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世间一遭,有的人活得通透,有的人活得迷茫,有的人活得混沌,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心智。智慧不同,选择不同;选择不同,人生大有不同。上天恩赐那些有智慧的人,让他们在世间拥有财富,名誉,和健康长寿的幸福人生。没有智慧的人,虽然活着,或富贵或贫穷,都不会过得幸福。
那么,顶级的人生智慧是什么呢?
第一,行善不张扬
深圳的一家餐饮小店里,走进一位老人,他小心翼翼的询问店员:“你们店里的米饭多少钱一碗?”店员回复他说:“我们这里都是煲仔饭,有猪脚饭,叉烧饭,黄焖鸡饭等等,一般米饭不单卖的。”老人问:“那最便宜的煲仔饭多少钱一份”,店员说:“最便宜的是猪脚饭,16元一份”,老人说:“那我还是只要一份米饭吧,多少钱”,店员说:“米饭你实在要买的话,2元一份”,老人看到店里有海报说,豆浆免费。他于是小心的又问了一句:“我能要一份免费的豆浆吗?”店员表示可以。
在小店的窗边,有一位女士和她的儿子正在用餐,她听到老人和店员的对话,忽然停下吃饭,看到老人坐在旁边的桌子那里,突然接到电话,好像是他女儿打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女儿说,自己正在吃饭,吃得挺好的,有猪脚有肉。让女儿不要担心,好好照顾自己。那位女士突然地低下头,眼里充满了泪水。她站起来走到店员那里,小声地对店员说:“请问你们店里什么饭做得快一些?”店员回复:“叉烧饭”女士说:“那你给那边的老人上一份叉烧饭,我来付钱,你就告诉他,是店里搞活动赠送的”
老人打完电话,店员给他摆上叉烧饭,老人表示自己没有点这个饭,店员告诉他这是店里活动赠送的,老人这才高兴的收下叉烧饭,并说自己很久都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了。
给老人点餐并付费的女士,在一旁看到老人开心的吃饭,自己也开心的笑了。这默默的笑容,真的是很美丽!
我们时常看到,很多明星,名人,企业家大张旗鼓的做慈善,生怕全世界不知道自己捐了钱,捐了物,请媒体宣传,上电视宣传,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刷满屏。但究其钱财来的渠道,有的来得太轻易,有的并不光彩,或者,赚钱的方法本来就是不善的。他们的慈善,是一种宣传,是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人设,希望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有利的手段。有的人一手做慈善,一手却是作恶赚钱,这样的慈善是为作恶披上遮羞的外衣,不是真心的。
对比那位做了善事,却不张扬的女士,她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若不是店里的监控留下了她做善事的影像,根本没有人知道她做的善事。
行善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体现在行动上,做善事不张扬,不是为了荣誉,利益而去做善事。而是见到了需要帮助的人,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做了善事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回报,才是行善的最高境界。如果做了一件好事,希望大家来宣扬,那这个好事做的就太有目的性了。做好事不留名,不求回报,天自知晓。《圣经》马太福音6章3-4节:“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天父在暗中察看,必在明处报答你”。
第二,富有不炫耀
作家刘墉这样说:“人都有爱炫耀的毛病,当你在炫耀的时候,也正是你弱点显露的时刻。”
生活中,总是有人喜欢到处炫耀自己的优越感,觉得这样就能让别人心生羡慕和崇拜。殊不知,炫耀得多了,就会招人 厌恶,引人嫉妒,甚至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
老子曰:“光而不耀,静水流深。”他告诫我们:做人要谦逊低调,不张扬、不炫耀、不狂妄,这样才能留得住福气,走得更长远。
《圣经》以赛亚书9章记载了犹大王希西家因炫耀而亡国的故事:希西家大病痊愈,巴比伦王的儿子送书信和礼物给他,表示慰问。希西家王见到送信和礼物的使者,就把自己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希西家炫耀了自己的财富和军事储备,使者回去如实禀告了巴比伦王。巴比伦王就预谋起来,准备攻打犹大国,夺取这些财宝和武器,并把国王的子孙都掳去做了太监。最终因为炫耀,犹大国亡国了。
《增广贤文》说:“客不离货,财不露白。”可见在生活中还是要低调一些,不管再有钱也不要泄露给别人看,一不小心就可能引来觊觎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是人身伤害。
山西富豪向女模特炫耀2亿家产,被装麻袋沉河,49天后才捞出。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公安局新厂镇派出所接到命案,而这起案件是因为女子炫富引来的惨案。杭州一起美女高管炫富招来的凶杀案……由炫富引发的案件不胜枚举,真正有智慧的富有的人是从来不炫富的。
北宋文人李昌龄在《太上感应篇》中说出了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不彰人短,不炫己长”,意思是做人不要揭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够防范危险发生。
拥有财富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若能合理利用财富,并且把财富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则财富就发挥了它真正的价值。财富是上天托付人类的礼物,运用得当,就会得到祝福。但若把财富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为富不仁,吝啬自私,炫耀自满,则财富会化作咒诅,令人受害。
第三,困苦不丧志
古今中外,多少人用困苦不丧志的智慧来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生命故事。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那些身处贫困却依然坚守志向,不自暴自弃的人,他们的坚韧与勇气令人欣赏。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最难处的是逆境,困苦愁烦当中,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有的人面对困苦,就唉声叹气,自怨自艾,一筹莫展,甚至颓废丧志。而有的人,面对困苦,能乐观积极,寻求改变,坚定意志,不改初心。
著名作家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苦,即使干活很累很辛苦,他依然坚持看书,写作,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的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不幸。25岁以后,疾病开始缠绕着他,尤其是耳病,给他的生活、爱情和音乐创作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贝多芬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进行了顽强的抗争。他口含木棒放在钢琴上创作,声音靠牙齿经骨膜传到耳蜗,以此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他坚信“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这种坚强的个性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他创作出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
贝多芬的晚年生活十分困顿,经济陷入困境,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他的耳朵也完全失聪,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坚持创作,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追求。他的作品《第九交响曲》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贝多芬卓越的音乐才华,更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
奥运会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成功告诉我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全红婵来说,贫穷是前进的动力,她从小目睹父母的辛劳、体验生活的困苦,有着奋斗与吃苦的自觉。把“拿奖金给妈妈治病”作为训练的动力,把开个小卖部当成自己的梦想,十四岁岁的全红婵纯真质朴得让人感动,全红婵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拼搏奋斗的励志故事,成为奥运冠军的的背后是七年的坚持,一日至少四百次的艰难困苦的跳水训练。
这种困苦不丧志的智慧,并不是知道就能做到的,这需要巨大的意志力,需要面对困苦时,坚韧不拔的信心!
但愿我们能努力拥有:行善不张扬的态度,富有不炫耀的风度,困苦不丧志的气度。与大家共勉!
我是海飞澜舞,一个陪你解读人生的知己。觉得有用,点个关注!动动手指,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