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比较好奇贪官落网被抓捕时的现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场景。近日,四川贪官谢海洋在会场被直接带走的画面被媒体曝光,引发网友围观。
据公开视频显示,谢海洋在会议进行中被两名纪委工作人员一左一右架离座位,他神情恐慌,双腿发软,几乎是被半拖半拽地带离现场。这一幕,不仅揭开了反腐斗争的冰山一角,更让公众得以一窥贪官落马时的真实状态。
据公开的视频显示,当时三名身穿白色衬衫的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出现在会议现场,其中两名工作人员一左一右架住谢海洋的胳膊。这位在住建系统深耕36年的“老资格”瞬间脸色煞白,双腿发软,像丢了魂一样,几乎是被半拖半拽地带离会场。镜头中,他全身颤抖,西裤下的双腿如灌铅般无力,与往日开会时稳健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
这起“会场带走”事件折射出反腐斗争的三大转变。首先是执法场景的突破,从办公室约谈到会场直接留置,打破“安全落地”的腐败幻想;其次是技术赋能的深化,纪委监委通过调查,发现谢海洋为他人在承接工程项目、加快拨款进度等方面提供帮助而受贿的行为。
谢海洋在忏悔书中剖析堕落根源时提到三个关键节点:2000年竞聘副站长失利后产生“升职无果,不如进账”的扭曲心理;2008年掌权自来水公司时权力膨胀,未能“控制物欲”;2018年重返质安站时心存侥幸,未在“克己复礼”上下功夫。这种从“谨慎收钱”到“主动索贿”,暴露出部分官员从小贪到大贪的蜕变过程。
当谢海洋写下“愧对组织培养,让家人蒙羞”的忏悔时,他或许该想起36年前那个在质安站档案室埋头整理图纸的年轻人。从技术骨干到阶下囚,从会场主讲人到留置对象,权力寻租的代价,终究要用自由来偿还。这起案件警示所有公职人员:反腐利剑始终高悬,任何挑战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将在阳光照妖镜下现出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