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为了保家卫国,有无数英雄豪杰在那段黑暗历史的长河中,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民族的脊梁。
但同时也有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背叛祖国,沦为汉奸,遭人唾弃,其中张本政就是这样一个 “汉奸极品”。
他助纣为虐,为日本人卖命,甚至还捐赠小日本40架飞机和74万元,他所犯下的罪行简直就是罄竹难书。
可即使如此,张本政仍活到了86岁才被枪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当时张本政为什么要投靠日本呢?
【张本政的早年经历】张本政于1865 年出生在辽宁大连旅顺的一个满清八旗家庭,按常理说,旗人出身或许本该有着相对安稳的生活。
可他家却家道中落,到他出生时,曾经的万贯家财早已不复存在,一家人只能靠着父亲出海打鱼勉强维持生计。
而命运却接二连三地给这个家庭沉重打击,在张本政七岁那年,父亲在一次出海时意外身亡,张本政也不得不辍学,开始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
起初,靠着他的那股子聪明劲儿和勤快,杂货铺的生意还真被他经营得有模有样。
但无奈当时处于晚清时期,清政府横征暴敛,刚赚了点钱,就被收走了,店铺的生意根本经不住这样的折腾,很快便宣告破产。
不过,张本政并没有就此气馁,他继续闯荡,既然开店要缴税,那他就背起背篓,拿着杂货走街串巷去售卖。
凭借着自己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本事,生意渐渐又有了起色,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抛头露面,他被一群别有用心的日本人给盯上了。
【初遇日本特务】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便野心勃勃地向中国大陆派出了大量间谍、特务,妄图绘制中国地图、搜集各种情报,而东北三省,尤其是旅顺、大连一带更是他们活动的重点区域。
而在张本政家附近,就有一个伪装成酒馆的日本情报站。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本政在做杂货生意期间,进入了这家酒馆。
当时的他或许只是想借酒消愁,缓解一下生活的压力,却不曾想在这里结识了日本特务高桥藤兵卫。
高桥藤兵卫长期在中国从事特务活动,眼光很是毒辣,他注意到张本政为人圆滑,能说会道,而且在当地认识不少人,是个可以利用的对象。
于是,高桥藤兵卫便走到张本政面前,开门见山地表示,愿意给张本政一个成为人上人的机会。
一开始,张本政听到这话先是不屑地笑了笑,可当他听清高桥藤兵卫的日本口音后,立马就猜到了对方的意图,那就是想让自己当汉奸,为他们做事。
张本政本就对当时穷困的生活满心不甘,一心想着要出人头地、赚大钱,对于国家也谈不上有深厚的热爱之情。
所以在利益的诱惑下,他几乎没有怎么犹豫,便爽快地答应了高桥藤兵卫的招揽,从此迈出了投靠日本、沦为汉奸的第一步,开始为日本政府效力。
起初,张本政其实也没有那么死心塌地,毕竟他只是想通过这个途径赚点钱,并不想落得个遗臭万年、被父老乡亲戳脊梁骨的下场。
但高桥藤兵卫的手段实在是太高超了,先是花钱帮张本政还清了之前做杂货生意时欠下的债务,让他一下子没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随后又利用日本政府在华的特权,在当地帮他开了一家商铺,让他尝到了甜头。
不仅如此,高桥藤兵卫还不断地给张本政洗脑,向他描绘跟着日本人做事的种种好处。
在这样的糖衣炮弹轮番轰炸下,张本政一步步地陷入深渊,越陷越深,再也难以自拔,彻底沦为了日本侵略者的忠实走狗,开始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搜集情报,干起了卖国求荣的勾当……
【恶行开端,助纣为虐】甲午海战时期,本就是中华民族面临外侮、局势危急的时刻,而张本政却全然不顾同胞的生死和国家的命运,甘当日本侵略者的帮凶,其恶行令人发指。
当时,日本为了能在海战中占据优势,急需大量关于清军部署、军备情况以及沿海地形等情报。
张本政凭借自己在当地生活多年,熟悉情况的 “优势”,积极地为日军搜集各种有价值的情报。
他像一只幽灵般,游走在大街小巷、码头军营周边,将看到的、打听到的清军相关信息,事无巨细地传递给日本特务机关,使得日军对清军的动向、防御要点等情况了如指掌,这无疑让清军在战争中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
不仅如此,张本政还帮忙运输物资,为日军的作战提供后勤保障。
他利用自己经营杂货生意时积攒的一些人脉和运输渠道,组织船只、车辆,将日军所需的粮草、弹药等物资运往各个集结点,确保日军在作战时物资充足。
在日军攻占旅顺这一事件中,张本政更是充当了极恶的角色。
他利用自己对旅顺城内外地形的熟悉,给日军带路,引导他们避开清军的一些重点防御区域,从相对薄弱的地方攻入城内。
而日军进入旅顺后,便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整整四天三夜,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超过两万无辜同胞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下。
可以说,张本政的行为间接造成了这场人间悲剧,他手上沾满了同胞的鲜血,是这场灾难的帮凶之一。
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这种卖国求荣的行径,注定要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万世唾骂。
可即使这样,张本政仍不知道收敛,甚至还愈发的嚣张……
【“忠心” 至极,获天皇接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本政为了向日本主子表忠心,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先是带头向日本太平洋军队捐款 74 万,要知道在当时那可是一笔巨额款项啊,而这些钱无一不是从中国百姓身上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
但他觉得这还不够,为了能在日本那边赢得更多 “青睐”,竟还想出了捐赠飞机这一 “损招”。
他开始变卖自己名下的诸多产业,那些原本可以为中国本土经济发展助力的产业,就这样被他用来讨好日军。
不仅如此,他还通过各种手段,残酷地从老百姓手里搜刮钱财,用这些钱去购买作战飞机。
最后,他居然成功地为日军捐赠了 40 架作战飞机,这 40 架飞机翱翔在中国的天空,投下的却是对同胞的炸弹,给我国的国防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让无数中华儿女倒在了日军的空袭之下,他的卖国求荣之举简直令人发指,罪不可恕。
也正是因为张本政如此 “出色” 的汉奸行径,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见。
在一般人看来,做了汉奸本就是极其可耻之事,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可张本政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天皇的重视,仿佛自己真的成为了日本的 “座上宾”,能够在日伪时期担任众多职位,对他来说就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他先后历任了多达 49 项伪职,在大连地区可谓是 “呼风唤雨”,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出卖国家、残害同胞的基础之上。
他妄图抱紧日本的大腿,借助日本的势力来维系自己的荣华富贵,却全然不顾自己的所作所为给祖国和人民带来了多么沉重的灾难。
或许张本政永远也想不到,有一天日本竟然会投降,甚至还被灰溜溜的赶跑……
【妄图脱罪,终受制裁】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张本政这个做了多年 “忠实走狗” 的大汉奸,依旧不死心,妄图继续为非作歹,逃脱正义的审判。
他试图利用自己在东北地区残余的影响力,给自己谋得一条 “生路”。
他先是匆忙成立了 “大连地方治安维持会”,自封会长,打着协助苏军维持地方治安的幌子,骗取苏军的信任,从而拿到了一些枪支,借机网罗了一大批日伪军警、地痞流氓等反动分子。
他拼凑起近万人的武装力量,妄图制造事端,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不仅如此,张本政还妄图依靠国民党来洗白自己那一身的罪恶。
他积极和国民党方面接触,想要通过帮助国民党接收旅大地区,来让自己摆脱汉奸的骂名,摇身一变成为 “功臣”。
可他实在是臭名远扬,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他的这些小算盘根本就不可能得逞。
而且国民党虽然想利用他在当地的影响力,但也不敢公然接纳这样一个人人喊打的大汉奸,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全国人民都在渴望严惩这些叛国者,还抗战英烈和受难同胞一个公道。
正所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张本政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正义的制裁,1951 年的时候,这个恶贯满盈的大汉奸终于被依法逮捕归案。
经过公正严谨的审判,张本政所犯下的累累罪行被一一揭露在世人面前。
最终, 86 岁的张本政,在大连老鳖湾刑场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随着那一声枪响,这个给无数中国同胞带来沉重灾难的汉奸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结语】张本政的一生,是彻头彻尾的卖国求荣的一生,他的种种恶行,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灾难与伤痛。
而他的案例绝不应仅仅被当作一段尘封的历史故事,而更应成为警醒世人的反面教材。
参考资料:党风廉政建设在 2021-05-10关于《【检察史⑨】解放区人民政权的检察制度》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