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法律明确规定,文武百官达到70岁的时候,就可以向皇帝请辞,退休回家养老。这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可以让年老体衰的官员退下来休息,也可以让朝廷有机会提拔更多年轻力壮的新官员。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项制度执行得并不理想。许多官员哪怕已经70多岁了,也舍不得辞官,宁愿继续留在朝堂担任要职。这就导致出现了“官员七十不致仕”的怪现象。
宋代官员不愿退休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皇帝,皇权凌驾法规,致仕实施艰难。
根据宋代法律,文武百官达到七十岁时可以向皇上请辞告老还乡。
但实际操作中,此项制度执行并不理想。
皇帝可依个人喜好,特别批准某些心腹老臣继续留任要职,不受法定年龄限制。所以朝中不乏八旬高龄老臣,仍历经要津、参与机要。
例如王德用78岁时仍担任枢密使,张昪70岁申请致仕不获批准,可见皇权之凌驾法规,致仕实施乃属艰难。
若皇上意欲某人继续供职,诸如七十致仕等法规不过具文,实则难以发挥实质约束作用。
其次便是利益相关了。
据宋制,文武官员自请致仕后,俸禄减半发放,退休生活无恙但非富裕。
许多位高权重的老官,过惯优越生活,一旦退位就难以维持原有奢靡消费。
故而虽已年老,仍捉持权位不放,以延续高禄带来的物质享受。
一旦退位,难保后半生衣食无忧,所以能延迟退休就都愿意延迟。
再者,宋代实行科举取士,选拔官僚的规模较前代有了很大扩充。
真宗时期,每科取士人数就有400余人,各省科取士1100余人,远超过隋唐时期。
到仁宗时,中央官僚数量已比初年增加一倍之多。
而其中,老年才取得功名入仕的人不少。
他们入仕年龄已经比较大,希望通过有限的任期发挥抱负,出仕机会却受到限制。
一方面,宋朝律法规定70岁要退休,他们的任期已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冗官阻碍施展才华的机会。
为了争取时间和空间,他们甚至谎报年龄,迟迟不肯退休。
比如王昂60岁登第,陈修73岁方入仕,都属此类。
为谋求在有限年月里获得成就,只能想方设法延长任期,不按时致仕就是其中一种做法。
对宋朝的影响很多老官不退休,可以继续领取俸禄,这无形中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据记载,真宗以后,朝廷的开支已经超过了收入,这其中养活官员的钱就占了很大一块。本来老官该退休了,他们还占着位置不走,朝廷还要继续发钱养活他们,无疑加重了财政负担。
在北宋中期以后,能按时退休的官员很少。但是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却没有减少,,新官员加入的数量也是一点没减少。
这就导致严重的员多阙少问题,空缺的官位实在太少,新进官员没位置去。
老官们又占着位置不走,新老官员反而都找不到合适的官职,这就叫人浮于事。
新官上不去,老官下不来,人员结构失调。
更何况,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些70岁甚至80岁的老官,身体素质缺乏保证,精力无法集中,处理政事必然费力低效。
但是皇帝还是重用这些老臣,不考虑他们的身体状况,任命他们处理乱七八糟的事务。
结果必然是进度缓慢,效率低下。老官生病用人,政务就会拖延,朝政效率大打折扣,造成恶性循环。
宋代官场中出现官员年满70岁后仍不致仕的现象,反映出多个层面上的矛盾与问题。它既与皇权凌驾法制有关,也与个人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相关;它同时反映出政府人事管理的失范,也反映出选拔任用机制的缺陷。
结语事实上,这一现象集中体现了整个宋代政治运作过程中的种种弊端:法制浅薄、皇权过重、人事陈腐、政治低效等。它是宋代政治生态失衡的一个缩影。
今天读史,益在于鉴。
这一历史案例对我们今天的启发是,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和退休制度,处理好权力法制的关系,建立高效遴选机制。
同时,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打通权力运行和人才流动的堵点,让制度与法治的生命力真正融入治国理政之中。
只有如此,才能使各项制度真正走进实践,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