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土地那么多,是如何具体分到各家各户的,大家听我说一说

梦海情舟 2025-03-26 16:31:03

我笑了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那场土地分配,思绪一下子回到了2000年的秋天。那时,村支书李大伟召集了村里的老干部、生产队长和一些村民代表,在村委会的小会议室里,商量着重新分配土地的事情。我,作为当时的老生产队长,也参与其中。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热烈。“咱们北湖村八百多口人,地一共一千一百亩,除去五十亩果园,平均每人能分到一亩二分地左右。”李支书敲了敲桌子,“这可是关系到大家伙儿的大事,得公平公正!”

老王头一听,立马从角落里站起来,指着地图说道:“支书,南边那二百多亩水浇地可是宝地啊,肥沃得很,跟其他地不一样!”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老王说得对,土地得分级,太细太麻烦,就分一级地、二级地,水浇地单独算,大家伙儿觉得怎么样?”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了这个方案。我们决定,每人先分半亩一级地,剩下的再按比例分配二级地和水浇地。

方案确定后,我和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拿着皮尺,开始了丈量工作。为了确保公平,我们对每一块地都进行了精确测量。我记得有一块八十米长的地,按照人均半亩的标准,得划出四米多宽才行。我们在地头地尾都做了标记,还在石块上用毛笔写下编号,方便区分。

遇到一些质量比较差的丘陵地,我们还会适当“加码”,多给一些面积作为补偿。虽然这样增加了工作量,但为了公平,我们觉得值得。

丈量完后,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编号的地块分到各家各户。李支书提议用抓阄的方式,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公平方法。我们准备了二百四十个纸条,对应村里的户数,每户派一个代表来抓阄。

那天,村委会挤满了人,气氛比过年还热闹。“我抽到76号!”“我家是158号!”“192号,记上啊!”我坐在桌前,仔细地记录着每家抓到的号码。

张大爷家五口人,他第一个抓,抽到了1号。于是,我们从1号地块开始,连续给张大爷家分了五块地。李婶家三口人,排在后面,就从6号地块开始,分了三块。就这样,我们按照抓阄的顺序,把所有的地都分了下去。

分地之后,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村里的人口是动态的,有人嫁娶、有人去世,也有人家添了新丁。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们每年年底都会对土地进行一次调整。

比如,老赵家闺女去年出嫁了,今年就少分一块地。而小李家添了个大胖小子,今年就能多分一块地。虽然有时候人口增减不平衡,导致调整起来比较麻烦,但大家都能理解,也都愿意配合。

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村里的土地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我指着远处一片长势喜人的麦田告诉小宇:“你看那边的水浇地,现在种的小麦多好啊!当年分地的时候,我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就为了让大家都能分到合适的土地。”

小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问道:“爸,那如果有人不愿意抓阄怎么办?”

我想了想,说道:“其实当年还真有这样的情况。老刘家两兄弟,都想分到水浇地。抓阄的时候,弟弟运气好,抓到了靠近水源的地块。哥哥有些不服气,觉得弟弟运气好。后来,村里人一起劝说,跟哥哥解释了抓阄的公平性,也承诺以后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哥哥也接受了这个结果。”

我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老张家人口多,分到的地块比较分散。为了方便耕种,老张想把地块换到一起。我们就协调了其他几户人家,把地块重新调整了一下,尽量满足了老张的需求。虽然过程有些复杂,但最终大家都满意。”

看着小宇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仅是财产,更是希望。公平合理的分配,才能保证农村的和谐稳定。当年我们丈量土地、抓阄分地,虽然辛苦,但看到现在村里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切都值得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田野。看着眼前这片土地,我想,公平,或许就是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0 阅读:0

梦海情舟

简介: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