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地已不适应当前形势?专家这样说……

用户_810414 2022-11-04 15:33:05

近日,江西省住建厅发文,力争将南昌从“集中供地”城市名单中调出。此前长沙供地云平台官方也通知土地推介方式将进行调整。在当前土地交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土地集中供应制度会迎来什么变化?

22城供地完成率不足五成,有城市想退出集中供地?

根据数据,截至10月27日,22城中已有19城发布三批次土地公告,但由于市场低迷、开发商拿地意愿较低,土地推出规模普遍缩量,22城全年供地计划完成率不足五成。成交表现也不尽人意,除部分热点城市保持热度外,底价成交成为土拍市场主旋律,国企央企成为拿地主力。

在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近日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落实强省会战略支持南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提出,要发挥省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协调省自然资源厅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力争将南昌从“集中供地”城市名单中调出。但目前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上已查阅不到该文件。

此前,22城中长沙供地云平台官方通知土地推介方式将进行调整,今后不再按年度批次推介土地,更改为年度常态化更新。

那么,集中供地模式到底会不会退出呢?

专家观点:阶段性调整集中供地很有必要

广东省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此作出点评。

李宇嘉谈到,去年以来22城的集中供地中,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拿地占比近三分之一,但地方国资平台公司拿地整体入市率仅有9%。另外,近日财政部发布《财政部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的通知》。通知提出严禁地方通过举债储备土地,不得通过国企购地等方式虚增土地出让收入,不得巧立名目虚增财政收入,弥补财政收入缺口。此外,根据公开信息,2022年9月共有19家城投公司商票逾期,其中10家为新增逾期公司,占比超过一半。种种原因的出现,让城投公司托底拿地难以继续进行。

李宇嘉认为集中供地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目前集中供地底价成交成为主流,并且有不少地块进入流拍,不仅导致地价不断下行,也导致土地市场形势和购房者对未来楼市预期陷入低迷,形成了地价和房价的负反馈循环。同时,土地市场和楼市的下行也会影响开发商开工的积极性,导致已出让地块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李宇嘉认为阶段性调整集中供地非常有必要。例如可以增加土地的出让批次,但减少每一批次供应的地块;增加土地出让的优质程度,适当调整土地出让的底价和溢价率。同时,还可以在需求端对开发商资金链进行纾困,对已经出让的地块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二次出让或尽快开发,以回补土地市场的资金需求,促进楼市和地市的良性循环。

最后,李宇嘉谈到,集中供地是长效机制,不能因市场低迷就退出。他认为集中供地能疏通供需双方的信息,引导各方预期,有效避免因为抢地导致地价飙升,从而影响房价,出现恶性循环。集中供地模式还能合理定价土地,纠偏地方无序的土地财政行为,保障地方政府的财政诉求。“因为供地稳定了,财政就稳定了。”李宇嘉如此说。

— —

短期来看,接下来地方政府为稳定土地市场,预计会加大优质地块的供应比例并放松地块出让条件,市场较差的城市地价也存在下调预期,同时在“集中供地”模式、规则上也存在优化可能。

(封面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告知立删)

0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