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松口,对华关税或降至35%,中方不上当:谈判还没到时候

兰青评历史 2025-04-26 04:15:58

短短24小时内,特朗普政府连放三波"服软"信号,从财政部长到白宫发言人,最后连特朗普本人都亲自上阵承认"对华关税实在太高"。

整天把“美国优先"挂嘴边的特朗普,硬生生被中国逼得美国主动求和,连145%的天价关税都要拦腰砍到35%。可是中国却丝毫不给特朗普面子,一句话给特朗普重新指了个方向。

那么特朗普为何突然服软?中方给特朗普指的方向又是什么?

特朗普政府的摇摆姿态

4月22日华尔街刚传出美国要降关税的风声,第二天凌晨《华尔街日报》就爆出猛料——特朗普团队正琢磨着两套"砍价"方案:要么把关税整体压到50%-65%,要么玩"双标"把普通商品关税直接砍到35%。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要知道现在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可是145%,个别产品甚至叠加到245%的疯狂数字。

要真按这个方案执行,相当于把关税大棒折成了筷子,美国这波操作简直是自打耳光。

能让特朗普低头的,还得是美国自己后院起的火。自从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美国金融市场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刺激。道琼斯指数三天跌掉2000点,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到4.4%,美元指数更是跌破98大关,创下三年新低。

这"股债汇三杀"的场面,连2008年金融危机都没见过。华尔街的大佬们急得直跳脚,3000家企业联名上书警告再这么搞下去,美国经济就得进ICU。更绝的是日本央行带头抛售美债,眼看着34万亿美元债务的利息都快赶上军费开支,财政部长的头发怕是都要愁白了。

要说这场闹剧里最憋屈的,还得数美国老百姓。超市里的衣服价格眼瞅着要涨60%,每个家庭每年得多掏3800美元填关税的坑。农场主们更惨,大豆堆在港口烂掉也运不出去,眼睁睁看着巴西同行数钱数到手软。

连波音飞机的订单都被空客截胡,美国制造业的脸面算是丢到太平洋了。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特朗普的支持率两周暴跌14%,眼瞅着中期选举要翻车,再不低头怕是总统宝座都坐不稳。

3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大幅提高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高达145%,如今仅仅过了42天,情况就发生了大转变。特朗普突然改变说法,表示关税要“大幅下降”,并且表示愿意和中国方面沟通,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这态度转变之快,让大家措手不及,也让未来的局势变得更加不明朗。从高达145%的历史最高点到大幅下跌,这种转变速度之快令人震惊,人们开始怀疑特朗普政府政策的稳定程度。

这让人想起2018年,中美谈判取得进展后,特朗普政府突然增加关税,导致全球股市一天内损失2.5万亿美元,情况非常糟糕。历史仿佛在重演,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反复无常,像“变色龙”一样难以预测。

美国政府讨论的“阶梯关税”方案,以及考虑把部分商品关税降到35%,表面上像是让步,实际上作用有限。

即便降低到35%,这个关税水平仍然很高,中美贸易很难真正恢复,做生意的成本还是很高。这就像药丸外面裹了一层糖,虽然更容易下咽,但药效减弱了不少。

美国承诺的降税好像没啥动静,大家觉得他们只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并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美国经济的内伤与困境

不过要说特朗普团队里还有明白人,财政部长贝森特绝对算一个,这位耶鲁毕业的华尔街老江湖,眼看着老板被"内鬼"忽悠着搞出145%的荒唐关税,赶紧踩了急刹车。

他给特朗普算的账可清楚得很:中国手握稀土管制、半导体反制这些杀手锏,真撕破脸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都得停摆。更别说全球90%的稀土、70%的原料药都攥在中国手里,这哪是关税战,简直是被人捏着命门跳舞。

贝森特这一通操作,总算把特朗普从幻想中拽回现实。

中国这边的应对更是教科书级别。你加关税?我们转头就跟巴西买大豆、跟加拿大签石油大单;波音飞机不要了,直接让空客笑纳百亿订单;最狠的是稀土管制这招,掐得美国军工企业直跳脚。

这些组合拳打下来,美国突然发现自己的关税大棒抡了个寂寞——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经从18%降到12%,反倒是东盟市场成了新宠。

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布局,让特朗普的关税炮弹全打在了棉花上,眼看着中国不吃硬的那套,国际盟友也开始跟美国唱反调。欧盟带头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日本、东南亚国家更是抢着跟中国签供应链协议。

原本想搞对华包围圈的美国,反倒成了孤家寡人。这场景活脱脱像极了斗地主,特朗普抓着俩王四个二,结果中国反手甩出春天,还带着一帮小弟围观美国出丑。

不过可别以为特朗普就此收手,这老哥转头就给东南亚太阳能板扣上3521%的关税帽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变着法儿打压中国光伏企业。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制造早就布局全球,马来西亚、越南的工厂照样能把产品卖到美国。

这种"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较量,反而凸显出美国黔驴技穷的尴尬。说到底,这场关税闹剧给全世界上了生动一课:贸易霸凌那套早就过时了。

中国的冷静应对与多元化发展

面对美国持续施压,中国一直保持冷静,努力克制,强调双方平等对话。中国明确指出,中美之间目前没有就关税问题展开任何商量或谈判。中方认为,对话重启的先决条件是美国展现出诚意,进行平等协商,这是关键。

“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十个字表明,中国坚定捍卫自身利益,同时也愿意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商务部发言人明确指出,目前中美两国之间尚未展开任何实际的贸易和经济谈判。

这意味着,此前市场关于中美重启贸易谈判的猜测,至少从中国官方层面来看,并没有得到证实。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沟通,目前仍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面对美国的贸易压力,中国采取了相应的反制措施。美国提高关税,中国也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力度最大达到125%,大豆、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等产品首当其冲。

美国现在通胀压得中产阶层叫苦连天,国债堆得比帝国大厦还高,制造业回流喊了八年还是镜花水月。反观中国,一边用"一带一路"把朋友圈扩到140多国,一边在芯片新能源领域疯狂搞突破,麒麟芯片量产直接把美国"卡脖子"的手掰开道缝。

眼瞅着2026中期选举逼近,特朗普团队内部都快吵翻天了——是继续打肿脸充胖子?还是老老实实坐下来谈生意?这道选择题可比关税计算题难多了。

说到底,35%的关税就像给高烧的美国经济喂了片退烧药,可病灶压根没除。

全球产业链早不是二十年前的模样,中国手里攥着稀土、市场、全产业链三张王牌,美国再想靠关税大棒指手画脚,怕是连自家企业都要造反。

这场世纪博弈教会世界一个道理:真正的谈判筹码不在关税表上,而在谁能把自家经济底盘夯得结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