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一汽-大众要学习“晒麦子理论”!

汽车十三行 2025-04-15 11:59:06

2025年,中国最应该自信、但又似乎最不自信的汽车企业是谁?我的答案是一汽-大众。

自信来自三个角度,一是2024年一汽-大众销量合资第一,上险率在燃油车市场达到7.3%,不降反升。二是利润不错,和别人在2024年拼的有量无利不同,一汽-大众在中大型SUV和中型SUV、B级轿车市场销量份额都不错,守住了自己的利润基盘。三是一汽-大众2025年手里捏着燃油和新能源一把好牌,就看怎么把自己的自信讲出来。有意思的是,讲好自己可能比造好自己,对这家体系车企更难。作为舆论旁观者,我就讲讲这家合资体系最健全、最应该自信的汽车品牌如何讲出价值感?

产品价值像麦子,要一直晒!

麦子越晒越值钱,磨出来的面粉也越香。汽车企业也是这样,要把自己的好不断地讲。一汽-大众什么好?战略打法啊!开年一汽-大众先从迈腾、探岳L下手做新品,近期又要推出全新中大型SUV揽境。逻辑是什么?就是因为这三款产品在细分市场的抢手。迈腾不用说了,B级燃油轿车市场的定海神针。探岳2024年卖了超过16万辆,在中型SUV市场占据15%份额,销量同比增长将近29%。揽境光看数据2024年好像只卖了不到2万辆,但在高端燃油中大型SUV市场,这个数据排在前列不是问题。

2025年从这三个产品着手,说明一汽-大众的市场战略眼光很毒,而且这次不是燃油车的单纯改款。一汽-大众围绕迈腾做一口价,让B级轿车在终端实现真正的消费信任感。围绕探岳L和揽境,一汽-大众接下来推出和大疆合作的智能驾驶系统,将SUV的所谓“增程+智能”变成“发动机+智能”,同时还推出终身质保,打得就是现在部分新能源车企靠增程噱头,让消费者头疼的二手车残值低、品控差,增程发动机噪音问题。要知道,其他车企的终身质保只是十几万辆的规模,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可是一年销售规模接近百万辆,这个决心就是告诉消费者,大胆的买和开,一汽-大众绝不会让品质用概率计算,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投入和验证标准,来给消费者一个安心和放心,让大家明白一汽-大众卖出去的汽车,绝对不是快消品。

这么一讲,是不是觉得一汽-大众的战略打法特别清晰?但如果你不讲,外界反倒觉得什么年代了,再谈燃油车产品落伍了。所以,一汽-大众要像晒麦子一样,从这些产品的上一年市场竞争力结果讲起,并且围绕终身质保政策找到竞品,讲出痛点,讲出推出质保政策对一汽-大众来说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和代价,老百姓就不会再以动力驱动的有色眼镜感性评判产品了。

晒麦子晒的是什么?一汽-大众千万不要只讲自己的车,因为跨界车企只能讲自己的车,最愿意的就是体系车企拿一个单一车型和他对标,所以一汽-大众要讲体系,用体系对标对方的一辆单一车型,讲出自己的体系厚度。

什么是体系厚度?就是你有他没有,他有你更优!造车拼的是体系年轮,2万小时理论是任何车企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只要在造车验证过程上没有两万个小时的磨练,这车一定有隐患。对一汽-大众来说,体系是最大的优势。

就拿一汽-大众探岳L和揽境两款核心SUV产品和大疆合作,很多人会说燃油车的智能驾驶不如电动车,你和被造车新势力洗脑的嘴炮吵架没有用,一定要给大家讲讲,探岳L的智驾系统拼的是稳定性,在1000公里以上的测试里程下,一汽-大众要求发布会上说的是什么,消费者现实用的就是什么。一汽-大众的智能驾驶技术,绝对不做智能驾驶嘴上的巨人、现实的侏儒。一汽-大众一定要和大家说说,揽境到现在的二手车三年车龄保值率超过65%,远远高于新能源车的平均保值率,也高于很多同级增程车型的二手车保值率。一汽-大众还要和大家说说,为什么一汽-大众敢于宣布终身质保,就是因为一汽-大众每个零部件都要做核磁共振疲劳值实验,给大家看看一汽-大众长春工厂的核磁共振和CT实验室,让大家知道汽车的零部件故障率不是概率问题,而是体系问题。

我总说一句话,车好卖的时候,汽车传播要是一张纸,讲得越少越好,但在这个时代信息有误差和消费秩序重塑的时候,体系化车企的传播要变成一本书,讲的越细越好。消费者不是傻子,能听懂,关键是你讲到什么程度,体系车企千万别把自己讲薄了。

不断晒自己,不断找体系的故事,要讲出对象感,这是包括一汽-大众在内体系车企必须要做的事。

什么是对象感?就是掰开揉碎的颗粒化的讲过程。体系化的过程在哪?就是三个维度,供应链、工厂和渠道。就拿一汽-大众接下来要推出的CMP平台产品和搭载的CEA电子电气架构,如果死板的讲推出多少款车型,怎么讲觉得怎么引不起消费者重视,企业内部一定在想方设法避开自己的小型车细分市场,因为小型车电动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不强。

但如果讲过程,你会发现,CMP是大众“从中国、到德国、再回到中国”的一个战略布局落地技术,是第一次德系车吸收了中国电动车造车效率和智能化精髓后,结合德系车驾驶素养调校出的产品。大家看小鹏M03去年的表现,一个中国民营车企总裁加入后,通过降低采购成本、学习大众造车精髓开发出的小电动车,现在市场接受度这么高,一汽-大众CMP平台和CEA架构的品控、成本和稳定性,一定比中国造车新势力好得多。就像广汽丰田前不久推出的铂智3X,价格和其他造车新势力差不多的情况下,智能驾驶和电动化技术瞬间得到认可,为什么?就是因为讲出来了这个造车过程,把自己的品控、耐久这些合资擅长的技术结合效率、配置与智能讲出颗粒度和对象感,消费者迅速接受这种理念。

一汽-大众CMP架构下的产品也要这么学,要讲出过程感,讲出你的供应链不能随便更换的严谨性,讲出大众如何36个月时间在保证德系品质基础上实现高效率造车,绝对不偷工减料,让老百姓明白在一汽-大众花一样的钱,能买到更扎实的新能源产品,谁还在乎平台下的车大车小?老百姓一定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CMP架构背后的具体技术归属权,不要再用过去的思维非分出哪些是一汽-大众的,哪些是大众中国的,哪些是其他车企的。只要在一汽-大众整个体系下的产品,一汽-大众就要霸气的把所有能让消费者体会到的好全部讲出来,要拿出舍我其谁的这种二次创业气质。

所以,一汽-大众讲质保不要只说质保政策,要说自己的背后为消费者准备了多少钱,说自己的供应链和验证标准有多高?一汽-大众讲电动汽车不要只讲车,要说自己的背后有多少体系化创新,要讲出这个平台“从中国到德国再回到中国”的过程,像讲述中国首艘航母诞生一样,寻找CMP的故事颗粒度。一汽-大众讲自己的2025年,不要只讲结果,要把过程告诉人们,而且要重复重复再重复,让消费者从过去认识一汽-大众,变成重新认知一汽-大众。学会晒麦子,学会讲体系,学会讲过程,这三招只要干了,一汽-大众2025年的产品价值一定会在舆论心中产生传播价值。因为产品价值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让传播价值产生对称,这点工作对体系化车企来说可行且一定能行。

0 阅读:2

汽车十三行

简介:知名汽车媒体人王鑫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