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湖南六旬母亲,看不惯女儿婚后太幸福美满,闹着逼女儿离婚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4-14 17:18:37

"离婚!今天必须和那个野男人离婚!"老太太的尖叫声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围观。

2017年湖南衡阳某厨卫店内,39岁的肖女士看着满地狼藉的样品,终于崩溃大哭。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她60岁的母亲刘老太冲进店里,操起扫帚就砸向展柜。

更荒谬的是,老人逼迫女儿离婚的理由,竟是嫌弃现任女婿"太没用"——没用的具体表现,是"从不动手打老婆"。

那么,面对如此强硬无礼的母亲,肖女士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如今,老太下场如何?

每日上演的 "拆婚大战"

每天早上九点,刘老太会准时出现在女儿和女婿的店铺。

她带着自备的扩音器,循环播放 "小张是骗子" 的录音,看到顾客就扯着嗓子喊:"这女人被小白脸迷住了,你们别在她家买东西!"

上周更是变本加厉,用红油漆在卷帘门上写满 "老板是个白眼狼,有了女婿不要娘",导致肖女士不得不停业三天清理。

听到这里,这记者们全都不可置信这是一个母亲会对女儿做出来的事,而肖女士揉着太阳穴,眼下乌青明显。

再看店门口的监控视频里,62 岁的刘老太动作矫健,抓起烤箱就往地上砸,完全不像需要人照顾的老人。

当记者们问道母女二人之间有什么误会时,肖女士无奈扒开了那条刚要愈合的伤口。

母亲亲手将女儿推入火坑

时间回到 2003 年,19 岁的肖女士在母亲的安排下,嫁给了大她 8 岁的货车司机。

婚礼当天,刘老太拉着女婿的手说:"我家小肖脾气倔,你多担待。"

可没人知道的是,这个 "担待" 后来变成了十年噩梦。

第一次被家暴是怀孕三个月时,丈夫因为饭菜太咸,挥起汤勺砸在她头上,鲜血染红了围裙。

"我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她却说 ' 男人都会发脾气,你多哄着点 '。" 肖女士抚摸着手臂上的旧疤,那是 2015 年被前夫用烟头烫的。

更让她心寒的是,女儿朵朵被前夫踢倒在茶几上时,刘老太这个做姥姥的知道后,居然说:"孩子皮实,摔摔打打才长记性。"

直到 2017 年那个暴雨夜,前夫掐着她的脖子说 "打死你就清净了",她才带着满身伤痕和 10 岁的女儿逃到派出所。

在警察的举证之下,肖女士才成功的离了婚,要不然还不知道得牵扯多久。

离婚后的肖女士带着女儿逃到县城,靠着在厨卫店打工的经验,两年后开了自己的门店。

就在生意渐有起色时,她遇见了初恋男友小张,对方也刚结束一段失败婚姻,相似的经历让他们格外珍惜彼此。

婚礼那天,肖女士第一次违背母亲的意愿 —— 刘老太要求的 "38.8 万彩礼" 被婉拒,她说:"我们的感情不需要明码标价。"

这句话,成了母女决裂的导火索。

尽管如此,婚后的生活还是像照进裂缝的阳光,小张会记得女儿的过敏症,每天清晨准备无麸质早餐;夫妻俩轮流接送孩子。

小张丝毫不介意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而孩子也不抵触这个新爸爸。肖女士第一次感受到,婚姻可以没有恐惧,只有温暖。

直到18年春天,刘老太突然冲进肖女士的家里,指着小两口的鼻子骂:"你们幸福了,我怎么办?"

母亲控制欲背后的窒息逻辑

心理专家介入后发现,刘老太的行为就是由一种 叫"情感寄生" 的心理疾病所激发的。

将女儿视为"所有物",认为女婿是"闯入者"。

老太太给记者看,手机里存着几十条女儿被家暴时的求救短信,却对调解员说:"那时候她多乖啊,有事情知道找我,现在翅膀硬了。"

这种认知扭曲让人不寒而栗。

更可怕的是,当记者拿出肖女士当年被家暴的验伤报告时,刘老太却不屑一顾:"哪家夫妻不吵架?大强(肖女士前夫)就是脾气急了点,现在知道悔改了,每天都来陪我聊天。"

原来,前夫在离婚后经常探望刘老太,甚至帮她换煤气罐、修水管。

这种 "孝顺" 让刘老太产生错觉,只要女儿复婚,生活就能回到从前 —— 那个她完全掌控女儿生活的时代。

并且,刘老太执意让女儿和家暴前夫复婚的原因还有一点。

刘老太在女儿第一次婚姻中投入了大量精力,从挑选女婿到调解矛盾,她将女儿的不幸婚姻视为自己的作品。

当肖女士离婚并获得幸福的时候,相当于否定了她前半生的教育成果。

这种自我认同的崩塌,让她宁愿毁掉女儿的幸福,也要证明自己才是正确的。

当亲情遇上心理治疗

社区调解室里,心理医生悄悄拉过肖女士:"你母亲的偏执型人格障碍已经很严重,她的世界里只有 ' 控制 ' 和' 被抛弃 ' 两个选项。"

治疗过程比想象中艰难。

刘老太拒绝服用任何药物,认为 "医生都是小张买通的"。

肖女士不得不每天上午关店,陪母亲去公园散步。

有次走到湖边,母亲突然说:"你小时候总说要带我去北京看长城。"

这句话让肖女士鼻子发酸,她突然想起,父亲离开后,母亲确实把全部心血都花在了自己身上,只是这份爱太过沉重。

转机出现在朵朵的生日宴上。

小张特意订了刘老太爱吃的酱板鸭,还让朵朵给外婆唱了首《听我说谢谢你》。

当老人看到外孙女脖子上的旧疤(被前夫打伤的),突然愣在那里。

那天晚上,她第一次对女儿说:"大强确实下手狠了点。"

现在的刘老太依然会时不时抱怨,但砸店行为已经停止。

肖女士夫妇商量后,在店铺隔壁租了间小屋,装上监控和紧急按钮,让母亲既能看到女儿,又不至于过度介入。

"我们每周陪她吃两次饭,每次离开时她都会唠叨 ' 早点回来 ',但至少不再提复婚的事了。"

小张说这话时,肖女士正在给母亲织围巾,毛线团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结语

故事的结尾没有皆大欢喜的圆满,却有着难得的清醒:有些父母爱的是"顺从的孩子",而非"幸福的孩子"。

当亲情变成道德绑架的绳索,或许真正的孝道,是帮助彼此找回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

毕竟,健康的关系从不需要用自我牺牲来证明。

信息来源:

0 阅读:0

鲁滨逊每日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