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f36329b00aa4111d56a8f0fbae2c8e3.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4f090e5bd3c5e9a207feb91060a424.gif)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寒冷的冬天,感冒发烧、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的人比比皆是。面对受寒,老百姓常常问:“是不是喝点姜汤就好了?”寒邪入体,不是简单一碗姜汤就能解决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2b7ac8be5a16b0e91eff5e39b4b062.png)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受寒也分体质,实人受寒,桂枝汤是首选;虚人受寒,建中汤更适合。如果用错了,轻则病情不见好转,重则加重病情。今天,就来好好讲讲这两个经典方剂的奥妙,让你用药不再盲目!
桂枝汤和小建中汤,都是出自中医经典《伤寒论》,两者看似相似,实则适应人群大不同。
桂枝汤,针对的是实寒,适合那些阳气充足的人受寒后出现怕冷、发热、头痛等症状;而小建中汤,则是针对虚寒,适用于身体素质较弱的人,特别是脾胃虚寒、容易疲倦、四肢乏力的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b156f8c2d2e07c1032fd767d8739d7.jpg)
很多人都知道桂枝汤,但对小建中汤却知之甚少。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情况?用错药会有什么后果?别急,我们一个个来讲清楚!
桂枝汤,温通阳气,解肌发表
桂枝汤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方子看似简单,却是中医界的“扛把子”之一。桂枝,性辛温,能温通经络,祛寒解表;白芍,养血柔肝,能缓解肌肉紧张;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中益气,增强整体药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912de83467c6de9c6606d745966e77.png)
这些药合在一起,既能驱寒,又能调和营卫,让身体恢复正常的阴阳平衡。
桂枝汤最常用于“外感风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受凉感冒。这种感冒的特点是:怕冷、发热、头疼、鼻塞、流清涕、脉浮缓,同时身体并不虚弱。这样的人,喝一剂桂枝汤,往往一身微汗,寒邪随汗而出,病情立刻减轻。
案例分享:我曾遇到一个40岁的男性患者,身材壮实,阳气旺盛。冬天晨跑后出了一身大汗,没及时换衣服,结果受寒感冒。症状是怕冷、头痛、鼻塞、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26ef7794229fec7648c4a17394da08e.jpg)
这就是典型的“实寒”感冒,给他用了桂枝汤,一剂下去,微微出汗,第二天症状大减,三天后完全康复。
很多人以为,感冒发烧就是“热”,其实不然。桂枝汤适用于那种“寒包火”的情况,表寒不解,身体内部郁热,导致发热。如果误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反而会让病情拖延,加重不适。
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增强体质
桂枝汤适合“实寒”,那“虚寒”怎么办?这就要用到小建中汤了。
小建中汤的核心是桂枝汤加倍的白芍,再加上一味饴糖(即麦芽糖),这味糖并不是普通的甜味剂,而是滋补脾胃、温中散寒的关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b351f510214f5857f0741512ebc0a62.png)
整方的作用是温补脾胃、缓急止痛,特别适合脾胃虚寒、容易疲劳、怕冷的人。
小建中汤的适应症有三个特点:
虚寒体质: 这些人平时手脚冰凉,稍微受点风寒就容易感冒,平时胃口也不好,吃点凉的就拉肚子。
容易疲倦: 这种人即使睡足8小时,依然觉得累,稍微活动一下就想休息。
容易腹痛: 典型的“寒性胃痛”,遇冷加重,喝点热水或者按揉肚子会舒服一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039d7a14fbfe872a7afc435c38c290.jpg)
案例分享:有一次,我接诊了一位35岁的女性患者,长期胃痛,尤其是晚上和天气变冷时更严重。她平时手脚冰凉,容易疲劳,舌淡苔白,脉沉细。
这就是典型的“脾胃虚寒”导致的慢性胃痛,给她用了小建中汤,服用一周后,胃痛明显缓解,体质也逐渐改善。
为什么小建中汤适合这类人? 因为它不仅温中散寒,还能补养气血,增强身体抵抗力。现代研究发现,饴糖富含葡萄糖,能直接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还能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用错方子,后果严重!
很多人不懂中医,听说桂枝汤治感冒,就随便用,结果越吃越虚。如果一个脾胃虚弱的人误用桂枝汤,可能会导致身体更虚,甚至出现腹泻、乏力等症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6b260d920c8ef92a3e161b71a539e6.jpg)
一个阳气充足但受寒的人,如果吃了小建中汤,可能会让寒邪郁结,导致病情加重。
这就好比:桂枝汤是“驱寒战士”,适合战斗力强的人打胜仗;小建中汤是“后勤补给”,适合体弱者增强体质。战士需要武器,病人需要补养,二者不可混淆!
如何判断自己该用哪个方子?
如果受寒后怕冷、无汗、发热、头痛,舌苔薄白,这时用桂枝汤。
如果平时就手脚冰凉、容易疲倦、脾胃虚弱,受寒后更虚,这时用小建中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d7437918df8d259188772ab0d35ef0.png)
如果不确定,最好找专业中医辨证,不要盲目用药!
健康建议:
寒冷天气,注意保暖,尤其是颈部、腰腹部,不要贪凉。
体质虚弱者,平时可以食疗,比如红枣桂圆茶、山药粥,增强体质。
感冒早期,不要急着吃退烧药,观察症状,合理用中药,避免加重病情。
脾胃虚寒者,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损伤阳气。
定期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温补阳气,减少寒邪入侵的机会。
参考文献:
《伤寒论》——张仲景
《本草纲目》——李时珍
《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中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