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团长发现同学被关,质问他是否叛变,对方答:去问周恩来吧

娱小七 2022-11-13 15:49:38

引言:

“我不怕死,我怕我爱的人不知我为何而死”

这句话出自电影《风声》,是女主顾晓梦生前留下的。当年该片上映时,这句台词令很多影迷动容。

艺术源于生活。

一些真实存在于尘封历史里的传奇,比艺术更为震撼人心。以至,很多年轻人在了解后,都忍不住叹上一句:那一代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笔者用本期这段传奇往事来回答。

一、老同学质问他:你叛变了?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

此时两军的状态:解放军高歌猛进,但同时也要处处提防着敌人搞破坏;国军自知大势已去,开始在城里搞暗杀,可谓丧心病狂。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88师训练团,出了一件“大事”。

当时,解放军88师一位团长,来到了战俘营。此人名叫钱申夫,是我军久经考验的老同志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战俘营,钱申夫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给战俘们做做思想工作;其二则是想从中挑选一些思想觉悟高的,将来能为我军所用。

一进营里,钱申夫仔细跟看守士兵们了解着情况,也跟战俘们说着话。突然,其中一位战俘一把抓住他的手,硬是不肯松。

我军战士刚想上前拉开他,却见那人直掉眼泪,哽咽地说道:“老同学,我是李唯平啊!你还认识我吗?”

钱申夫刚开始还有些愣神,不过听完对方的话后,他仔细看了看。虽说已经多年未曾见过,但他还是认出了眼前的人,正是当年延安抗大的老同学李唯平。

于是,钱申夫拍着李唯平的肩膀说:

“还真是你啊!当初咱两一起在抗大学习,后来你去了华北前线,怎么现在变成了国民党的官儿了?你叛变了?”

也不怪钱申夫这么问。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确实有一些不坚定者成了叛徒。更何况,从李唯平的穿着、打扮来看,他可不是一般的国军小将,分明是一个国军中上层军官。

不过,对于钱申夫的疑问,李唯平并没有解释。他擦了擦眼泪,对钱申夫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些你别问。你就帮我个忙,给周恩来同志发个电报,去问问还记不记得黎强这个人。”

如果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同志,听到李唯平这番话,或许不会有太多想法。但钱申夫不是,他是一位老革命了,一听到周恩来名字,他就突然想到:李唯平的身份,必然不简单!

于是,钱申夫二话不说,马上连夜写材料,把这件事汇报了上去。

两天后,钱申夫就接到了中央军委的紧急电报,只见上面写着这样9个字:

“速送黎强同志来北平”。

一看到“同志”二字,钱申夫就知道自己的推测没有错,李唯平并没有叛变。

拿着电报,钱申夫迅速找到师首长,而后亲自去接李唯平出战俘营。很显然,李唯平已经料到了他会再来。他理了理衣服,从容走了出来。陪着身旁的钱申夫看着他的身影,生出很多敬意:

这些年,自己这位延安的老同学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二、四川小伙去了延安

黎强,到底是什么人?

1915年4月,黎强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一户李姓人家,长辈给他起名李碧光。

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对李碧光寄予厚望,硬是咬着牙送他到乡里的龙泉小学读书。由于乡里离家里比较远,小小年纪的李碧光只能寄住在舅爷家中。

而这,也为李碧光后来投身革命埋下了伏笔。

舅爷家的大表哥姚仲署,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已经是我党的骨干。大革命失败后,姚仲署受组织委派回到了安岳老家,准备在这里建立起地下党组织。

所以,那一时期经常有我党同志聚在姚家开会,一起研究工作、评论时局。虽然当时的李碧光还很小,并不太理解大表哥他们说的,但他却表现得很好奇,经常问东问西,这也让他小小年纪就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

1935年夏天,20岁的李碧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成都师范。也是这一时期,他遇到了两个前辈:车耀先、周俊烈。

车耀先是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当时正好担任成都师范学校的“国音”教员。周俊烈,则是李碧光的安岳同乡,是我党的老同志,当时正好在成都从事情报方面的工作。

可能光是看名字,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二位前辈有多牛?

在这里,笔者只说其中的一位:车耀先。在21世纪的中国成都,中共王牌特工车耀先于1931年创建的餐馆,仍然在。市政这么多年的大小改动,都没有动这里。因为,这间餐馆是当年四川地区最大的地下联络点之一,车耀先是餐馆老板。

可以说,能认识这样的前辈,改变了李碧光的一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无论是车耀先还是周俊烈,都一致认为:李碧光是当特工的料!

性格内敛、不张扬、但情商极高,这一切都是特工应有的特质。于是,两位前辈商量了一下,决定循序渐进,先安排一些简单的工作给他做,算是对他的考验。

于是,在两位“师父”的精心安排下,年轻的李碧光开始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街头小混混、乡绅恶霸、甚至反动派。日子久了,他在成都师范的同学们都觉得:李碧光是一个多面派,一个不务正业的混子。

一个20多岁的热血青年,被同学们这么误解,其中的辛酸和憋屈可想而知。但这一切,恰恰为他后来十多年的潜伏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8年,23岁的李碧光完成了学业。同时,他也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得到了两位“师父”的肯定。他们一致决定:这样的人才,必须送到延安的学习。

当时的延安是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李碧光自然也不例外。到了延安后,他先后被送进抗日军政大学。

也是在这期间,他认识了上文提到了老同学钱申夫,当时他们住在同一个窑洞。同时,为了安全起见,李碧光改了个名字,叫:李唯平。(他曾用过多个名字)

之所以要换名字,也算是当时延安的“老传统”。当时很多进步青年来到延安,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军特务无孔不入,这些进步青年为了家人的安全,只能纷纷使用化名。

在延安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李唯平成长为了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于是,组织上便将他派去了华北前线,即山西八路军总部。

当时的李唯平怀着满腔的雄心壮志,只以为自己终于能够在抗日前线奋勇杀敌了。然而,就在李唯平刚到山西八路军总部后,突然收到组织的新指令,要求他返回四川开展工作。这些,钱申夫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李唯平在延安学习后去了华北前线。

三、打入敌人心脏

李唯平回到四川以后,很快就来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报到。当时他并不知道,组织上为什么要将他调到重庆这个抗战大后方。不过很快,南方局的同志就解开了他的疑惑。

原来,虽然当时是国共合作抗日时期,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却始终未曾放弃将矛头对准我党。西南作为国民党的大本营,反共活动的猖獗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当时的西南地下党组织面临的局面,可谓是困难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上级给李唯平安排了一项特殊任务:设法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

如果李唯平能够成功,那么,国民党特务机关在成都针对我党的破坏活动,将提前被我党知晓,不仅可以获取重要情报,还能保护我党同志。

对于组织安排的任务,李唯平想都没想就接受了。但到底要怎么才能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李唯平一筹莫展之际,他突然发现机会就在自己身边。

李唯平来到成都后,住在同乡亲戚翟自湘的翟公馆内。而翟自湘有位朋友,名叫周壁成,正好是国民党四川省党部组训处组织科科长。

于是,李唯平便通过这层关系,慢慢和周壁成混成了“朋友”。有意无意间,向周壁成提到了想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工作的想法。

很快,周壁成就给李唯平带来了“好消息”。

1940年6月,周壁成找到李唯平,说成都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七期即将开班,毕业以后主要负责政治情报方面的工作。如果李唯平想去,他就帮着想想办法。

这种“瞌睡来了送枕头”的好机会,李唯平自然不愿错过。不过他也知道,表现得太热切会引起怀疑。所以,他故作为难道:“读这个政治研究班?还需要些什么条件?”

原本李唯平只是故作为难,但是听完周壁成所说的条件后,他是真的为难了。读这个政治研究班的其他条件,周壁成都能帮他解决,但唯独有一条:必须是国民党员。

无奈之下,李唯平只能将这件事上报给组织。组织的答复很明确:这是工作需要,组织上是同意的。就这样,在组织批准后,李唯平抓住了这次机会,完成了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第一步。

此后,李唯平就在国民党内部“风生水起”,先后打入特务机关中统和四川省特种工作委员会。但与此同时,他也遇到了两个“大麻烦”:

其一,他需要时时提防自己的战友们。因为在中统里的地位越来越高,他很快就上了当地我军军方的特务“黑名单”。这样的处境,无疑让他时时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

其二,是婚姻问题。

一个“春风得意”的国军军官,要是一直不结婚,显然是引人怀疑的。当时,组织上派人和他讨论过这个问题。按照一般情况,应该派一个咱们自己的女同志,做他的“假妻子”。但很显然,这会增加暴露的风险。毕竟,那位女同志如果被敌人查出来,两人的安全就都会出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出现了:国民党成都党部书记赵选的女儿赵蜀芳。赵选这个人,虽然是国民党的官员,但属于中立派。而其女赵蜀芳不但从不过问政事,更是一个大方贤惠的好姑娘。而且,李唯平和她之间也是有真感情的。

谁说干革命,就得无情。婚后,李唯平虽然不能告诉妻子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待赵蜀芳却极好,两人一直相敬如宾。而赵蜀芳,也是直到丈夫被解放军俘虏自曝身份后,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个善良的女人,最终和丈夫站在了一条线上,理解了丈夫所做的一切。

四:潜伏期间的李唯平,到底有多牛?

如今的谍战剧,总是把特工们塑造得天不怕、地不怕。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也会有痛苦和焦虑:

他们痛苦于,战友就在眼前受刑,他们却只能站眼睁睁地看着;

他们焦虑于,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情报,到底该怎样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出去。

而这一切,李唯平都经历过。

1946年8月,李唯平在大牢里见到个熟人,当年把他带上特工之路的“师父”之一:周俊烈。

许久不见,这对战友、师徒,一个是满身伤痕的犯人,一个是穿着国军军服的高级军官。周俊烈看了一眼李唯平,这张脸他太熟悉了。作为一个在情报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这次见面后,看守们发现周俊烈不断说着胡话,不管他们怎么打,什么都不肯说。

而那些天的李唯平,则处于极大的焦虑中。他甚至不敢回家,生怕妻子发现他情绪上的异常。他明白“师父”没有多少时间了,他必须和死神抢时间。

因为周俊烈始终没承认自己是地下党,所以敌人最后只能把他当成疑犯关着。不久,李唯平有意无意地跟高层抱怨:

“刑讯室那帮人,尽乱抓人,动不动就抓些不三不四的人来抵数,现在关都关不到了,应该放脱一批。”

特务高层本来就不想养着这些没用的犯人,便让刑讯室定一个名单。这样一来,李唯平就有了操作空间。对他来说,搞定刑讯室那帮好酒、爱钱的酒囊饭袋,他还是有把握的。最后,周俊烈的名字出现在释放名单里。

在这里,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

周俊烈被释放后,为了保护李唯平的安全,竟选择留在成都。他很清楚:自己能出来,李唯平是冒着巨大的风险的,如今自己肯定会有敌人在监视。一旦自己跑了,那万一敌人查起来,李唯平是有风险的。

于是,出狱后的周俊烈仍每天去成都的茶馆喝茶、打牌、喝酒,装作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敌人跟踪了他好长时间,都找不到他有任何问题。

直到1个多月后的一天,李唯平和周俊烈在一场婚礼上见面。李唯平明白周俊烈的良苦用心,他对周俊烈说:“现在,您应该可以离开成都了!”周俊烈笑了笑,点了点头。

革命者之间的情谊,分很多种。对周俊烈和李唯平来说,这种情谊是:我愿意把我的命交到你手里。因为,我信你。

此后的李唯平,在敌营里潜伏多年:锄奸、搞情报、破坏敌人的大搜捕,这些事他全部都干过。每一次与魔鬼打交道,都是一场生死考验。好在,他坚持了下来。

那么,到1949年,他为何会被解放军俘虏呢?

原来,1948年淮海战役开始后,国民党节节败退,很多国军将领起义,蒋介石手底下可用之人捉襟见肘。

于是,很多原本隶属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大特务,开始被推向前线。李唯平自然也未能幸免,他被任命为国民党312师政工处长兼副师长。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李唯平接到国民党高层命令,率国民党312师准备撤往中国台湾。当时李唯平还将此事汇报给组织,组织商议后,认为这是一个打入台湾内部长期潜伏的好机会。

谁知,就在李唯平带着国民党312师撤离的途中,遭遇了解放军三野88师,李唯平连同国民党312师都成了我军的俘虏。

于是,这也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一个王牌特工,成了战俘。

其实,自被俘第一天开始,李唯平就在思考:要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毕竟,以他的保密级别,这88师里,哪怕是师长级领导也是不可能知道他的身份的。思来想去,他记起多年前,地下党组织曾找他谈过一次话。

那是在1946年,随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国民党开始着手部署内战,中共南方局也不得不从重庆撤离。

撤离前夕,南方局的同志为了防止李唯平和组织失联,还说了这样一番话:

南方局主要领导对你的鉴定意见是:能力强,品质好,工作有成绩。你的代号叫黎强,取“力强”的谐音,这是董必武同志给你起的。黎强这么名字,中央的周恩来同志也知道。如果你在四川失掉了联系,可以向任何党组织提出请求,叫他们与中央联系。到时候,你就问“我党有无黎强同志”,就是你与中央的联络语。

相信说到这里,大家也就能明白,为何李唯平被关后要让老同学帮自己联系周恩来。

好在,在钱申夫的帮助下,李唯平和中央取得了联系。他被送到北平后,受到了首长们的亲切接见。至此,李唯平再次回到了组织的怀抱。而“黎强”这个代号,也替代了他的本名,成为了他新的名字。

两个月后,黎强接到了组织安排的新任务:加入解放大西南的队伍。新中国成立后,黎强又历任要职,继续为新中国建设做着贡献。

1999年3月2日,黎老在北京逝世,组织将他葬在了八宝山。党组织是这么评价他的一生的:

黎强同志的一生是为革命出生入死的一生,勇敢战斗的一生……

于无声处建奇功!谨以此文,纪念黎强老人和所有的红色特工。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