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的竹枝歌究竟是七绝还是词?乡土民俗风魅力无限!4首欣赏

火云上有诗词 2024-12-29 09:18:40

竹枝歌(忠州作) 其一 北宋 · 苏辙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这首诗是苏辙在舟行途中所作,他航行千里却未能抵达楚地,却在途中意外地听到了楚地特有的歌谣——竹枝歌。这首诗通过描绘这一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异域文化的探索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之情。

首句“舟行千里不至楚”:诗人以“舟行千里”形容自己航行的距离之远,却“不至楚”,表达了未能到达目的地的遗憾。这一句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次句“忽闻竹枝皆楚语”:“忽闻”二字表达了诗人听到竹枝歌的意外与惊喜。“竹枝皆楚语”则点明了歌谣的楚地特色,也暗示了诗人对异域文化的兴趣与好奇。

第三句“楚言啁哳安可分”:“楚言”即楚地的语言,“啁哳”形容声音杂乱难辨。诗人以“安可分”表达了对楚语复杂难懂的困惑和无奈,也体现了楚地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末句“江中明月多风露”:诗人以“江中明月”和“多风露”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渲染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这一句不仅与前面的诗句相呼应,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竹枝歌(忠州作) 其二 北宋 · 苏辙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舂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首句“扁舟日落驻平沙”: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日落时分停靠在平坦的沙滩上,这一景象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扁舟”和“日落”两个意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茅屋竹篱三四家”: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有几户人家隐藏在简陋的茅屋和竹篱之中,这些房屋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茅屋”和“竹篱”两个意象,不仅展现了村民们的朴素生活,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第三句“连舂并汲各无语”:村民们在进行舂米和汲水这些日常劳作时,彼此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显得和谐而默契。这一句通过描绘村民们的日常劳作,展现了他们勤劳而质朴的品质,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末句“齐唱竹枝如有嗟”:在无声的工作间隙,村民们齐声唱起竹枝歌,似乎在低声倾诉或感慨。“齐唱”二字表达了村民们团结一致、共同歌唱的场景,而“如有嗟”则暗示了歌声中可能蕴含的哀愁或对生活的深深感叹。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

竹枝歌(忠州作) 其三 北宋 · 苏辙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首句“可怜楚人足悲诉”:诗人开篇即以“可怜”二字表达了对楚地人民的深切同情。“足悲诉”则暗示了楚地人民有着无尽的苦难和诉说不尽的辛酸。

次句“岁乐年丰尔何苦”:诗人进一步提出疑问,即便在丰收之年,楚地人民为何仍然苦不堪言?这一句通过对比“岁乐年丰”与“尔何苦”,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和楚地人民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钓鱼长江江水深”:诗人具体描绘了楚地人民的一种生活场景:在长江边垂钓。然而,“江水深”却暗示了垂钓的艰难和危险,反映了楚地人民为了生计而不得不面对的自然挑战。

末句“耕田种麦畏狼虎”:诗人又转向另一种生活场景:耕田种麦。但即便是这种看似稳定的农耕生活,也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畏狼虎”不仅指实际的野兽威胁,更隐喻着社会上的种种不安定因素和楚地人民生活的艰难。

竹枝歌(忠州作) 其四 北宋 · 苏辙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鬟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首句“俚人风俗非中原”:“俚人”指的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或少数民族。“风俗非中原”表明他们的风俗习惯与中原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句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引出了对当地独特风俗的描绘。

次句“处子不嫁如等闲”:“处子”指的是未婚的女子。“不嫁如等闲”表明当地的未婚女子出嫁并不被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显得非常随意或平常。这句诗反映了当地在婚姻观念上与中原地区的不同,揭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第三句“双鬟垂顶发已白”:“双鬟垂顶”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式,这里用来形容年轻女子的形象。“发已白”则表明这些看似年轻的女子实际上已经年华老去,头发已经斑白。这句诗通过对比年轻与衰老,暗示了当地女子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末句“负水采薪长苦艰”:“负水”指的是背水,“采薪”指的是砍柴。“长苦艰”则强调了这种背水和砍柴的劳动是长期而艰苦的。这句诗具体描绘了当地女子艰辛的生活状态,她们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



0 阅读:0

火云上有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