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时代》周刊专访时,再度放话要吞并加拿大:“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绝非玩笑,这是解决贸易逆差的唯一途径。” 他还将美国跟加拿大比作父与子的关系:我们照顾着他们,每年因“照顾”加拿大亏损2000亿至2500亿美元,包括承担其军事开支和经济依赖。此前甚至戏称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为“州长”。加拿大总理卡尼当时也强硬回击:“加拿大绝不会成为美国一州,这是对主权的威胁。”
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2023年美加贸易额达7850亿加元,其中美国对加出口3210亿加元,进口4640亿加元,逆差实际为1430亿加元。但特朗普刻意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加拿大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其原油出口的60%流向美国,同时拥有34种美国国防工业必需的稀土和矿产资源。这种互补性被特朗普简化为“单方面施舍”,其真实意图或是通过制造经济焦虑,迫使加拿大在北美自贸协定谈判中让步。
如今特朗普的言论,被加拿大媒体解读为“新殖民主义”的复辟。安大略省长福特佩戴“加拿大不出售”帽子巡街,渥太华爆发万人抗议集会,民众高举“别插手”“加拿大本就伟大”的标语,这些场景与历史上的反吞并运动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各国主权平等,不得威胁领土完整”,而特朗普却公开讨论吞并一个G7国家。如果该言论出自小国领导人,恐已引发国际制裁了。
特朗普的“吞并论”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其全球战略的缩影。从威胁购买格陵兰岛到主张控制巴拿马运河,这种“帝国式扩张”背后是单边主义的升级。特朗普试图用19世纪的领土逻辑解决21世纪的全球化矛盾,本质上是将国际关系降级为“强权即真理”的丛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