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每天9点半准时入睡,这两招太有用了!

童训自有家人在 2025-02-24 17:16:33

孩子一到睡觉时间就各种折腾?9点到了床上,10点还在床上打滚?父母每天哄睡像打仗,一直在哄娃崩溃的边缘?

我家孩子之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情况,总是拖拖拉拉不肯睡,搞得全家人都筋疲力尽,尤其是上了幼儿园之后,我发现他在“上学日”,睡得已经很晚了,“休息日”,时不时睡得更晚!

一.为什么会这样?

1.精力值收大于支出,白天精力消耗不够

孩子晚上睡不着,不是因为他们“故意捣乱”,而是因为白天的精力没消耗够,晚上自然不想睡!

在学校里,很多孩子白天的活动量其实并不大,课堂上长时间坐着听课,身体活动少;午休时间长,醒来已经不困了;课间时间短,能跑跑跳跳的时间很有限。

2.在休息日的时候,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更好地“放电”,却忽略了午休。

相比于平时在学校里活动少,休息日我们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放电”,但却很多时候直接忽略了午休,孩子玩得很嗨,晚上反而更难入睡,甚至比平时睡得更晚,这是因为过度兴奋和疲劳,会让孩子的大脑“停不下来”,影响入睡。

由此可见,这两种模式都有很大的弊端,就是作息不规律,每天睡觉时间都在变。

二.如何改善作息问题?

1.“放电+节奏感”,让孩子白天消耗足够的精力

孩子不是不想睡,而是精力太多没消耗完!只要让他白天玩够、放电够,晚上自然会准时倒下!

晚上6-7点,有“高度放电”,至少30分钟的运动

带孩子出去溜溜食儿,锻炼孩子的毅力;在家里开启父子“散打”大战,还能教会孩子更好的保护自己;靠墙站立,锻炼形体等等。

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白天上学已经够累”,就舍不得让孩子们动,其实很多孩子上学是“坐累”而不是“动累”!缺乏运动反而导致精力过剩,晚上更难入睡!

8点后开启“睡前降温模式”,我们一般会在8点45分左右开启睡前模式

关掉电视、iPad、手机,增加褪黑素分泌;降低互动,让家里变得安静、平和,减少噪音和大声说话。睡前固定流程(洗漱→换睡衣→读书或者讲故事),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一到时间就想睡觉。

2.“休息日”玩得再嗨,也要让孩子有一小段午休时间,给睡眠加深记忆!

预防“过度疲劳”,避免晚上“累过头”孩子如果白天过度疲劳,晚上反而容易进入“兴奋状态”,导致入睡困难,甚至整晚睡眠质量下降,午休可以避免孩子精力消耗太多,让晚上的入睡更顺利。

维持稳定的生物钟孩子的作息需要规律性,即使是休息日,也要保证和平时相近的作息习惯,适当午休可以让身体保持稳定的节奏,避免生物钟被打乱。

温馨提示

养成早睡的习惯,需要一点时间,但一般能够坚持21天左右,你会发现孩子入睡会越来越轻松!加油,愿孩子们都有一个好的睡眠!

0 阅读:0

童训自有家人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