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03f551418aec408d4cd8c50066327a.gif)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06fe4b8d78c45d2bd44377bdf0aca4.gif)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马上过年了,大家在平日上班或上学中,也隐隐有了一丝激动,毕竟新的一年要开始了,但就在这两天,却有一则新闻让大家感到悲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e1aecae094a466aa9f48ec9d00e1d5a.jpg)
不到32小时,有两位英雄接连去世,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没有人能想到,他们一个因为车祸,一个因为疾病相继去世,此时可能会有朋友感到好奇,他们是谁?又为我国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5187178631d55b159f86dbdca4e371e.jpg)
1962年9月,山东昌乐的一个普通家庭迎来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日后中国空间物理领域的杰出代表张效信。
自幼他对科学充满浓厚兴趣,尤其对浩瀚的宇宙怀有无限向往,这种热爱驱使他在学业上不断追求卓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f1dd7f5479d3c6b637b00b728ba194.jpg)
经过多年学习,张效信从吉林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本科毕业,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攻读硕士,专攻空间物理。
为了汲取更前沿的知识,他远赴美国进入奥本大学深造,并于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这段求学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专业知识,也开阔了他的国际视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2391384d269e83adf091d7753b5cee.jpg)
后来他与无数先辈一样,放弃了在美国的优越条件,怀揣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回到中国加入中国气象局,担任特聘专家。
他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空间天气事业的发展中,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其带领下,中国的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2cc8a38be2f99c2e1df2052635b82c4.jpg)
不仅如此,他还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推动了自主监测平台的研发,拓展了空间天气服务的领域,另外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提升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由于在科研上的突出贡献,张效信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授予的“杰出高级留学归国人员”称号、中国气象局领军人才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5807bd2f598c93bc3ddb76a71974d1d.jpg)
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体现了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可天有不测风云,2024年12月15日,张效信博士在北京因交通事故不幸逝世,享年62岁。
他的离世是中国空间天气领域的重大损失,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激励后人继续前行,当然,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位无名英雄,在张效信之前,也因为别样原因离开了人世,那么,他又是谁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0e38eaad87b7a9cd6c3e0fb21358757.jpg)
2006年夏天朱凌晨穿上军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从浙江义乌到部队,他的青春在训练场上磨砺得更加坚韧。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面容清秀、眼神坚毅的小伙子,未来会成为公安战线的一名禁毒尖兵,用汗水和生命守护一方平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64142cee5c6c34e9a3b87566ae79f3a.jpg)
退役后,朱凌晨没有选择舒适的职业,而是参加了政法干警招录考试,踏上了从警之路,2008年,他进入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治安管理专业学习。
学成归来的他被分配到黄平县公安局,从一名试用期民警做起,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有人说,基层派出所的工作琐碎而繁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cb5813c6b87339b94c2d4495b92600.jpg)
但朱凌晨不这么看,他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敲开千家万户的门,耐心听民声、解民忧,他曾在一桩家庭纠纷中连续调解三天,最终让多年积怨的两家握手言和。
他也曾在寒冬的深夜,徒步走过乡间小路,救助被困的老人和孩子,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十多年间,他成为了群众口中的“贴心警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bb2a760e6f585f157c59d00f63ef95.jpg)
2023年4月,朱凌晨被调任禁毒大队副大队长,面对的是更加残酷而危险的工作环境,他深知,毒品危害之大,不仅毁灭个人更摧毁家庭和社会,他带领队员连续奋战打击了一个又一个毒贩团伙。
每一次行动,都隐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而他始终冲在最前面,用无畏和果敢捍卫正义, 令人意外的是在今年12月14日的时候,他因为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0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7de02cc25980f953624582cc9e38b2.jpg)
实际上张效信和朱凌晨,一个是站在科研前沿的科学家,一个是扎根基层一线的人民警察,他们的职业背景与工作领域截然不同,但在各自岗位上展现的责任与担当却如出一辙。
张效信一生追求的是浩瀚宇宙中的科学真理,他的事业与普通人日常生活似乎相隔甚远,却与国家的科技安全息息相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0e23a533ef638b550d5ec536426951.jpg)
毕竟空间天气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可别小看这个领域,它直接关系到卫星运行、导航通信、航空飞行乃至国家安全。
在20世纪末的中国,空间天气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依赖国外数据已成常态,张效信深知,国家的科技安全不能依靠别人,必须自主创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452d711df83f9365567ade03f3f7390.jpg)
回国后的他,迅速投入到自主监测预警技术的研发中,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从平台搭建到数据采集,中国的空间天气业务逐渐走向国际舞台。
他的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更为世界气象组织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这样的贡献,普通人或许难以直观理解,但那些闪烁在星空中的人造卫星、维系着全球通信的导航系统,背后都有张效信的智慧和心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cfc0d7c03ca5ef3ef6b2ae117da51ca.jpg)
可以说他是中国空间天气的奠基人,也是无数年轻科研人员的引路人,作为博士生导师,他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经验,悉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
用行动告诉学生们,科学研究不是为名利,而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如果说张效信的贡献更偏向“无形”,那么朱凌晨的工作,则是直接面对群众、面对社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16123cfa6097a362d9d6c460ab291d.jpg)
基层民警的职责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千头万绪,调解纠纷、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每一项都需要耐心和责任心。
朱凌晨的坚守,让他成为了群众心中的“平凡英雄”,在黄平县新州派出所担任社区警长期间,他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耐心倾听每一户家庭的心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a9b10474af28c939031aca937749320.jpg)
张效信与朱凌晨的离开让人猝不及防,但正是这样突如其来的消息,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职业的伟大。
有人说,科研工作者的成就往往“高冷”,难以让普通人产生共鸣,但张效信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科学研究并不遥远,它是国家强盛的基石,是我们能够享受现代生活的背后支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133ae5ef1e16215e0f961294e116ef.jpg)
也有人说,基层民警的工作平凡无奇,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朱凌晨的事迹证明,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用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换来了社会的安定和谐。
他们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无需鲜花和掌声,只希望自己的一份努力,能让群众多一份安全感,命运的安排总让人难以接受,但英雄的精神却能被永远铭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5be912dcde4af6be5d63a1928ccae6f.jpg)
张效信和朱凌晨一个为科研奉献毕生,一个为平安奋战一线,他们的离世,不仅是两个家庭的悲痛,更是国家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d8221cb861dd1a1ad8f172888dc345.jpg)
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后人继续前行,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英雄,他们用无私的奉献,默默守护着我们看不见、却又息息相关的世界。
英雄虽逝,但精神长存,这是我们对他们最好的缅怀,也是我们最深的敬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3b9e83e9aac724a4f1ddb7daedcea3d.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6ea5cb5d380383c4082ee1d3d4d042.jpg)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在2024年12月17日关于《62岁中国气象专家张效信因交通事故去世曾放弃美国绿卡回国,获“杰出高级留学归国人员”称号》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94eac3ceec26c8837a3599a909f1a7.png)
环球网在2024年12月17日关于《朱凌晨同志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的报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7486c3512ac60edd9e7473ddbc393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