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终前给朱元璋送了一篮子鱼,不知是什么意思,过了17年才明白其中的真相

章若体育 2023-02-25 17:07:21

对刘伯温这一角色相比为许多人所熟知,明朝建国功臣、明初诗文三大家之首,当时享有很高声誉,其智、谋甚至与诸葛孔明齐名。

可正是这么一位才情兼备的谦谦君子最终病逝于榻前,令人徒有凄怆之感。临终前,刘伯温此举令大家纳闷,竟然给朱元璋送来一篮子鱼。

那么刘伯温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又何必给朱元璋送来一篮子鱼?今天,我们将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刘伯温出身于元末浙江省,那里风光秀美,文化昌盛,人们思想变得十分开放。

受这种环境影响,加之刘伯温才华横溢,勤奋好学,十二岁时便考取秀才,十里八乡皆知这“神童”。

后来刘伯温到府学求学,《春秋》在旁人眼里晦涩难懂,他却学得游刃有余。

当他人尚“读书不求甚解”时,已能把学过的知识倒过来并阐明见解。

刘伯温今年十七岁,离开府学到当时儒学名士门下,其才华让大儒无不惊叹,以为自己将来必定是人中龙凤。

透过刘伯温少年读书经历可知其天资出众,在文学上颇具成就。二十三岁时,刘伯温到京城科举考试,一举成名。

原以为从那时候开始凭借这种学识与才能,步步紧逼在所难免,但意外却总是来得如此突然,把本来的打算打乱。

元朝末年,局势动荡,时常战乱不断,朝廷内外忙于应对外敌,当然也没人来管理这些新科进士,刘伯温一腔才气并没有被重用,而是浪费了三年。

刘伯温虽也曾沉浸于无法仕进的悲痛之中,但他迅速调整情绪不断精进学问,学问存于脑海,哪怕当下无法运用,但总有用处时。

果然,三年以后,朝廷为这些当年进士腾出了闲置的岗位。

刘伯温刚上任时,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惊人的政绩,特别受到民间百姓的称赞。

刘伯温在打拼时极爱和乡间父老们呆在一起,倾听父老们讲述各地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等,还听到父老们埋怨赋税苛刻,强盗猖獗,用他的才华帮助父老们解决了很多现实中的难题。

这种官如何不被老百姓喜欢?好男人总是会引来羡慕,这句话放到什么年代也没有什么问题。

刘伯温刚正不阿而脚踏实地,学富五车而为老百姓所称颂,不知不觉中招来一些宵小之徒羡慕畏惧。

他们对刘伯温一再刁难排挤,刘伯温又气又无可奈何,最终不得不辞官归乡。失去刘伯温对朝廷来说是件憾事,因为错过了这么一位有胆识、有谋略的才子。

时隔多年,朝廷又看刘伯温有本事,求其继续归朝朝上。

刘伯温虽为前车之鉴愤愤不平,但是心中仍寄希望于朝廷,还想走仕途康庄大道。

但朝臣之迂腐和天子之昏聩又使他大失所望,刘伯温亦深深意识到元亡已成不可避免之势,纵使他再竭尽所能辅佐天子,救亡图存,亦无力回天。

也是此时,世界上各势力纷纷群起进攻,迅速把元朝撕得粉碎。

这个世界支离破碎,权倾朝野的人各据其地,而其中一人又不同于许多贵族众,他便是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由一介平局民起家,以为国为民之名,与自己有类似遭遇的草莽英雄们,都汇集到自己手下,成征讨天下之助。

朱元璋对刘伯温当然也是耳濡目染,耳濡目染了刘伯温诙谐睿智的种种,若有人来当他的谋臣,世人岂不唾手可得?

所以他把刘伯温请入自己阵营,仿佛当年刘备。

刘伯温还看得透,觉得朱元璋亦人中龙凤必有作为,爽快地接受其邀,于是君臣两人“双向奔赴”,结下深厚革命情谊。

朱元璋确实没看出来,刘伯温一到就给他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并制定了很多独到的方针和政策。

两人在这个乱世中互相信任一起前行,终于朱元璋的天下,刘伯温成为有名谋臣。

有人说,乱世的情谊在盛世过于平局时不作数,君臣更甚。

刘伯温追随朱元璋数年,对朱元璋真的很熟悉,伴君如伴虎之理更甚领悟。

朱元璋是个只能同甘共苦、不能同享富贵的人物,于刘伯温显得激流勇退、不贪那些金银珠宝、泼天权势、毅然辞官归隐。

只能说刘伯温心里真是洞若明火。他充分预见到朱元璋对于开国元勋的残酷压制。也正因为有先见之明。所以早早地离开官场。从而保全了家人。

毕竟君臣一场,在枪林弹雨中共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刘伯温对待朱元璋的作法纵然再心寒,但仍有几分兄弟情义。

刘伯温在生死攸关弥留之际严肃地叮嘱儿子务必把一本书、一篮子鱼交给朱元璋,期望后者能够从书中悟出些道理来,交代清楚这一切便撒手人寰。

朱元璋看了这本书后,得知刘伯温告诉他自己并无二心,但另一方面又想用它来更好地治理国家,据了解这本书就是《无字天书》。一时心中悲寂。

但是当他看到这一篮子鱼时,朱元璋“二丈和尚一头雾水”起来,他真的不知道刘伯温的意思,从来没有想过,然后干脆把它忘了。

匆匆十七年后,朱元璋并没有想到他最爱的儿子朱标和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正是此时朱皇帝明白刘伯温送鱼是什么意思。

结果刘伯温说,篮子这么大,鱼可多了,狭小空间内弱肉强食了,鱼终究会死掉,难道不是朱元璋疯狂分公子为割据封王?

将来在窄小空间中,这几个人势必要斗得死去活来,对此朱元璋立朱标嫡长子为太子之后,以免众多子弟相伤残,并使各藩王全部赶回封地,没有诏旨不准返京。

他想补救一二,想让承纳太子“鱼筐”中再无对手,借此扫除大明朝前进之路。

怎奈大势已成连朱元璋都无法更改,窄小大名终于出现削藩,靖难之役,刘伯温告诫应。

好在此事有惊无险,大明朝还是朱明江山的天下,朱棣继续洪武之治并开启永乐盛世。

总的来看,刘伯温从少至垂暮始终清醒而睿智,之所以未明着对朱元璋说“一筐鱼”意味着什么,怕也怕朱元璋不再信任他,而自以为挑起事端!

您对这个问题有何异议?

2 阅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