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喝彩》:全景记录新冠疫苗诞生过程

小鲸鱼麻麻 2021-01-13 11:19:15

2020年12月份以来,世界各国关于新冠疫苗的消息开始频频见诸报端。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中国第一支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疫苗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么疫苗安全吗?疫苗能预防变异病毒吗?疫苗能保护人们多久?由北京市委组织部指导并牵头策划,北京广播电视台承制的全国首档聚焦人才的纪实节目《为你喝彩》,节目摄制组历时5个月,全景式的记录了一支疫苗从研发、生产、临床试验到紧急使用的全过程,推出了两集系列节目,本周三(1月13日)22:00北京卫视《为你喝彩》独家报道,新冠疫苗系列第二集:《一支疫苗的诞生》。

为什么选择灭活疫苗研发路线?为什么疫苗研究如此漫长?疫苗能预防变异病毒吗?

目前世界上的新冠疫苗研发技术路线有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五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1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有十五款候选疫苗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其中有五款进入了三期临床试验。由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是目前中国进入临床三期的五款疫苗之一,采用了灭活疫苗研发路线。灭活疫苗是指在体外培养新冠病毒,然后把新冠病毒内部的核酸破坏掉,让被灭活后的新冠病毒只存其形,又不具感染性,把这些新冠病毒的“尸体”,注入人体,进而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灭活疫苗路线,是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技术工艺都相对成熟。而且疫苗制成后,有很强的免疫原性,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

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充满了艰难性和复杂性,其中筛选毒株和灭活病毒都需要大量的重复与试错。科兴公司和合作单位一起经过层层的毒株筛选,从众多病例中筛选出几百个不同类型的样本,再从几百个样本中筛选出十几株毒株,最终才找到了免疫原性最强的一株毒株。在后续的灭活病毒过程中,灭活不完全或是太剧烈都会导致失败,所以就需要不断试错,直到找到中间平衡点,其中的艰难与压力可想而知。

科兴团队选定毒株的时间为2020年2月下旬,那个时候,新冠疫情还没有在全球爆发,那么,2月份选定的毒株能够应对当前疫情下的流行病毒吗?据了解,科兴团队利用疫苗免疫血清,对北美、欧洲、中东等地区分离的毒株进行了交叉中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免疫血清对不同地区来源毒株均具备很好的中和能力,因此可以推测现在的疫苗对世界各地的毒株都具有保护性。

为什么要进行疫苗临床研究?我们什么时候能用到新冠疫苗?

2020年3月份,第一支疫苗灌装完成。无数研究者把自己当成了第一批试验对象,接受注射了新冠疫苗。那么既然疫苗已经做出来了,疫情又在蔓延,为什么不能先给人用呢?这其中还涉及到验证程序——临床研究。上世纪50年代德国的格兰泰集团向市场上投放了一种可以抑制孕妇呕吐的药物——沙利度胺,很快就风靡全球,但到了60年代,问题开始暴露,很多孕妇在吃了沙利度胺后,娩出的孩子很多都四肢畸形,胳膊很短,像海豹一样,这就是上世纪著名的“海豹儿”事件。血的代价换来了用药的规范流程。

2020年7月,国内启动了对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获批的几款疫苗里,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就位列其中。2020年9月6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召开,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在展会中亮相。展会上,科兴中维生物技术公司的董事长尹卫东宣布了年产3亿支疫苗的产能,这使疫苗在具有可行性的同时又有了可获得性。对于疫苗的揭盲结果,尹卫东表示,WHO提出来一个标准是保护率至少达到50%,但是我相信我们的疫苗应该有更高的结果。

疫情之下,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病毒面前,所有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好在如今,越来越多的疫苗即将迎来三期揭盲,给我们带来了曙光。本周三(1月13日)22:00北京卫视《为你喝彩》独家报道,新冠疫苗系列第二集:《一支疫苗的诞生》。

0 阅读:4

小鲸鱼麻麻

简介:综艺、电视剧、情感类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