一手创建掌控,而曾国荃只是湘军的一支。

  • 2020-04-30 13:47

    小编写得好一手好文章。真想打赏你88红包

  • 2020-04-30 13:50

    作者可以以史推论,写一本中长的小说。一定不错

  • 2020-04-30 15:36

    长毛覆灭后,曾国荃因为朝中对他两兄弟物议沸腾,心灰意冷,就回老家当土财主去了。后来出任湖北巡抚,却和总督不和大闹一场,组建的新湘军也在战场失败…而李鸿章先灭长毛,后灭捻军,从江苏巡抚任上接替老师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而后入朝进入中枢掌权…

    UC网友40xxxx1562 回复:
    李鸿章就是投机分子,背叛曾国藩,投靠老太后
  • 2020-05-01 11:03

    都是汉奸!

  • 2020-05-01 11:49

    级别不够

  • 2020-05-03 11:59

    他算个狗屁名臣?天京城里的金银财宝他到是拉回去很多

  • 2020-05-03 22:29

    拜错了坟,小编

98年的小美嘉

简介:浙江传媒学院16级在校生浙江传媒学院16级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