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雍正的人都清楚,这位皇帝最得宠的三位大臣,一位是李卫,一位是忠于朝堂的田文镜,一位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武将,年羹尧。年羹尧原本是一位很受雍正重用的武将,然而到了雍正三年,这位昔日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甚至可以左右文武大臣命运的武将,却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之徒。年羹尧不但失去了所有的军权,他也等到了一道诏书,一柄宝剑为自己的一生画上句号。传闻中,年羹尧想要造反,被雍正皇帝处死。但转念一想,年羹尧明明被废了军权,连造反的力量都没有,雍正为何要杀他?事实上,年羹尧之死,并非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单纯,并非是雍正一怒而起,而是数起事件,才促成了年羹尧最后的下场。
第一,在雍正登基之前,他的十四弟一直在西北抗击叛乱,因为两人关系紧张,所以他登基之后,十四阿哥的军权就被废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年羹尧。年羹尧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将西北的叛乱剿灭得七七八八,然后返回北京,禀报给了雍正。本以为能让雍正亲自出马迎接,已经是很给脸的事情了,没想到这年大将军居然还不满足,直接下令让那些权贵们下跪叩头,不然不入城。年羹尧如今身为川陕提督,乃是从二品的县令,大将只是个暂时的军衔,而且你一个出征的武将,能管的也就是西北四省而已,北京上的大臣怎么会对你俯首帖耳?经此一事,年羹尧可谓是将满朝文武全都得罪了个遍,第一个问题就是失势。
第二,雍正的十三弟胤祥,为他登上了皇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军事事务,都是他一手操办,是清朝的栋梁之才。年羹尧身为雍王的府邸老臣,按理说应该对十三爷恭恭敬敬,但他回到京后,也得罪了十三爷。年羹尧去拜访了胤祥,见到王爷府很是恢弘,大概是门口的守卫仗着自己的权势,说起话来很不客气。年羹尧怒气冲冲的转身离开,根本不理会他,让他怒火中烧。第三,年羹尧这次来京,免不了要经过皇上的接见,他在乾清宫中,居然翘着二郎腿,一副老爷模样。要知道那些当官的在朝堂上也是唯恐自己说错了一句话,惹来杀身大祸,自然是垂首而立,连看都不敢看皇上一眼。年羹尧大概是唯一一个,有胆量当着皇上与群臣的面,当真是把自己当成自家后院的人。雍正是一个心计极强的人,这一点从他继任皇帝就可以看出来。他心中恼火,为顾全大局,没有对年羹尧动火,只是对这位年大将军,他很是失望。
年羹尧从一名小小侍从,到参谋,再到副将,再到统帅清朝军队,统领整个西北疆的大将之位,全是因为他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大力支持。然而,年羹尧并不知道,他现在所拥有的,全是来自于雍正,如果皇上一声令下,他立刻就会沦为平民。在这次返京复命之旅中,雍正发现了年羹尧的傲慢,只是出于对西北之战的必要,才没有采取行动,同时也期望年羹尧可以尽快做出检讨。只是,此时的年羹尧,早已被变得狂妄自大,虽无造反之意,却与造反之人,并无二致。
在西北的战争告一段落后,雍正皇帝立刻改换将领,任命岳钟琪为大将军军王,不到一日,年羹尧就成了傀儡。纵使这样,年羹尧依旧不知悔改,行事依旧嚣张跋扈,最终落得个悲剧下场。总体而言,年羹尧胜在“谦虚”,败在“傲慢”。
[点赞]
篡位弑父的人啥事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