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人社部网站公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信息,李成钢被任命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而就在此前,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对我国频频下狠手。
自特朗普再次上台后,一系列关税政策可谓来势汹汹。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随后,又在不同时间节点宣布对欧盟、对进口汽车、对从委内瑞拉购买石油或天然气的国家等加征关税。3月3日,美方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自3月4日起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并且,美国还计划利用关税谈判向70多个贸易伙伴国施压,要求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包括禁止中国通过这些国家运输出口货物,以及禁止中国企业在当地设立公司以逃避美国关税。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此番举动,意图十分明显。一方面,试图通过对多国加征关税,重新调整全球贸易格局,让美国在贸易中获取更多利益,减少贸易逆差。另一方面,集中火力针对中国,妄图孤立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此前美国财长贝森特敦促正进行关税谈判的贸易伙伴国,与美国“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应对中国,便是这种战略的体现。在特朗普看来,通过让各国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能确定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稳固其霸主地位。
然而,美国的这些算盘,打起来却没那么容易。从美国国内反应来看,其关税政策已引发诸多不满。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就通过声明表示反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关税政策,称关税是对辛勤的美国家庭征税,毕竟中国是加州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消费者也面临物价飞涨的困境,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使用进口零件制造的产品价格也上涨。
同时,美国大量农产品和能源产品等因为遭受其他国家对等报复而无法出口,造成农民和基础工业工人大量失业,部分农场和工厂倒闭,美国经济陷入困境。高盛已将未来12个月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从35%上调至45% ,美联储也将美国经济增速从原本预测的2.1%下调至1.7%,而通货膨胀的预期则上调至2.7%。
特朗普(资料图)
从国际社会反应来看,各国也并非对美国的要求言听计从。欧洲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反应强烈,最终通过了对美国25%的关税决议,并且转头还跟中国重启了关于中国电车关税的谈判。东盟则更担心被迫站队导致产业、投资与市场三失,毕竟东盟和中国的贸易额远超美国,他们并不想选边站。美国试图拉拢盟友孤立中国的策略效果存疑,其盟友的立场并不统一,日本明确拒绝为谈判让步,韩国和印度则在观望。
在此背景下,我国更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这一动作,意义重大。其次,针对美国叫嚷着要暂停针对其他国家,集中力量先对付中国的情况,我国此举有着“转守为攻”的意味,接下来将打破中美谈判的僵局,牢牢把握住中美谈判的主动权。
在应对美国的贸易打压上,我国并非只有更换谈判代表这一动作。此前,我国就频频打出反制大招。拒绝购买波音飞机及其零部件,对美国部分人员签证限制,稀土出口进一步管制等等。
编辑
特朗普(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的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中,只有中国拥有全部的工业门类 。加入世贸组织20多年来,中国已经与世界上主要的国家都形成较为密切的贸易关系。这意味着美国试图通过施压贸易伙伴国来对抗中国的计划几乎不可能实现。美国若想在贸易问题上继续对中国施压,最终可能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如同“自残”,让制造业回归美国也不过是一场白日梦。而我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正凭借自身实力和合理应对,让美国的如意算盘逐渐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