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女儿陈琏失踪后,陈布雷致函周恩来:小女是否在贵党处

定哥讲历史 2024-09-24 13:18:32

1941年,陈布雷的女儿陈琏突然音讯全无。作为蒋介石身边的智囊团成员,陈布雷作为父亲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怕女儿遭遇不测,四处打听女儿的下落。他还写信委婉而郑重地询问周恩来:小女是否在共产党这边。

陈琏,1919年出生于浙江一茶商世家,父亲陈布雷后来因才华成为报纸编辑,享誉新闻界。但陈琏却是童年不幸,其母在生她之前已经生育了五个孩子,就在生她的时候气血亏损而亡。陈布雷当时悲愤交加,迁怒于她,想把还是婴儿的陈琏直接溺死,幸好有外婆拦着才幸免于难。

丧偶后,陈布雷专注事业,加入《商报》并成为编辑主任并因笔杆子出名,后来受国民党邀请加入,开启政治生涯。母亲死后2年父亲就续弦,陈琏也一直和外婆生活,所以与陈布雷关系疏离,直至青春期才在杭州共居。

后来陈琏受到中共党员的影响,投身革命,并入党。在抗战全面发动时,她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参加政治活动。后来国民党撕破党外合作的关系,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为了保存实力,陈琏随着其他被盯上的党员一同转移。

秘密转移非常仓促,陈琏只给姐姐留了一封信后就杳无音信。陈布雷作为父亲焦急万分,招呼都不打就不见了,生怕女儿突然遇到危险,到处寻找她的消息。打听到周恩来这里,他谨慎地问道:小女是否在贵党处?如果有消息,希望告知。

后来周恩来派人查找,才知道陈琏改名了,换了身份,被安排到石屏县高级师范附中教英语。这样,消失了一年的陈琏才终于回到父亲身边。

1919年10月,陈琏出生。她的父亲陈布雷后来由商转仕。陈布雷在浙江高等学堂深造后,凭借其卓越的才华,顺利成为堂兄陈屺怀所创办的《天铎报》的编辑,并以他那犀利独到的短评,在新闻界迅速崭露头角,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她的女儿陈琏却经历了孤独的童年。她的母亲由于连续生育,身体状况逐渐恶化,最终在陈琏出生时,因严重的气血亏损导致血崩昏厥,并患上“产褥热”而不幸去世。这一悲剧刺痛了陈布雷,他对亡妻的悲痛和愤懑都发泄在陈琏身上,想把她扔进痰盂,家人干预后又直接把她扔到窗外。幸亏后面有一个草棚,兜住了她。

丧偶后的陈布雷,将重心转移到了事业上,他前往上海,担任《商报》的主编。在那个军阀混战、政治动荡的年代,《商报》以其鲜明的立场,反对贿选、支持正义,与广东的革命政府遥相呼应,陈布雷的许多文章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强音。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布雷的才华与影响力逐渐得到了国民党领导人的认可。在1927年2月,蒋介石率北伐军占领南昌后,亲自邀请陈布雷为入幕之宾,就这样他加入了国民党。

而对于陈琏而言,她与父亲的关系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疏离。直到她进入青春期,才得以与父亲在杭州共同生活。1921年,陈布雷再婚后,陈琏多在外婆身边,与父亲相处甚少,父亲形象严而不亲。1932年,陈布雷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才把陈琏接回身边。父亲建议她们学习师范,陈琏报考了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幼师班。

放榜时,在幼师班的新生名单中,陈琏的名字赫然在末位。“定是她父亲的影响力让选中了她。”这样的风言风语传入耳中,本就敏感的陈琏心中五味杂陈,她误以为自己因父亲关系才得以录取,深感羞愧。

归家后,她蒙被痛哭,后经了解,才知道录取名单是按姓氏笔划排序,自己因“陈”字笔划多而位列榜尾,非父亲面子所致。这样不幸的童年经历,锻造出她要强、自立的性格。

1934 年,陈布雷辞去了厅长职务,去了蒋介石的阵营担任主任。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围剿”红军的时候,陈布雷竟做了蒋介石“督剿”的心腹谋士。1937年,抗战的枪声全面响起,当时陈琏也怀有一腔报国心,不但是《战时生活》的忠实读者,而且经常和编辑部成员。

在他们的熏陶下,18 岁的陈琏也渐渐和他们一起奋斗。1938年7月 ,在国民党顽固派加强反共宣传和特务活动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陈布雷历来反对自己的子女搞政治,希望子女只埋头读书不问政治。陈琏反驳道:“阿爸,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爱国总是应该的。 ”陈布雷迂回道:“琏儿,我也爱国,但我希望你无论如何不要参加反政府的活动。”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顽固派一面残杀新四军,一面严密封锁消息,歪曲事实真相。种种事件激起了师生们的抗议,为了保存抗战力量,联大为了保护党员同志,将他们隐蔽到滇南各地。

当时情况特殊,陈琏处变不惊,悄然转移之前提笔给姐姐写了她“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时代原因,我和家庭之间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这道路肯定会很艰辛的,但是为了祖国的自由,我没有别的话说”。

陈布雷刚刚收到陈琏失踪的消息,心中惶惶不安。正在这个时候,陈绣把陈琏的“最后一封信”交给父亲。陈布雷反复阅读陈琏的信,看出端倪。“一定是去延安了! ”于是,陈布雷委托他的外甥、郭沫若的秘书翁泽永设法从中共方面寻找。

周恩来和邓颖超去郭沫若的住所,翁泽永趁机把陈布雷寻女的请求,当面向周恩来夫妇汇报。这时,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被击退,形势开始缓和,周恩来回复道:“我马上查一查,如果在我们那里,会是安全的。”

陈布雷得到周恩来的答复,连忙道谢。另一边,陈琏离开昆明后,化名程国仪,在一所县城师范学校教英语。邓颖超找到联大疏散的党员姓名和隐蔽地点后,知道了陈琏所在位置。不久,党组织派人把陈琏接回重庆,“失踪”一年的女儿回到了陈布雷身边。陈布雷喜出望外,心中稍安。

一个假日的晚上,陈布雷正伏案修改文稿。这是一篇被蒋介石用红笔删改得不成系统的稿子。见女儿进来,他搁下笔,情不自禁地说:“唉,为人提笔,不能写想写的,最大的苦事啊! ”陈琏说:“阿爸,你经常头疼失眠,这苦差事也该交卸了。”陈布雷沉默不语,提及此事就以家庭里不谈政治作答。

1967年11月20日,陈琏去世,享年48岁。1988 年清明前,邓颖超为陈琏题词 :“纪念共产党员陈琏同志”。一字千金,掷地有声。胡耀邦赞扬陈琏的革命精神:“家庭叛逆,女中英豪。 ”

参考文献:

王淼.陈布雷之女陈琏的坎坷人生[J].档案记忆,2013,(12):29-34.

2 阅读: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