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历史方位,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尤其是当下。我们现在,此时此刻,就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消息会很混乱,形势会混沌不清,没有任何人有必胜的把握,但往往在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信念和意志。今天蓝厅的演讲,你可以理解是宣言。

秦刚说,最近,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奇谈怪论,声称中国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试图用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破坏台海和平稳定”。这些言论违背起码的国际常识和历史正义,其逻辑是荒谬的,其后果是危险的。中国作为二战中伤亡最大的反法西斯盟国之一,作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我们把捍卫联合国权威、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看成自己的神圣职责。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方面,中国的记录是最好的。我们无需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提醒。是谁对联合国合则用、不合则弃,是谁在破坏国际秩序,是谁在搞霸权霸凌霸道,自有公论。秦刚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台湾的历史,也是台湾的现状。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开罗宣言》白纸黑字写着,《波茨坦公告》清清楚楚印着。今天,破坏国际规则、单方面改变现状、破坏台海稳定的,不是中国大陆,而是“台独”分裂势力以及少数企图利用“台独”的国家。他们定义的规则、现状、稳定实质上就是要架空一个中国、“和平分裂”中国,就是要篡改二战历史、颠覆战后秩序、践踏中国主权。14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中国的土地收回来了,就绝不会再失去。战后国际秩序建立起来了,就绝不允许被颠覆。结合最近的种种动向,大家应该已经看出端倪。但这些事情,不是大家简简单单的认为马上要打仗了,或者摊牌了,它只是漫长历史阶段中的重要步骤,却还没到那个时候。只是现在的世界,比照一年前,已经不能算正常的世界,你可以理解是,充满算计和在做最坏准备的世界。我们已经进入了混合战的第一步:新一轮的舆论战中。

此前舆论战我们至少见过两轮,一轮是俄乌战争,第二轮关于疫情的讨论。当下很多消息又都自相矛盾和带有目的。比如耶伦。当地时间20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华盛顿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就中美经济关系发表讲话。彭博社称,此次演讲是耶伦“上任以来涉及面最广”的一次。美国政府也颇为重视,美国财政部两天前就已发布声明,媒体纷纷敲响边鼓,强调演说的重要性。耶伦表示,中美之间建立的经济关系应当是“建设性和公平的”,两国经济“脱钩”将是“灾难性的”。耶伦在发表这番言论的同时,也评价了当前中美关系。“我们的关系显然处于紧张时刻。”耶伦说:“我的目标是清晰和诚实,消除噪音,基于清醒的现实来谈论这一重要的关系。”主要说了三点:耶伦曾经是美国政府中的鸽派,但是如今的话语已然发生了变化,她昨天的表态与之前也有很多矛盾之处。这段公开放话的时间背景,是外媒报道布林肯被中国拒绝访华。另外一个背景,是中国好久没接美国军方的电话了。在G7集团外长峰会发布联合声明的同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称中国国防部拒接美国电话,导致中美之间产生误判的风险提高。这个不难理解,如果我们的GF部长都被制裁,还有接电话的必要么?与此同时,美国政客威胁对华使用核武器。美国参议员Lindsey Graham在日前接受“福克斯新闻周日”采访时表示,解放军在台湾地区举行大规模环台军演,就是在为收复台湾做准备,美国有必要用三条政策帮助台岛来阻止大陆的。1.美军切断中东通向中国的海上石油线;2.美应加大对台武器装备出售;3.用核弹封锁中国。再有就是你听到的媒体传播的一些国家撤侨的信息,包括日本、菲律宾、印尼。这一切好像都似乎指向了马上可能要爆发的战争,可我并不这么看,这只是认知战舆论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会在未来越来越激烈,越来越离谱,需要我们去分辨。从战略层面,不论哪一方在当下这个节点都没有发起战争的意愿。虽然美国忌惮俄危急时刻会毫不犹豫动用核武器,但它并不相信中国也会这样做,因为吃准了中国讲道义不会如此,所以才有一步步的试探。但,美国内目前只是刚刚对反华遏制形成合流,尚未走到对华军事冲突一致的层面。与此同时,美国想要推出来当炮灰的韩、日、澳,国内也尚未形成一致。据《京乡新闻》报道,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21日在国会召开紧急记者会,就韩国总统尹锡悦日前涉及台海等问题的言论做出表态,要求尹锡悦贯彻韩国不介入台湾问题的原则,并警告他其言论会导致令人难以承受的外交恶果。秦刚21-23马上就要去菲律宾。

当地时间4月19日,菲律宾外交部长恩里克·马纳罗(Enrique Manalo)表示菲律宾将不会允许美国在菲律宾存放用于“防卫台湾”的武器。而对于中国来说,时下正是美西方陷入麻烦,我们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一场战争是毁灭性的,我们看得清时局,绝不会轻易冒险。而炒作东南亚撤侨,更多是为了挤压亚洲资金回流美国,解当下萧条之急。从战术层面,准备都没做好。美国要卖台湾省的鱼叉,2029年3月前交货。反辐射导弹等,大多是淘汰破烂货。爱国者3就700枚。前些天泄密的情报,关于台湾的防控和实际能力有个清晰评价,标注得很清楚。现在军官刚刚200人参与训练,为其好几年,很多准备没做好。对比一下7年内美在乌的投入和培训,可以直观比较一下准备的进度。日本各岛屿的岸基导弹建设刚刚启动大半年,弹药运输都没到位。菲律宾的新军事基地也需要时间。澳大利亚的核潜艇也没拿到。我们也在抓紧演练各种科目。至少在2024年大选前,这些准备都在紧锣密鼓,但都是进行时。节点以前分析过,没有变。从趋势上讲,螺旋向下是不可能改变不可逆转的,变量在于大国冲突的形势和规模,这个只能看决心。马凯硕的书中分析了中美的优劣势,他的结论是,现在无法判断这次碰撞到底谁是最后的赢家,值得提醒的是,任何一方都不能轻敌或侥幸,只需要一次错误就可能导致崩溃性的后果。那站在历史和民族的角度,我当然旗帜鲜明要支持自己的国家,这不仅仅是朴素的情感,也是基于我们的理念、文化、凝聚力和真正的实力。虽然是在新的历史周期,但中国在十年前就开始筹划现在,十年磨一剑,正因有了远处的未雨绸缪,才有当下重要节点的重要变化。中东大和解不仅仅只是政治意义的,它说明中国全球化最根本的运行逻辑——金融体系中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与其说中东国家卖个面子给我们,不如说是他们终于找到了命运共通的现实渠道,能够不完全被美国控制。

虽然一切仅仅只是开始,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3年后这四个月,是打开新一片天的新时期,必将载入史册。美国的确很强大,但如今却只能用战争阻喝中国,这反倒证明其余的手段都没用了,失去章法,它其实也把自己逼向了悬崖。不仅是普通战争,而且直接上升到了核战争,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用核战争?如果常规战争有十足把握,又何必谈核,此举与俄有何区别?可以想想过去几次核讹诈的后果,1950年朝鲜战争密谋使用30-50枚核弹打击东北、1958年炮击金门后部署核弹要打福建厦门、1964年中国核试验前准备用核,之前每一次都有部署甚至是有行动,但最后也都不了了之。那你说现在,动用核武,敢么?美国必定想要不危机本土就让东亚陷入火海,拖住中国的发展,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亚洲、中东、拉美、非洲、欧洲都将是我们博弈的棋盘。军事上,我们一定会做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准备,做好美国亲自下场的准备,唯有此,我们才有可能等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天。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很多人会犯战略性的错误,会跑会害怕和站错队,会说风凉话和精致利己,没关系,他们本来也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且在外得到的教训可能更加记忆深刻。基辛格说:历史只有在回顾时才有意义,而且永远不会有最后定论。至少站在当下的重要节点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相信什么,选择什么,都随你。

难得的好文章,真心为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