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秘史132】秭归烽烟:文布和邓凯的抉择

米多知道 2025-04-06 03:59:58

故事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荆州关羽出兵进攻樊城。东吴军偷袭荆州后,陆逊进攻宜都郡,秭归大族文布、邓凯招聚夷兵几千人,抵抗吴军。

【烽火起秭归】

文布攥紧腰间环首刀的铜柄,望着城下如乌云般压境的吴军战旗。邓凯将酒碗重重砸在案几上,陶片迸裂声惊醒了厅堂里二十余名夷人酋长。"陆逊小儿不过三千兵马,我等有五千儿郎据守天险!"他布满老茧的手掌拍得羊皮地图簌簌作响,"当年武陵蛮反时,某带三百人就能凿穿官军..."

文布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看到樊氏家臣缩在角落擦拭额角的汗珠。自樊友太守弃城而逃,这些汉官便如惊弓之鸟。他轻咳一声打断邓凯:"贤弟且看,詹晏将军的尸首昨日才从清江漂回。"厅堂内顿时死寂,只有松明火把发出噼啪声。文布知道,当陆逊的劝降书第三次射入城中时,已有酋长私下将书简藏入袖中。

【暗流涌夷陵】

"降者封侯,顽抗者诛三族!"吴军阵前的呼喝声穿透秋雨,与城头铜钲声交织成刺耳的轰鸣。邓凯将弓弦拉成满月,箭簇对准那个喊话的吴军校尉,却见文布突然按住他的手臂。"你听,"文布耳廓微动,"西南山道有马蹄声。"

两人扒着女墙望去,只见十余骑残兵正被吴军游骑追逐。为首的蜀将铠甲残破,左臂缠着渗血的麻布,正是半月前驰援而来的蜀将。"开城门!"邓凯刚要下令,文布已死死扣住他的腕甲:"陆逊的诱敌之计!"话音未落,城下蜀将突然勒马转身,手中长槊竟将追兵挑落马背——这分明是场精心编排的诈降戏码。

【铁蹄破孤城】

子夜时分,文布被凄厉的牛角号惊醒。他赤足奔上城楼时,正看到李异的玄甲军如黑潮般漫过西侧矮墙。火光照亮邓凯染血的面庞,他正带着亲卫死守马道:"兄长快走!东门谢旌的伏兵已被我烧了粮车..."话音未落,支箭穿透邓凯的皮甲,文布分明看见那箭羽上系着熟悉的靛青丝绦——正是他白日命人射还给陆逊的劝降信物。

文布背靠箭楼木柱,怀中邓凯的体温正在流失。他望着江面上连绵十里的吴军艨艟,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暴雨夜,两个少年在长江岸边对着远方立誓:"此生当效关将军忠义..."而今麦城烽火已起,江陵降旗早竖,他们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孤鸿各西东】

陆逊端坐中军帐内,看着阶下的文布,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支染血的靛青箭矢。"文将军可知,邓凯今晨在巫山古道设伏,射杀我七名斥候?"他忽然将箭矢掷还,"此物当归原主。"

文布瞳孔骤缩,那箭杆上赫然刻着新痕:寅时三刻,老君崖。这是他们年少时猎虎的暗号。当他带着归降的八百残部走出城门时,朝阳正刺破峡江晨雾。文布最后回望秭归城头,恍惚看见邓凯的身影立在烧焦的"汉"字旗旁,就像当年他们并肩站在长江前那样。

【大江东流去】

三个月后,文布在陆逊帐中听闻关将军被杀的消息。他独坐江边,将邓凯的半截断剑沉入波涛。上游漂来的焦木上,依稀可见"汉寿亭侯"的鎏金残迹。对岸忽然传来熟悉的巴渝号子,文布握紧陆逊新赐的虎符,终于明白这乱世中的忠义,原不过是江水东流的倒影。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