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学东西总是慢半拍,而且还特别刻板。主要就卡在“参照能力”上。普通孩子看几眼,就能融会贯通,但自闭症孩子“摸不着北”,根本学不会。
对着一个新玩具,自闭症孩子不知道怎么玩,也不会去观察别人是怎么玩的,更不会去模仿。不知道别人为什么高兴、大笑,不理解表情和情绪的关联。缺乏参照能力,不懂得通过参照来获取信息和意义,所以他们学不到东西。
缺乏社会性参照能力,是闭娃的最大短板一个正常的孩子,他拿起一件新东西,会马上观察大人的反应,来确认这个东西是“可以动”还是“不能碰”。自闭症孩子不管不顾直接上手,他不会通过情感反馈来理解他人的主观态度。
听到大人说话,普通孩子会马上联想到相关的情境和动作,然后模仿或者回应。自闭症孩子呢?他们可能只是机械地重复大人的话,或者根本就没反应。
看到大人做事有规矩,有秩序,正常孩子也会学着去做。但自闭症孩子呢?他们可能根本就不懂什么是规矩,什么是秩序,做事总是乱糟糟的。
妈妈告诉孩子过马路要慢一点,左右看看有没有车过来,普通孩子会有规避风险意识,但自闭症孩子压根不理解这几个动作背后的意义,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危险后果。
都说“意识形态决定行为方向”,自闭症缺少社会参照,就像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无法把控前进的方向。
自闭症孩子的参照能力怎么提升?1. 找宝探索
游戏材料:
一个大纸箱或帐篷(模拟“神秘宝藏室”)
多个小盒子或信封(内含小奖品或提示卡)
一张简单的地图(标有宝藏的大致位置,但故意留有一些模糊或错误的信息)
游戏玩法:
将纸箱或帐篷布置成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宝藏室”,并在其中隐藏多个小盒子或信封。
给孩子一张地图,但地图上有些信息是不完整的或故意误导的。
孩子需要参照家长(或治疗师)的面部表情、手势或口头提示来找到宝藏。例如,当孩子接近正确位置时,家长可以微笑或点头;当方向偏离时,可以皱眉或摇头。
为了增加社会性参照的机会,可以设置一些需要孩子主动询问或确认的环节,如:“我是要往这边走吗?”家长则通过点头、摇头或简单的话语来回应。
找到宝藏后,孩子可以打开小盒子或信封,获得里面的小奖品或下一个线索,继续探索。
不要追求正确性和完成速度,要围绕参照能力展开,引导孩子在混乱的线索中寻找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2. 表情猜猜看
游戏材料:
一套自制或购买的表情卡片(包括高兴、悲伤、惊讶、生气等多种表情)
一个小篮子或盒子(用于存放卡片)
一个小奖品或奖励贴纸(作为鼓励)
游戏玩法:
家长(或治疗师)从篮子中随机抽取一张表情卡片,但不让孩子看到。
家长将卡片贴在额头上,让孩子通过参照家长的表情来猜测是哪一种情绪。
孩子可以通过提问(如:“你是高兴吗?”)或观察家长的身体语言(如眉头紧锁、嘴角上扬)来获取信息。
家长只能通过点头或摇头来回答孩子的问题,不能直接用语言说出答案。
如果孩子猜对了,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品或奖励贴纸;如果猜错了,可以继续猜测或换下一张卡片。
重点锻炼情绪识别能力。家长要放下身段,把自己当成孩子,肢体语言和表情动作要夸张一些,你表演的越生动,孩子获取信息越快。
3. 指令接力
游戏材料:
一组简单的指令卡片(如“跳一下”、“摸鼻子”、“转一圈”等)
一个小球或其他传递物品
几个参与游戏的人(至少三人)
游戏玩法:
参与者站成一个圆圈或直线,每个人手中都有一个传递物品(如小球)。
第一个人从指令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但不能说出来,只能通过表情、手势或身体语言来传达指令给下一个人。
下一个人需要参照第一个人的提示来猜测指令,并模仿执行。然后,他再将这个指令通过自己的方式传达给下一个人,依次类推。
最后一个人需要说出他接收到的指令是什么,并与第一张指令卡片进行比对,看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则所有人都可以获得奖励;如果不一致,则可以讨论是哪里出现了误解,并尝试再次传递。
团队合作游戏,一定要注意信息传达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要根据孩子的运动能力适当调整节奏。不要给孩子制造太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