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联合国“五常”掀起风波,芬兰提案惹怒中俄,还让美国“笑掉大牙”
在联合国这样一个强调“和平共处”的舞台上,芬兰总统斯图布却偏要扔下一颗“权力”炸弹——提议把俄罗斯“踢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圈子,还想取消中国的否决权。这一番言辞迅速引起俄罗斯、中国的愤怒谴责,甚至连一向爱看热闹的美国也出来给芬兰总统泼了盆冷水:这不过是“白日梦”而已。斯图布此举让五常体制“振”了一下,但想让联合国的权力结构从此改头换面,还真没那么容易。
芬兰动荡的对俄情结:从“北欧小弟”到“联合国的勇士”?
芬兰这个一向夹在俄罗斯“身边”的北欧小国,对俄情绪真是从历史以来就“剪不断,理还乱”。与俄罗斯那段动荡的过去,让芬兰一直保持着一种“近邻恐惧症”——从苏芬战争到乌克兰冲突,芬兰对俄罗斯的警惕从未消失过。而如今,芬兰身处北约成员国的保护圈里,信心暴增,这才在联合国大胆放话,希望通过“权力稀释”来削弱俄罗斯的安理会特权。然而,这种动机显然在俄罗斯眼里不过是小国“挑衅”的幻想。俄罗斯代表的回应非常直接——对芬兰的疯狂提案嗤之以鼻,甚至指责其在“挑战”联合国体制的根基。
联合国权力格局“老旧”吗?五常体制的红线划得多深?
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体制自二战后形成至今,虽说看似“垄断”了话语权,但这种局势背后其实深藏“稳”字诀。五常体制可谓大国妥协后的最优解:它不仅是对二战盟国贡献的承认,也构建了一个大国间的微妙平衡,让国际问题有了一个话事“顶层”。虽然批评五常体制“过时”的声音一直存在,但谁都清楚,任何企图“撼动”五常格局的想法,都极可能掀起一场动荡。斯图布希望以“增设”常任理事国为由,放大中小国家的声音,乍一听挺“民主”。可问题在于,安理会的权力从来不是靠“分摊”而生效的,芬兰的小国梦与联合国的五常格局天壤之别。
美国拒绝芬兰提案:维护五常体制也可以不分“敌我”
让人稍感意外的是,美国对芬兰这位盟友的提案“兴致缺缺”。虽然中美、俄美关系不睦,联合国场上没少掰腕子,但在安理会的“五常”体制上,美国却明确表现出“维护现状”的立场。表面上,美国似乎站在了中俄一边,但实际上,美国在这背后并非支持中俄,而是清楚五常权力格局给自己带来了稳固的全球影响力。美国清楚,如果允许一个“小国”随意挑战五常特权,后续可能引发全球政局动荡,甚至激化与中俄之间的“敌我”关系。而在联合国这个场合,局势稳定永远大于风险冒进。美国直接批评芬兰的“白日梦”提案,用意其实很简单:维护五常格局等于稳住自己世界秩序的“定心丸”。
中国对芬兰提案“不淡定”:台湾问题暗流涌动?
如果说俄罗斯愤怒还只是源于历史恩怨,那中国的“不满”则掺杂了更多当下的现实问题。芬兰对中国提出的“取消否决权”提案触碰到了北京的敏感点——对于中国来说,联合国五常地位是其自二战后国际成就的直接体现,更是台湾问题上获取国际支持的重要保障。近年中国在安理会中多次行使否决权,在美国主导的台湾话题上力挫一方,向外界展示其主权红线绝不可触碰。而芬兰一边公开支持台湾“联合国话题”,一边又在安理会提案取消中国的否决权,显然带有一种“孤立中国”的意味。中国在安理会体制中的地位绝非某个欧洲小国能够轻易撼动,这不仅是权力问题,更是其主权安全的坚固底线。
芬兰“过于自信”?联合国话语权背后的残酷“权谋”
从斯图布的提案中,芬兰似乎想要展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但联合国的权力格局不是谁想“插话”就能插得进去的。中俄五常权力源于二战后的国际格局调整,联合国的话语权早已捆绑上了五常的“政治红利”。如果小国们真能“勇闯五常红线”,安理会恐怕早就“拥挤不堪”了。事实上,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力格局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大国博弈与利益交换,维持住这种“稳态”本身就是一个重大政治成就。
提案争议背后:联合国“五常”格局是平衡而非完美
联合国“五常”格局虽说不是十全十美,但作为一种国际体系,这种架构在数十年内却保障了不少的和平。五常体制虽不公平,却将全球局势稳定放在了“最高位置”——而这或许也是为何即便同盟国间出现争端,五常仍能大体维持原状的原因。芬兰的大胆提案揭示出国际话语权争夺的艰难,也让人看清了联合国体制的现实:五常权力稳固犹如根基难撼。
联合国不是“试验场”,不是每一个“权力冒险”都能在大国权力博弈中生根,五常体制尽管不完美,却是当下世界维稳的“最优解”。芬兰虽然对未来抱持着“开放”的想法,但要在这个体系内得“意”,恐怕还需多几分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