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探客深科技
作者 | 行者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最近,新能源汽车销量之王比亚迪传出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其已向各大船厂下了8艘大型滚装船的订单,将要组建自己的远洋团队,直接为海外客户提供运输比亚迪汽车的相应服务。
这让很多国际汽车评论家认为,比亚迪将取代丰田成为“世界第一车企”的趋势已经形成,只要后面不犯低级的错误,比亚迪大概率会达成自己的目标。
而比亚迪之所以能逐渐形成现在的竞争优势,靠的就是他们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长期的技术投入,已经形成了从电池、电机到整车生产制造,全产业链自主化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优势。
比亚迪的成功给很多中国企业带来了启示,如今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在学习比亚迪和华为,试图利用技术研发去打造中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这其中,在两轮电动车领域一直排在前五的绿源,就是比亚迪的“模仿者”。“绿源似乎有想要成为两轮电动车领域内的比亚迪的野心。”业内人士对「探客深科技」说道。
1、技术上的野心最新消息显示,今年8月绿源电动车新推出的长续航电动车——液冷超续航 2.0系列电动车,以连续运转624小时37分55秒超长直播、50006公里超长行驶里程,成功挑战“骑10年零损耗”吉尼斯世界纪录,并获得吉尼斯认可的证书。
这被外界看作是绿源长期投入技术研发的成果体现。
在某种程度上,在两轮电动车领域,与领军的几个品牌雅迪、爱玛等不一样的是,绿源更愿意将科技的投入放在整个电动车的基础产业上。
比如液冷电机技术,这是绿源的当家技术:通过向电机注入绝缘冷却液,可以有效防止电机退磁、老化,使得电机的寿命可达10年以上。
而在业内首推的陶瓷刹车技术,可以有效缩短电动车制动距离,现在已经成为高档电动车的标配;还有SOC精准电量显示系统,这是绿源考虑到很多电动车还使用铅酸电池,从而研制的技术。
此外,还有风冷控制器、钢丝轮胎、全密封锂电快充等新技术。很多时候,绿源在两轮电动车领域像是一个新技术的拓荒者,一旦绿源推出某项技术就会被其他车厂迅速跟进。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技术积累,绿源现在才有把握提出“一部车骑10年”的口号,并在今年6月正式升级了品牌,希望能通过把电动车由半快消品变成一个耐用消费品。
“行业内都知道绿源的技术是最好的,比小牛都先进,小牛的技术多数是来自于产业链,而绿源比较注重技术的突破,他们如今已经在用石墨烯电池,以及用10年都不磨损的自产电机,这都是关键技术的突破。”某电动自行车品牌省级代理公司老板徐毅德对「探客深科技」表示。
现在绿源提出“一部车用10年”,希望树立消费者的新品牌观,并且形成不对称的竞争优势,这些都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
在徐毅德看来,绿源所做的技术研发基本都打在了两轮电动车行业的痛点上:“电动自行车行业消费者关注的无外乎就三件事:续航、电机和安全。”哪家企业能同时解决这三点,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绿源很像比亚迪,不光对基础的技术进行研发、突破,而且形成了自有知识产权的产业链,这很重要。”徐毅德说,在这一点上,他并不看好小牛的长期发展,原因是这家公司品牌宣传和互联网的痕迹太强,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强。
据他所知,1998年开始绿源就对自己的生产过程进行标准化的处理,2008年就引入了全自动的生产线和机器人,“在整个行业,绿源是首批可以实现‘黑灯工厂’的企业”。(编者注:“黑灯工厂”指可以关闭作业区域的照明灯光,把工厂完全交给机器。)
在徐毅德眼中,核心电机长期稳定技术的突破只有绿源一家实现了,核心电池的突破也只有它一家实现了。“这两个的相叠加,让绿源有底气喊出‘一部车用10年’,而其他厂商要想应战,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就不是现在这个阶段可以想象的”。
不过,他觉得绿源在技术上的野心不小,品牌的新理念也很好,可这一切实现起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复杂。
2、品牌建设落伍了?此前,小牛电动车的创始人李一男在进入两轮电动车行业时,认为小牛的“重要对手”就是绿源。
他们想像小米进入手机行业一样,复制互联网品牌进入制造业成功的例子,就必须针对已存在的品牌进行深度分析,并找出差异性。从1997年创立至今一直坚持技术为先理念的绿源,就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当时,李一男的创业团队开了三天会,得出的结论是“绿源不懂年轻人”。而围绕着年轻人的喜好进行产品设计的想法,就被李一男采纳并使用到了小牛品牌建立和主打车型的设计上。
“如果从技术角度讲,绿源一定是优秀的,但整个车型的设计和配色来说,有点像上了年纪的人看年轻人时‘觉得年轻人就该是那个样子’,有点落伍了。”徐毅德表示,绿源在很长的时间内太重技术,反而忽略了品牌的设计和车型的规划。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他认为这才是绿源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
虽然从2008年之后,绿源在营销上一直颇费功夫:从明星代言到体育营销,再到现在的新式营销——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绿源的粉丝活跃度颇高,还拥有了哆啦a梦、hellokitty、皮卡丘等年轻人喜爱的IP授权。
从这个层面来看,绿源并不缺话题性和营销度,也不缺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但徐毅德认为,绿源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年轻消费者。
“小牛为什么成功?因为他家的车型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酷,其次满足了年轻消费者的三个需求,也就是长续航、智能化和安全可靠。”徐毅德说。
在他看来,小牛设计了使用手机就可以遥控两轮电动车的开解锁、查找位置以及一系列功能之后,所有的两轮电动车行业参与者才意识到——原来车钥匙是可以扔掉的,手机是可以变成两轮电动车外延的一个核心部件和玩法中枢。
“这其实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思维,为自己的产品找到一个中枢载体,然后围绕它做文章。和小牛不同,绿源给予消费者的是他们自认为的科技性,而不是年轻消费者想要的科技感。”徐毅德进一步表示。
这种思维上的差距,就形成了传统企业赋予消费者的模式以及新兴的“用户品牌”之间的差异。
毕竟,Z世代的消费者更愿意享受消费过程带来的情感反馈。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选择能让其参与品牌建设,甚至让他们感觉自身成为品牌主人和具有情感强纽带作用的产品。
所以,从“上帝视角”看消费者并以此做品牌布局的绿源,在品牌形象上很难像小牛那样轻松地得到Z世代年轻人的认可,在市场上的声量也逐渐被小牛抢夺而去。
3、掉入增长陷阱若说在品牌建设上的失误,绿源还有时间进行调整,但在市场架构上的失误则可能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里有一个行业背景:2019年,大多数电动自行车企业都遭遇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的库存上升速度超乎想象,绿源也受到空前的压力。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突然间各家都接到了一个好消息——在两轮共享自行车领域打得胜负难分的几大互联网巨头,如滴滴、美团、哈啰等,不约而同地将扩张的脚步迈向了共享电单车领域。
(图 / 视觉中国,基于RF协议)
然而,随着“一盔一带”政策发布,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明确表示不发展共享电单车,这些互联网大厂不得不将共享电单车的战略部署到二三线城市。
为了进一步推广,也为了节省成本,互联网大厂的主要措施就是“数量不变、成本压低”。因此,原本向一线电动车品牌下的订单,就开始向二线、三线电动车品牌转移。
2020年4月,美团向富士达等电动车企业下了近百万辆的订单。同月,滴滴出行CEO程维公布“0188”战略计划,并按照计划继续发展两轮车电动车业务,坊间传言有三线品牌拿到了滴滴60万辆的生产订单。
而哈啰一方面将电单车和单车进行合并,另一方面在2020年9月推出加盟模式,增加电单车渠道,并选择自有品牌电单车的生产厂商。
这种来自于互联网大厂的大笔投入,似乎给竞争异常激烈的电单车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让几大电单车品牌的决策者面临选择的困局。
如果接受这些互联网大厂的订单,一方面能大大消化自身的富裕产能同时带来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无形中将自己捆绑到了这些互联网大厂发展的战车上,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像ofo带崩凤凰自行车一样。
跟市场前三甲拒绝互联网大厂伸来的橄榄枝不同,当时的绿源管理团队认为,如果能通过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获得更多的收入,就可以投入研发,利用技术的优势夺回已被小牛侵占的市场。
于是,绿源成为了青桔、哈啰等品牌的整车代工方。
2020年,这个决策让绿源的管理团队庆幸万分,因为他们拿到了有史以来“最让人省心”的市场收入,也拿到了销量爆表的订单。当时绿源的状态是所有工厂火力全开,需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进度。
但到了2021年,各家互联网大厂在电单车领域开始精细化操作,大水漫灌的模式减退,对于生产厂商的需求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绿源电动车市场负责人曾胜红曾表示,2021年以来他们的订单量大幅下降,“粗略估算,只有去年最高峰的一半左右。”
这给绿源管理团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毕竟,2020年的订单爆表,“躺着就能挣钱”让绿源把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了代工生产过程中,而自有品牌和自有产品的推出速度就受到了影响,这也为2022年不得不重新调整品牌战略埋下了伏笔。
等到2021年结束时,他们才发现小牛的销量上涨飞快,且小牛利用绿源“沉迷代工”的近两年时间,建立了自身的品牌认知和抢占了市场份额。
从这一点来看,为互联网大厂代工似乎成为了一个“甜蜜的陷阱”——当时的收获有多香甜,现在的悔意就有多强烈。
庆幸的是,2022年绿源的战略全回到了正轨,伴随新技术的发布以及新品牌内涵的确立,绿源坚定了在这个领域迎头赶上并勇于竞争的决心。
如果绿源的技术最后能落到实地,且在品牌建设上进行创新,这个品牌的持续发展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接下来“两轮电动车行业的比亚迪”能否顺利崛起?市场在等待绿源的下一份答卷。
*文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基于RF协议。
这水军都这么猖狂了吗?队形都这么整齐的吗?
给比亚迪点赞!相信比亚迪可以越走越远!
这个刀片电池让国内对比亚迪刮目相看
出来一定是爆款,比亚迪继续加油!
我不要电机用10年,我要电池用10年。
努力搬砖,存钱买一辆比亚迪,希望早日实现
个人认为,比亚迪是新能源车的老大
作为比亚迪的车主,必须要点赞关注一下
电池,芯片整起来,加油比亚迪
我如果要买车第一台肯定是比亚迪电动车
老公已经被比亚迪迷的不行了,经济实用性优秀
感觉比亚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打开海外市场的比亚迪,前途不可限量!
买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是世界一流
不要搞花里花哨的东西,把实用的东西做好就够了
两轮电动车价格是关键,上万一辆电动行车市场不会太大
还以为比亚迪要出两轮了[笑着哭]
评论都是怎么来的,明明讲的是绿源
期待十一月份比亚迪销量上20万
也说明了咱们目前国家对比亚迪的扶持到位
新车外观比较好看 内饰比较奢华
比亚迪的插电混动,值得大家拥有!
当初本人选择比亚迪感觉一点没错
目光长远,造就现在的比亚迪。
果然,听我妈得话买了比亚迪没有错
比亚迪的电动车是地球地位领先
还是比亚迪真是良心,不坑穷人,值得大家关注
这才是个开头,比亚迪继续创新,这才是个开头,继续创新,希望今后越走越好
这个比亚迪内饰外观都蛮惊艳
新能源电动比亚迪最全面,基础最厚,
在电动汽车方面相信比亚迪!
国家权威机构认可!比亚迪混动,又获大奖
有钱高低买一台比亚迪的车开开,我说的是元。
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头羊,比亚迪当之无愧!
本人力挺比亚迪这个品牌!真是良心企业
下次换车一定买比亚迪电动车。
祝贺比亚迪的股价创下新高。
感觉比亚迪的电动汽车是地球第一值得入手
厚积薄发,比亚迪加油,为国争光
买比亚迪就是冲着他的电池来的
本人去年买的比亚迪,开着还可以
今年的比亚迪真是在走高,好好保持。
能给我亚洲龙换上刀片电池吗?
关键就看是做民用车还是做奢侈品,如果是价格高,那就不看了
还是买比亚迪吧放心!你们说对不对.
其它都是次要,这个纯电平台比较重要。
没想到比亚迪这么受欢迎,网友一致好评
希望比亚迪戒骄戒躁!稳扎稳打!
咋样不知道,反正现在满大街都是比亚迪
霸气外观硬派越野!香!香!香!
比亚迪出两轮电动车,倒是买得起
不应该是台铃吗?
绿源的车修起来得比其他车贵一半
真是笑死了,绿源让人写软文蹭比亚迪的热度,结果比亚迪友军,以为是比亚迪的文章,直接刷爆评论,喊比亚迪牛逼。绿源是什么鬼就没几个人关注了[笑着哭]
看着标题还以为比亚迪真的在生产两轮电动车了呢!
开始打出的广告是刹车保5年,液冷电机保8年。结果售后根本挺不过来,马上把广告改成刹车保3年
小牛十部有一部是原装的吗
四轮的买不起,两轮的还买不起嘛!买必须买
比亚迪明年必然是全球销冠!
不论怎样至少比亚迪不会被国外卡脖子
对比亚迪,估计是没几个人不知道的吧
恭喜,比亚迪同样具备这样的实力
百公里加速7秒,火星架构比亚迪
国产车再加把油,干翻合资品牌
今年是不是新能源汽车的转折点
好车,全世界最好的电车,必须买买买
比亚迪隔音怎么样,比较关心这个
后排座椅坐垫可以放下去。形成一个平台
国产插混的第一梯队绝对是比亚迪
比亚迪三电质保终身不限公里数
买好的汽车本人比较信任比亚迪。
谁掌握知识产权谁就掌握了市场,比亚迪未来势不可挡
比亚迪农民的榜样,好样的兄弟
绿源电动车技术先进
骑不了10年,可以告他欺骗消费者吗?
我11年的锡特60付20A电动车今年初第二次换电池(16年底换过一次),如果不限行还能在骑3-4年,期间只换过控制器和轮胎。
一看到说技术最好和石墨烯电池就知道又是一个想当然的疯子
唉,打出一部车用10年的口号,就注定做不了两轮车头把交椅[笑着哭]
我以为是比亚迪要进去两轮电动市场,一看文章说的却是绿源
反正三十公里以上不会骑电动车的。
雅迪表示不服!
徐毅德是谁???[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设计师有两下子,手绘图深得人心
油价涨一次,比亚迪的销行就翻一番啊!
电动车,同等续航,越便宜越划算
头一次听说,比亚迪内饰高级
比亚迪的芯片是自己设计制造的!
真心帅到没朋友,比亚迪爱了爱了
比亚迪顶配好一点,想要买来开
好车可能会迟到,但绝不缺席
同级别车,应该没有能超过比亚迪
我是比亚迪的粉,爱你一万年
国产车相比国外车确实性价比更高
两轮的叫海带
呵!
四轮叫新能源,两轮为什么不叫新能源?
绿源贵
绿源别吹,整车做工比哪家都差,看看那又薄又脆易碎的塑料件,看看那车架焊接都是焊疤焊渣都不打磨就喷漆了,看起来就廉价感
还液冷电机保用十年,谁家的电机用不了十年?又在这瞎炒作
好企业要向下发展,碾碎低科技企业的饭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