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月2日,琳·康维(LynnConway)出生在纽约州白原市,这是纽约富人的聚集区。Lynn的父亲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师。
那时候“她”还是“他”,叫特·桑德斯(Robert Saunders)。
Lynn从小就对天文充满好奇,学生时代便在父亲的帮助下建造了一个150mm的反射望远镜。中学时期,Lynn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就表现得非常出色,他视调频收音机之父埃德温·阿姆斯特朗和交流电之父查尔斯·斯坦梅茨为自己的榜样。同时兴趣也开始延伸至人类学、历史、哲学,对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开始展开思考,他认为自己是个女孩子。
1955年,Lynn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麻省理工大学,上大学后,琳·康维决定不再以“男孩”的身份生活,希望可以活出内心的自己想要的样子,他决定寻找医生的帮助,要“变性”,1957年,琳·康维在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了第一次变性手术,受限于当时医疗等综合因素的限制,手术失败,且当时社会风气对此争议巨大,Lynn因此被迫从麻省理工辍学,后于1958年入学哥伦比亚大学继续主修电子工程的本硕教育,1963年琳·康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大学期间,Lynn就在参与了IBM的部分研究工作,毕业后Lynn在1964年首聘与纽约州的IBM研究所,加入了秘密项目组,从事高级计算系统(Advanced Computing Systems,ACS)项目研发,这是人类计算机史上首个使用现代微处理器技术实现高性能超级计算机的设计架构。值得一提的是,此刻和他一起共事的还有未来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Gene Amdahl(阿姆达尔定律Amdahl's law发明人)、RISC之父John Cocke(1987年获得图灵奖)、Frances E. Allen(2006年成为图灵奖第一位女性获得者)。1965年,康维首次提出动态指令集调度(dynamic instruction scheduling,DIS),这项技术是上世纪作为高性能计算机CPU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基础技术,让超级计算机问世成为可能,当时康维还是“特·桑德斯(Robert Saunders)”,署名也是以该名字署名,直到1999年,康维主动解密,才被外人所熟悉。
60年代,随着变性手术的成熟,康维再次诞生了“变性”的念头,他主动联系当时变性领域的领军人物 Harry 哈里·本杰明(Benjamin)博士,于1967年开始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接受荷尔蒙治疗的人,同时着手准备第二次变性手术。康维当时已经和一名女性结婚,且生育了2个小孩,她选择离婚且被迫和小孩中断联系(加州社保机构威胁她如果探望小孩,将会被禁足),在当时的世俗伦理体系,几乎所有的家人朋友都在远离和孤立她。康维也主动与公司人力资源汇报了其性别转换的计划和进度,时任IBMCEO小托马斯·沃森担心其会影响公司形象,将其开除,且取消其本应获得的所有表彰。
性别转换成功后,琳·康维以女性的身份,以一个普通的合同程序员的身份,重新进入职场,并且在后面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面对自己在IBM的经历和成果保持缄默。短暂的合同程序员工作体验后,琳·康维后在一家磁性设备的公司Memorex做电路和系统架构设计((MRX30 CPU)。1973年,康维加入被称为个人电脑“西点军校”的施乐公司,开始从OCR/FAX系统方向研究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
70年代主流的芯片设计方法来源于英特尔的法金,在1971年探索出来的,大概形式如下:用直尺和彩色铅笔描绘出设计草图,之后利用小刀将图案刻在红膜上,再用特殊的相机把红膜上的图案转移到一个特殊的玻璃板上,制作成完整复制图案的光刻版,最后光线传过掩膜和一组透镜,在硅晶圆上投射出图案的微型版本,历时数个月,制作成芯片。
在康维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她认为硅谷的芯片制造商相对于工程师而言,更像艺术家。制造商既有高科技工具,又要有简单的镊子,且每家制造厂都有自己复杂、冗长的说明书,用于说明要在特定工厂生产芯片,必须如何设计,这意味着,如果要设计芯片,工程师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超级繁琐。作为一名计算机架构师,康维养成了标准化的指令来思考(计算机程序需要基于标准化指令来构建),在她的认知中,当时芯片业内的做法是倒退的。
1976年,施乐公司和加州理工学院联合成立了实验室,康维作为施乐公司的代表之一,而米德则是南加州相关学科的牵头人,俩人在芯片标准化设计方向一拍即合,成为研究搭档。作为加州理工芯片专业的领军人物,米德教授很早就意识到“芯片的设计时间也将随着摩尔定律预计的元件数量翻倍不断地翻倍,它将因自己的规模增长而陷入停滞”。如果继续沿用法金的这套方法,显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业内需要一个高效的标准的自动绘制版图的方法。
康维和米德开始探索芯片设计的标准化,尝试给机器编程来设计电路。康维信奉“极简”的理念,她尝试将芯片设计中所有的尺寸都规定为某一数值得整数倍,而因为按照摩尔定律,芯片的尺寸每隔两年就会随着工艺升级而缩小,之前的数值就得重新设定,康维选择了“晶体管栅长”作为变量,使其可以随着工艺的变化而变化,当工艺升级的时候对这个变量进行对应升级即可,最终他们设计出了一套数学“设计规则”,按照这套方案,设计者不需要像以往一样刻画出每个晶体管的位置,直接从“可互换部件”的库中提取,使得电路设计变得可能。
康维在1977年,被麻省理工邀请教授关于芯片设计的方法,康维将原计划需要教授一学期的课程压缩至半学期,剩下半学期交给学生来自主设计芯片,康维引导每个学生都设计了芯片,然后把芯片设计资料给到制造厂流片,六周后,她从未踏进过晶圆厂的学生,在邮件中收到了功能齐全的芯片。。
1980年,康维和米德出版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导论》(Introduction to VLSI Systems),该书成为20世纪80年代高校在相关领域的标准教材,也在美国芯片届掀起来一次“米德-康维”革命,康维称为现代芯片设计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康维的理念孕育了EDA的商业化落地,并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催生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高科技初创公司。
20世纪80年代初,康维加入DARPA(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从事“MOSIS”系统的升级研究和应用,这是一个芯片设计的孵化器,该架构帮助硅谷完成了数千种芯片设计的快速开发,至今还在运行中。1985年,康维加入密西根大学任EECS教授和工程学院副院长,同年当选IEEE Fellow,,1987年康维遇到了现任丈夫Charlie(他们与2002年结婚),1989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年荣获美国女工程师协会国家成就奖、1998年荣获三一学院名誉博士学位,同年荣休,2009年荣获IEEE计算机协会计算机先锋奖。
1999年,外界有学者开始追溯和研究发布康维在IBM的巨大成就,康维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公开其保守了30年的秘密,公布了自己性别转换的身份,投入到跨性别者获得平等权利的运动中。
2020年10月,一场由IBM副总裁发起的主题为“道歉!”的线上会议引起了公众关注,一共有1200多名IBM员工参与,IBM正式向这位52年前被解雇的工程师道歉,82岁的琳·康维泪流满面,接受了道歉,也接受了IBM研究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