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参观过故宫,大抵都该知道故宫就是明清时期的紫禁城,皇帝居住的皇宫。整个皇宫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平方米,有九千多间房屋。
但是有一件事却鲜少有人知道,那就是紫禁城中,这座明清时期的皇宫里是没有厕所的,当然有人会疑惑,偌大的紫禁城怎么能没有厕所?紫禁城中那么多人怎么解决内急呢?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
我们都知道,现今如厕是很方便的,尤其是城市之中,主要采用的抽水马桶,可是这其中马桶并非重点,抽水才是关键,因为将污秽物抽走,才能避免味道带来的困扰,毕竟这可是皇族居住的地方,如果时不时的飘来了“异香”,可不单是大煞风景的事情了。
那么古代是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其实古代的厕所最早叫做旱厕,旱厕的蹲坑下面都有一个贮粪池或粪缸等埋入地下,用来贮藏粪尿。由于旱厕没有冲水设备、如果不能及时清掏,不但臭气熏天,还会有卫生的隐患,故而皇宫内不可能采用。
另一方面,这样的厕所,还是有危险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叫做晋景公,他是晋成公的儿子,其实说起来,他还是很有能耐的,在位期间,曾率兵把称雄南方多年的强大楚国给打败了。一举结束了楚庄王、楚共王创建的霸业。
但是,历史上,却有另一件事更为出名,《左传》载:“将食,涨,如厕,陷而卒”,意思是什么?就是说晋景公吃了碗麦粥,突然觉得肚子胀,于是就去上厕所,结果一阵心痛,站立不住,跌入厕所内,活活被大粪呛死。足见这样的厕所还是有风险的。也让晋景公之死,成了千古笑话。
那么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以及宫里的“贵人”们,到底是怎么解决的呢?虽然抽水没有,但是马桶还是可以有的,这时候,就需要恭桶的出现了,而且这还不是明清时期的发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
相传西汉时“飞将军”李广射死卧虎,让人铸成虎形的铜质溺具,把小便解在里面,表示对猛虎的蔑视,于是,就将这种便盆称之为“虎子”。不过到了唐朝皇帝坐龙庭时,只因他们家先人中有叫“李虎”的,便将这大不敬的名词改为“兽子”或“马子”,再往后就俗称“马桶”和“便盆”了。
而明清时期,自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不过更加奢侈罢了,一旦皇帝要是想上厕所了就会有小太监帮他端来便盆,盆上还会配备一个盖子,上厕所的房里还放有各式各样的香料,皇帝方便完太监就会把盆端走,不单要定时输送出紫禁城外,也要及时的更换和清洗。
所以,在古代,这也可以说是宫内比较好的处理污秽物的方法了,不过到了现在,优秀的排水系统,以及抽水设备,都让我们的生活得到了飞一般的改善,也避免了“异香”满天飞的尴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