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口述见闻:这是疑案,头一天皇帝死了,第二天太后也死了

航语的过去 2024-09-25 08:24:22

亲见亲闻宫廷事,我怎么能亲见亲闻?因我十几岁在顺天府中学堂读书,顺天府古时称"京兆尹"。今天不讲顺天府,只讲这中学里读书,做学生。这时候是光绪末年(即光绪三十四年),学校忽然挂出一个牌示(布告),上面写着"大行皇帝龙驭宾天"(皇帝死的用语)。全校师生齐集礼堂跪下(向牌位)举哀,大家要哭。头一天是这样。第二天起来又看,是慈禧太后死了,照样到礼堂举哀。这个事情显然背后是个疑案,因皇帝与太后是敌对两面。追溯背景,即光绪被立之背景,就要追溯到同治皇帝。为什么要追溯到同治皇帝呢?因为同治是西太后的儿子,东太后无子,妃嫔生子,懿贵妃生同治,升格成为西太后。

她非常凶狠,同治结婚,女方是崇绮之女,嫁给同治为皇后,为婆婆西太后所不喜,不让他俩同居。一是因同治身体弱。有一次,皇后惦着皇帝的病,去看一看,不料正碰上西太后去看儿子的病,婆媳见面,西太后发怒打皇后的耳光。同治受惊就死了。这就有个问题,应当立后,承接帝统,但西太后不愿这样做。为什么?若是这样,西太后就成为太皇太后了,掌不了权,于是她立了光绪。当时光绪才是个四岁小孩,是醇亲王的儿子。光绪的母亲与西太后是姊妹(至亲),从辈数上来说光绪不算是继承同冶的,而是等于同治的弟弟。那么同治媳妇,就成了寡嫂(本来是皇太后),现在把她摆在旁边了。她向她父亲(崇绮)哭诉我算什么呢?把我摆在一边。崇绮也没有主意。她只好耐心自处,无法,回宫就上吊死了。这是一个惨剧。有一位地位不高、也不是大官的人,名字记不起,但是被大家纪念。他上书说应当给同治立后,谏忠言,自己吊死了。所谓尸谏,忠于同治。这个人想起来了,叫吴可读,字柳堂,南横街的住宅保存下来,即"五柳祠堂"。我住南横街附近米市胡同里面扁担胡同,认识。

这个疑案,头一天皇帝死了,第二天太后也死了,又去举哀。二人又是仇敌,何以死得这样巧?当时有帝党、后党之说。光绪十九岁成婚,不能不归政了。这时还有一个可记的事情:从两面说,先说西太后。她感觉不能再掌权了,晚年要玩一玩,所以就大修园林。现在的颐和园,原来底子不叫颐和园,要修理好,作为她玩的地方,但要一笔大款。要动用一笔大款,这款是当时户部尚书管理,抗议说不行,说是储存下来专为开办海军而用的,不让动。慈禧就罢了他的官,叫他原官不动,回家休养(无罪叫他退职)。太后用了这笔大款子。再说光绪,后来有百日维新,当家了一百天,引用康、梁。推荐者为翁同穌,是他引进康、梁的。

百日维新,只说两件事:一件事,宣布广开言路,天下臣民,直呈所见,真是不错;另一件是引用人才。引用四个人。本来每人上朝,可与皇帝讨论者,叫军机大臣。照例由亲王做领班,同皇帝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以下是军机大臣有选择的(多半是尚书或侍郎),老头子思想主张不免陈腐,不合变法维新要求,所以引见了康、梁。康、梁不过是条陈自己的意见,没留在皇帝身边。另外用了几个人,谭嗣同为首的,刘光第、杨深秀、林旭(十九岁),不够格,称军机章京,章京是满洲话写汉字。

简短结论,关键问题就是百日维新的失败。失败在什么人手里?怕你、别人也想不到:失败在袁世凯手里!谭等推荐用袁世凯,调他来京,升官,称宫保,应当是"清宫少保",即太师、太傅、太保之统称,"清宫少保"叫袁宫保。

袁世凯的出卖,维新失败了。

可疑的是光绪和西太后谁先死的问题。

还有我比较清楚一点的事:我在中学读书,我的同学邹世官,福建人。他说他胞兄的事。世官(原叫邹景什么的),他说起他哥哥叫邹景涛,号松生,出名的中医。闽浙总督听说皇上有病,专奏荐邹景涛到京给太后、皇帝治病。他赶来进宫了,就赶上两宫归天,太监忙乱,叫他等着,没人管他了。他不吃不喝,受不了,碰上一个小太监,要点东西吃。这个情节,是我同学告诉我的。就我所见亲闻就是如此。扼要一句话,结束我的这篇话:袁世凯是坏得很,但有实力,掌握陆军,谁也比不了。

辛亥革命后,手枪、炸弹不要了,办《民国报》,在天津出版。自清朝灭亡,到如今快八十年了。我们同行朋友是革命的朋友,领导是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我十九岁就参加了京津同盟会。那就是说,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京津支部。一些朋友搞宣传工作。两个主要的人:一个甄元熙,他是社长(同学),广东台山人,追随孙先生的,《民国报》推为社长;另一个是编辑孙浚明(炳文),四川叙府人。不满二十岁的我,写点短评之类,署名随便用两个字。因父母给我名,大名,很少用,父母取的号寿铭,报上用瘦民代字。孙大哥长我十岁,他二十九岁。一次,请他在扇上题字,他就给我上款写漱溟,我看到很别致,很好,从此用这两个字,与瘦民音相近,从此为报上文章的笔名。二十岁起,一直沿用到今天。有时依庄子例北冥有鱼,就不用三点水了,一样。

搞炸弹,参加革命就跟着广东人、四川人,刚说的这两个人。当时报社设在天津。清廷退位前,搞手枪、炸弹很容易,当时北京各街道有会馆。在东单二条也还有一处(前孙公园后孙公园)广州七邑馆,记不清了,如此之类说不尽,记不清。那时会馆好多,现在没有了。学校毕业就是辛亥年,跟甄是同学。因北京印刷不行,所以在天津,不止我们一家。还有一家叫《民意报》,也属京津同盟会,主持人是四川赵铁桥。京津同盟会这个组织是汪精卫与李石曾、魏宸组、赵铁桥等人在北京暗中组织的。那时,汪精卫已经从监狱里放出来了。

清朝退位,是因贵族胆小,袁世凯逼他们。当时暗杀目标,一个是良弼,刺良弼的是彭家珍,后来还有要刺杀袁世凯。武昌起义,孙中山不在国内,得到消息从美国回来在南京成立政府,决定把首都迁到南京。革命派实力不行,军事、财政力量都不够。坏在袁世凯,他坚持要在北京定都。

新闻记者也在北京,采访性记者,叫外勤记者,我赶巧看着要袁世凯南下就职这一幕。当时南方派六位特使欢迎他南下。这六位特使是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魏宸组、钮永建、王正廷等。袁世凯表面上拿话敷衍着这几位特使,暗中却耍手腕,来个北京兵变,包围使者住处。旧历正月十二(2月29日)晚上,我正陪母亲在广和楼看戏,忽然有人宣布外面兵变,不能让大家回家,当时士兵是朝天开枪,抢铺子。

六位特使回南京。只好定都北京。当时有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的,议员各省独立的都有,由各省都督派的代表,一省三个人。临时参议院迁到北京来。我是新闻记者,拿外勤记者证,哪儿都可去。要宣誓就职。议长是林森。我在楼上看得见。袁世凯手捧宣誓词,说话河南口音。读完宣誓词,就算宣誓了。林森领下来,经过穿堂门,到广场照相。两部分人:一部分以林森为首,各省议员;一部分在广场有位,内阁赵秉钧、许世英等。

袁世凯刚刚从我右边过来,跟我差不多高,腿短,上身很宽大,穿一套旧军装,没刮脸,也不算留胡子。我心想,这人是坏东西!不管临时、正式,终究是大典,不刮脸,穿旧衣服,不尊重,我心想是坏东西。他根本看不上这个典礼,眼里没有这些事。穿堂而过,从我右边经过,看得清楚,那一幕我算碰上了。

彭家珍是京津同盟会同志,拿炸弹炸良弼。良弼住西四红罗厂。彭先死,良弼炸断腿,后来也死了。

再说我们同盟会中有四位同志即张光培、黄之萌、杨禹昌等炸袁世凯这一幕。那时,袁世凯进宫是前呼后拥的。他住外交大楼,进东华门,我们的同志,在东安市场拐角酒楼,一位同志从楼上扔下炸弹,没炸到袁世凯。他坐马车,前后有卫队,炸死前卫队长。从此,袁借口不入宫。我们四位同志被抓走了、枪毙了。为了悼念这四人,加上彭家珍,还有一个不记得名字了,共六人,后葬在一起,一个圆丘,立碑,六面各有一人的事迹。地点在现在的动物园(熊猫馆外)。从前,西太后还在时,为西太后而搞的这园子。宋教仁葬在畅观楼,西太后游园休息地方。

我家最早住米市胡同的扁担胡同(南横街一带),多是南方人住,做京官的都住这一带。

曾祖父到北京,来北京会试,中进士后,为知县,任地方官。祖父做京官,后出去任外官在山西。他是在北京中举。小时来到北京,以广西籍贯在北京中举,一口桂林话。父亲,也是以广西籍在北京中举。先父生于北京,说北京话,先父没回过广西。

我参加广西旅京同乡会,我回广西上过祖坟,在香港办报还回广西住了三年之久。

父亲投水自杀,有"敬告世人书"、拜托五位仁兄的信,有愤慨的意见。愤慨什么呢?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同段不合,于是有府院之争。黎曹吴轻信江西人的话,郭同很快把张勋找来,想用张的力量抵制段祺瑞。张勋是顽固人,他到北京,在宣武门江西会馆演戏,请客正在热闹,抽身出来,进宫行江西会馆演戏,请客正在热闹,抽身出来,进宫行复辟礼,把宣统抬出,挂起龙旗来了。这时黎才知道上当了。他不理黎元洪这套。这是民国七年的事。这时,被免职的总理段祺瑞在天津拉了梁任公一起,就在北京、天津之间的马厂誓师要进攻北京。当时马厂驻一师北洋军,师长叫李长泰。段、梁二人直入师部,抓住这一师人从马厂开向北京进攻。张勋就完了。可笑的是挂了两天的龙旗,出现红顶官服。最糟糕是谁?是康有为。他跑来北京,还是要忠于清,宣统上谕康有为为弼德院长。这时段、梁进京,康、梁原是师徒关系,现二人政治上成了敌对了。张勋既忠于清,失败了可以死节嘛!也跑了,溜到东交民巷躲起来。复辟一幕,六天就完了。

先父就在这时很愤慨,因为搞复辟的人,拿国家大事当儿戏。复辟失败之后,先父投水自杀。有一位先父的朋友送挽联,很好,上联是:忠于清所以忠于世;下联是:惜吾道不敢惜吾身。投水而死。

我跟汪精卫认识较早,早在清末,那还是在辛亥革命前。他与胡汉民都是追随孙中山,是革命派,反对清廷的革命派。黄复生(四川人),他同黄秘密从南方到北京。这时四岁的宣统,他的父亲是醇亲王。解释一下:一般俗称,俗语说,把咸丰皇帝称五爷,称恭亲王为六爷,醇亲王为七爷,这是老话。据我们说的,老醇王死了,儿子接承,小醇王的儿子是宣统。宣统人宫为皇帝,为由小醇王扶正,称为摄政王。为什么要提摄政王?汪、黄想刺杀摄政王。那个时候摄政王最高贵,两个大洋马拉的马车,前呼后拥,有保卫的人。汪、黄就在摄政王进宫的路上,有个桥叫银锭桥。汪、黄在桥下埋炸弹,这动作在深夜里做,避免被人看见。虽是黑夜,还是被早起、过路的人看见,跑去报告,结果被捕了。他们就承认,要杀摄政王。把二人下监狱,没有枪毙。不久,这个辛亥革命,事情很多……再说汪、黄在狱,袁世凯利用他们,放出来,很优待,以便借着他们跟南方革命势力接头、讲条件。所以这时成立了"京津同盟会"(是简称),全称是"中国革命同盟会京津支部",那就说到我自己了。这时我在顺天高等学堂,等于大学的预科样子,就在辛亥这年毕业。这时我二十岁。虽然在北京,可当时像于右任他们在上海出版的《民立报》等,革命派报纸,我们在北京的革命思想青年,总能收得到、看得到,所以"京津同盟会",不是我一个人参加,我们同学都参加了,其他学校也有参加的。当时往来于天津、北京、保定,有革命思想的青年,有个联络的人,这人不是学生,岁数比较大,总在四十岁以内。这人姓胡,可能是湖北人,叫胡鄂公,串联这一带的青年。

转回头说我及汪。汪、黄在狱中,袁利用,放出来,以便与南方联系,所以组织这个团体,我们学生都参加这个组织,成为盟员了。当时的情况,清廷隆裕太后与宣统孤儿寡母,大家都主张,要是没有实力,就不能与南方谈话。袁有军事,手下三员大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龙、虎、狗)。这三人我都见过,民国六年(1917)见过王士珍,他不穿军装,穿两截衫,上是白夏布,下边是纱,靛青色,身体高,像儒者。这时袁世凯倒台,黎上台,称为总理。一次偶然机会看到王,其他不多谈。最后再说一句,此人无儿子,过继一个,又无出息。

段祺瑞为人很正派。袁要做皇帝之前,就废除国务院,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以徐世昌为国务卿,准备做皇帝头一步。段公然反对,与张一麐(文人)二人阻止不了,段就辞职不干,在北京西山上称病不出。张是总统府机要局长。

我本人是新闻记者,是京津同盟一分子。"京津同盟会"盟员之一叫彭家珍,有贡献,清廷贵族都很怕革命派,唯一人良弼(留学日本)不怕,彭刺杀了他。

彭印了一张名片,另用一个黎什么的名字,东北的军官,他假借使用,去拜会。家人说我们大人还未回来。彭正在犹豫时,良弼回来。彭投炸弹,彭死了,良弼炸了一条腿….

这是京津同盟的一件事,如果重复说,还有我们的同志炸袁世凯的事。(前已说过。)

清廷起用袁世凯,发表他为两湖总督,让他对抗武昌黎元洪革命派。但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北洋军,不过江。袁有用意:他不想打败革命党,想屯兵长江一带。他们电奏朝廷请退位。

民国六年(1917),蔡元培为校长,范源濂是教育部总长(民元是次长),请蔡先生从德国回来任北大校长。当时我写过一篇文章《究元决疑论》,发表在《东方杂志》上。内容把古今中外诸子百家都加以批评,独独推崇佛法,大意就是如此。蔡先生回国任校长,我正任司法部秘书,二十五岁,也就是这年,我就带论文去蔡先生家,意思是请教。他说我路过上海从《东方杂志》上也看到。我自己喜好哲学的,看来你也喜好。这次我到北大,我重点要办好哲学,你要来帮忙。我就恳辞,说我不过是一倾向佛家的人,看了一些佛书,因为中国有《大藏经》,近两千卷,其中不单是佛家,以佛家为主,还有其他宗教(印度的),我也看了一些,无论是英国人或日本人谈印度各派宗教,英文书,日文书..都谈各派思想,我也略有所知,略有所闻。但要叫我在大学里谈,还不够格。蔡说:"你不要这样想,是来教人,你应当作为一个爱好的人,彼此学习,交换知识,你不可不来。"我想当老师不够格,但彼此学习交流,我是很喜欢的,接受了。但当时在司法部做事一时来不了,于是请一位浙江人许丹(季上)先生代讲。他是司法部顾问,原为蔡元培元年任总长时引用于教育部的人员。后来到民国七年(1918)我才摆脱部里的事,到北大任讲师,出版《印度哲学概论》,后来又在讲印度哲学外,讲了儒家哲学:孔子、孟子、荀子、宋明儒者,没出书,只是口讲。

班上同学计有冯友兰、黄文弼、顾颉刚、谷锡五、朱自清、孙本文等,冯、黄、谷、孙均属本系,余者为他系。后来有陈政、罗庸、罗常培等人也来听课学习,但不在哲学系,陈在德文系,还有王昆仑。

民国六年(1917)进北大,民国十三年(1924)暑假以后离开。我觉得在讲台上讲不好,不满意这种教学方法,我提出口号:"我愿与青年为友。"与青年有志之士做朋友,在人格上互相影响,所以辞掉讲席,自己办学。为了自己办学,先写一篇《办学意见述略》,在报上发表,引起各方注意。当时山东有位朋友叫王鸿一(山东省议会副议长),他就约我们到山东曹州去办学。他是我过去的朋友。民国十年(1921)暑假在济南开暑期讲习会也是他相约去讲学的。他每次都出席听讲。那时在济南第一中学,借一中大讲堂,讲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由北大同学岁常培笔记。另一个是德文系的陈政。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民、瘦民,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造运动者。1917年至 1924年在北大任教,后在山东、广东、河南等地办学,1931年赴山东邹平开始乡村建设试验,1937年后为抗战奔走努邹平开始乡村建设试验,1937年后为抗战奔走努力,日寇投降后曾参与国共和谈。一生为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而思考、行动。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1 阅读:119

航语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