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步入3周年前夕,乌克兰倡议召开“四方和谈”,而中国未列入参会名单。针对欧洲安全态势,默克尔发声罕见,强调不应使俄罗斯占据上风。对此情境,俄乌局势有何新动向?默克尔具体有何论述?
尽管未能实现上任后24小时内终结俄乌冲突的誓言,美国总统特朗普仍计划在俄乌冲突三周年纪念日之前,提出一项美国版的“和平方案”。据闻,特朗普的俄乌事务特使凯洛格将于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披露该方案,其可能涵盖冻结现有战线及默许俄罗斯保有已占领乌克兰领土等要点。
据知情人士披露,在慕安会开幕前七日之际,凯洛格业已筹备就绪,旨在“联合”特朗普的盟友,以助力实现美方关于终止俄乌冲突的承诺。报道指出,凯洛格将于本月末访问基辅,并与泽连斯基举行会晤,就和平谈判议题与乌克兰进行深入交流。
鉴于特朗普已向乌克兰方面提出条件,建议以乌克兰的稀土矿物资源交换美国的持续军事与经济援助。泽连斯基在4日播出的一档节目中亦表明,乌克兰愿意与美国及欧盟共同与俄罗斯展开谈判,旨在通过和平途径终结这场持久战事。基于此情境,有分析认为,俄乌冲突或将迅速迎来最终阶段。
然而,乌克兰虽诚挚邀请美欧28国参与谈判,却将中国排除在外的安排,其能否达成预期成效,尚需后续观察。值得注意的是,俄方虽不排斥与乌克兰的谈判,但若美西方国家将和谈峰会演变为批判集会,甚至忽视俄方的合理诉求,则冲突双方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将大为降低。此前,西方国家已举办多场和平峰会,均未成功邀请俄方代表出席。故而,促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尚需更多中立国家的介入。
而作为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持续致力于“劝和促谈”的中国,无疑是全球多数国家所期望的和谈参与者,鉴于中方在俄乌和谈问题上所展现的努力已获广泛认可。因此,乌克兰提议的“四方和谈”未邀请中方,此举遭到了俄方的反对。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俄乌局势的后续发展动态,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于5日罕见发表观点,呼吁德国应避免俄罗斯在战争中获胜,同时亦不可向乌克兰提供远程“金牛座”巡航导弹支援。默克尔认为,朔尔茨政府不决定提供远程导弹的做法是恰当的,因为德国政府在支持乌克兰维护其民主国家地位的同时,亦需审慎权衡,确保自身不致过度深陷其中。
在欧洲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默克尔无疑从一个更为客观的视角审视了德国的处境。默克尔深知,无论美国提出何种停火条件,最终承担这些条件后果的必然是欧洲本身。在当前形势下,盲目追随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只会进一步激化地区局势的紧张程度,并最终导致欧洲国家承受俄军的反制与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