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央国企的日常,你可能第一反应是:稳定、规矩、节奏平缓。可只要真正浸入其中,很快你就会发现,这里藏着一种特别的“哲学艺术”——开会文化。开会之频繁,简直堪比呼吸。没有会议的工作日,总觉得少了点仪式感,甚至有人调侃:“不开会,工作就像没了魂。”
但奇妙的是,这些会议的存在,并不是为了高效推进工作,反倒像是一场精心排布的舞台剧。尤其当你发现,会议的功能并非“解决问题”,而是“规避责任”时,你才算摸到了其中的玄机。
锅,得开会来分“出了问题怎么办?”“没事,翻翻会议记录就行。”
央国企的会议,最实用的不是决策,而是那份会议记录。领导一指笔记本:“这可是我们全体讨论决定的,你能说是我一人拍的板?”多妙啊,这一份薄薄的纸,分担了多少风险,解脱了多少责任。
更别提那神圣的签到表,早成了“锅中神器”。一张名单,就是所有参与者分锅的证据。老员工们直言:“一个锅,几个人掺和着抬,谁也不会觉得重。”好像多叫几个人坐在会议室里,麻烦就自动散开了一样。
开会是万能药,没事就来一剂项目卡住了?开个会!工作进展不顺?再开个会!甚至连发个通知,也能郑重其事地“研究讨论”。这就是央国企的常态:会议无所不能,且无所不在。
某天,一位同事感慨:“我们部门的任务,时间都花在开会上了,最后再用加班的方式补回来。”听着滑稽,细细一想,却是真相。层层叠叠的“动员会”“誓师会”“总结会”,堆到头昏脑涨,却没人能说清这些会议究竟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
会场,也是表演的舞台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场面:一个会,十几份材料,厚得像辞海;讲话从天南扯到地北,三小时过去,主题都还没摸到边。台上领导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偶尔被点名,还要硬撑着说两句“很有启发”的客套话。
更夸张的是迎检会议。迎检前,一遍又一遍排练;检查中,领导们高谈阔论,数据像开了挂似的好看;欢送会上掌声雷动,一切完美落幕。可真正参与过的人心里都明白:这是给上级演的戏,走的过场,至于实际效果,谁在乎呢?
基层员工说得好:“我们不是在准备迎检,就是在赶往迎检路上。”
少开会,竟成了效率神器某次,一个部门领导因私事休假一个月。没想到,这段时间里,部门工作效率竟然暴涨,全年最高!原因?简单得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少开了会。没了会议占时间,员工们总算能安安心心地做事了。
这种反差真的让人忍不住想问:那些堆积如山的会议,真的有必要吗?
说到底,开会在央国企已经变成一种文化,一种无奈的生存哲学。它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形式;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平衡风险。可一旦这种文化过了头,所有人都在“形式”的绳索里打转,实际的工作反而被牺牲了。
所以,下一次,当你在会议室里昏昏欲睡时,不妨偷偷想想:如果没有这些会,我们的工作会不会更轻松一点?
(注:本文旨在引发对央国企工作方式的思考,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我们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来看待和改进这些问题,共同推动央国企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