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最近几天,楼市频传大消息:
在深圳,全国首批配售型保障房(1万套)动工。1月5日,深圳公布了“推进”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官媒称:城中村改造新政,涉及“全市约40%建面”!
1月5日,广州在石围塘旧改项目中发放了全市首张“房票”, 这是一线城市第一次在旧改或城中村改造中推出房票安置。广州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也在公示中。
央行在刚刚结束的年度工作会议上,突然说了一句非常罕见的话:确保社会融资规模全年(2024年)可持续较快增长。
暂停了一段时间的PSL(抵押补充贷款)重启,2023年12月央行给三大政策性银行发放了3500亿的PSL。
三大政策性银行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个月新增3500亿PSL,这个大手笔的资金投放,创出了历史第三高。而新一轮PSL主要用于“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想重点探讨的是:“城中村改造+房票安置+PSL低息贷款”,构成了2024年稳增长、拉动房地产投资的重要政策组合,也将成为楼市的新里程碑。
当前楼市正处于冬天。在连续救市了2年零3个月之后,只有一线城市、几个强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略有反弹,能否持续尚未可知。
2023年房地产行业产生的GDP占全部GDP的比重,将首次跌破6%,预计2024年也将维持在6%左右。这个比重,大约只有美国房地产行业占美国GDP比重的一半左右。
要让经济回暖,房地产是最重要的单一行业,它的“带动大哥”地位和效应非常明显。
怎样在人口红利终结、新增城镇人口减少的情况下,稳住房地产投资和需求?
最近官方频繁提及的三大工程,就是“解药”,这就是上文提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这就是新一轮大基建的核心内容。
但问题是:这些大基建有实际需求吗?投入的资金可以产生效应吗?
如果在三四五线城市推进,肯定有问题。因为这些城市外来人口少,本地人口大多买了房子,缺少实际需求。
所以国家明确: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和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进行,这类城市大约有20来个。
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主要在城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城市推进,这类城市大约有40来个。
根据官方的定义:“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集隔离、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为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跟房地产关联度不大。但保障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则跟房地产息息相关。
新一轮保障房的最大变局是:配售型保障房未来要全封闭管理。也就是说,出售给个人的保障房,最终无法获得100%产权、变成商品房自由上市交易,而只能封闭管理。
所谓封闭管理,就是购房人要么永远住下去;要么政府回购,或者转让给符合购买保障房条件的人。后两种情况下,原来的购房人只能获得相当于银行存款利息的回报。这意味着,配售型保障房的金融属性、升值能力等,都被大幅取消了。
这对于低收入阶层是利好,因为想通过购买配售型商品房套利的人少了,轮候期可以大幅缩短。
对商品房也构成利好,这相当于禁止法人股流通,跟商品房竞争的房子减少了。
对政府也构成利好:手里的保障房越建越多(之前配售型保障房在若干年后将私有化,脱离了政府控制),调控楼市的能力、引进城市需要人员的能力都会增强。
接下来说说本文的重点:“城中村改造+房票+PSL”的精巧政策组合。
套用自媒体常用的说法:政府里有高人,这个政策组合太巧妙了!
当前的市场,大家都在观望,楼市的各种需求被延后。而政府调控的目标,是把需求提前、变现。
城中村改造,尤其是拆除重建类型,最容易做到这一点。拆了你的房子,不采取就地安置等回迁房的方式,而是给你一个有效期不太长的房票,让你去置换商品房,可以迅速创造出购房需求,给楼市去库存。
老式的城中村拆除重建,一般是这样的:开发商跟村集体、村民谈判,达成拆除重建协议,政府批准,然后启动。对于村民来说,他们能立即拿到手的是很少的现金补偿(含租房补贴),真正的“大头”是几年后获得回迁房。短期来看,这对于经济帮助不大,政府能获得的收益也不多。
新一轮城中村拆除重建要求采取“净地出让”模式:地方政府成为征地、拆迁的主体,直接跟村民谈判,然后达成协议启动。村民拿到现金补偿和房票,所谓房票就是在一定期限内使用的购房现金抵用券。
假设一个村拆除,产生了1000张房票,每张价值300万。政府提供一个商品房库,里面有全市100个项目,保证交付。村民看中的房子,可以用房票支付给开发商,买下房子。开发商拿到房票,找政府兑付现金,或者在下次买地的时候抵消地价。
政府限定房票的使用期限(比如1年),使用越早、奖励越多(比如在3个月内使用,可以按照票面金额获赠3%奖励,或者购房契税减免等)。
在这种“玩法”下,政府只用支付少量现金,就可以成功撬动成千上万套商品房的需求。而这些商品房卖出后,可以让开发商回笼资金,政府拿到税收,有利于下一轮卖地;村民拿到房子后,要装修、配置家具家电,可以刺激相关产业。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能有资金上的困难。这时候,PSL就发挥作用了。
所谓“抵押补充贷款”,是指三大政策性银行拿着高等级债券,到央行质押获得长期低息贷款,目前利率是2.4%。然后由三大政策性银行,向地方政府贷款。
3500亿,看起来不多,但它相当于基础货币投放,目前货币乘数是8,可以最多衍生出2.8万亿的广义货币M2。其实质,是央行印钞给城中村改造。
地方政府还可以发行专项债来做这件事。城中村改造的专项债,加上PSL贷款,合计有望达到8000亿以上。
熟悉房地产市场的朋友应该记得,2016年到2017年,三四线城市曾出现了一轮房价大涨。撬动它的力量,就是货币棚改。而货币棚改的核心资金,就是PSL。
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如果搭配房票安置,其实质就是“新一轮货币棚改”。只不过,这次主要在超大、特大城市进行,着眼于实际需求。
另外,在城中村拆除重建中强调“净地出让”,其实就是政府强势介入。政府介入后,城中村改造的扯皮现象将大幅减少,有利于改造的推进;其次,政府先征地、后出让,可以获得一些土地差价,有利于补充地方财政的不足。
其结果,将抬升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地价,帮助楼市回暖。
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发布了房票实施办法,房票安置正在全国推进。而广州,则是第一个推出房票安置的城市,并把它运用到城中村改造中。
未来北、上、深在城中村改造中,是否会推出房票安置,尚有待观察。
跟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显得更为特殊一些。因为在深圳,城中村住房是这座城市主要的居住形态,而不是“配角”。
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2023年9月《深圳城中村楼栋字典2022》数据,截至2022年底,深圳全市以自然村为单位的城中村单元共计2042个,城中村总楼栋约31.9万栋,总套(间)约591.3万,总建筑面积约2.2亿平方米(平均每套37.2平方米),占全市建筑总量比重超过40%,居住人口占全市实有人口约60%。辖区建面和栋数前三名为龙岗、宝安、龙华三区。
这说明:深圳虽然是一线城市,但其居住的主流形态仍然是工业区模式、城中村模式。
深圳全市成套商品房(有独立卫生间、厨房、阳台、充足采光)的房子只有220万套左右(包括上市的房改房)。深圳面临着居住形态全面升级的艰巨任务,而城中村改造的量将非常大。
深圳原村民习惯了“就地安置(回迁)”的方式,所以在深圳新发布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中,4次出现了“回迁”,广州方案中1次都没有。
这可能意味着:深圳推出房票安置的可能性不太大,即便推出也是“点缀”,很难全面推广,因为村民不习惯。
深圳城中村还有另外一个特殊性:深圳原特区内早在1992年就实现了全部土地国有化;原特区外,2003年实现了全部土地国有化。深圳城中村的土地100%是国有土地。其他城市,则一部分是国有土地,一部分是集体土地。
目前在全国20来个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到底有多少个,建筑体量有多大,没有看到官方的数据。我查阅了几份研究机构的报告,一般估算在9到10亿平方米。
这很有可能是低估的。仅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的城中村住房建面就可能超过7亿平方米。全国超大、特大城市估计在12亿平方米以上。如果4分之一拆除重建,拆除重建过程中建筑面积翻倍,则可以新增6亿平方米新建房(同时减少3亿平方米低档村民住房)。
城中村改造很难一蹴而就,谈判周期比较长,所以很难估算每年的新增建设面积。
改造要投入资金,所以改造后的租金和售价,以及地价,都将是上涨的。
万变不离其宗,商品价值对商品价格起决定性作用。价值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没有例外。现在一、二手房价远高于价值。能够承受高泡沫房价的有钱人早已买了很多套房,还有多余的房子急于出售。目前房价必须与劳动者的收入相匹配才能顺利把房销售出去。降房价可以把房地产黑洞吸走民众大量的资金解放出来用于其他领域的消费,促进各行各业的健康发展.
人定胜天[点赞]
住房按揭贷款了,房票怎么处理?也没钱买房了。
够1200万人住,那深圳房子会过剩吗?保障房还有必要建不?
房地产股持续下跌,能回升吗?
要救市其实很简单,出政策五年内禁止房产交易就行了,再给个半年的宽限期大把的人挤破头抢着买[笑着哭]
房票就不是个东西,不能变现
万科、碧桂园率先起飞
还是锁定流通,目的明确
凉泉村什么时候可以改造
如果城中村的原著居民不接受呢?
全国推广,把全国城中村和棚户区拆掉。要有魄力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