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月,日军对缅甸发起进攻,企图切断美英等西方国家对华交通运输线滇缅公路,以此迫使民国政府屈服。
滇缅公路作为当时西南大后方唯一的国际陆路物资运输线,对中国抗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住这一生命线,中国于1942年3月派出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十万中华男儿为挽救民族危亡,出关滇西挥戈入缅。
这次远征缅甸不仅是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联合抗日,也是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
虽然这场战争以远征军的失败告终,但中国军队勇于抗争、宁死不屈的精神却值得传颂,为一年后的第二次入缅作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为保卫岌岌可危的滇缅公路,十万远征军挥师入缅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虽占据华中,但伤亡惨重,再无力向前推进,中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为了抗战需要,开始在云南修建国际陆路运输通道,如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等,以确保国外物资能顺利运抵中国大后方。
而日本虽然国力强于中国,但区区岛国地狭人稠,资源匮乏,无力支撑大规模持久的战争。
为了攫取更多资源,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日本确立南下东南亚的海洋战略。
日本希望夺取缅甸、法属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及印尼群岛等地,获得南洋地区丰厚的石油等自然资源。
同时切断美、英援华国际通道,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英国是当时东南亚最大殖民帝国,掌控香港、缅甸、马来半岛、新加坡等重要海陆交通枢纽,不仅不与中国联合,反而企图牺牲中国利益,寻求对日妥协,以保证在亚洲的殖民利益。
在英国的绥靖纵容下,日军于1940年9月占领法属中南半岛,完全切断了中越国际通道,这样一来,滇缅公路成为唯一可用的国际陆上运输线。
此前中国曾多次与英国方面协商,请求派出军队部署在缅甸边境,以确保缅甸局势安全,但傲慢的英国人对中国出兵一事不屑一顾,断然拒绝了国民政府的提议。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并把矛头直指缅甸,英国人这才意识到中国力量和抗战的重要性。
只有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才能拖住日本,保证英国在远东和印度的殖民利益。
因此在1941年12月下旬,英国与中国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军事同盟。
中国借此开始组建远征军在云南中缅边境集结,随时待命赴缅对日作战。
1942年1月,日军6万余人入侵缅甸,但此时的英国政府依然对中国持有不屑和疑虑,拒绝远征军入缅。
但事实证明,英国人在缅甸战场的表现与他们的傲慢完全呈反比,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日军一路势如破竹,英军被打的丢盔弃甲。
在此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把希望寄托在了澳大利亚身上,请求澳大利亚派兵增援,直到遭到拒绝,才低下高傲的头颅请求中国军队支援。
1942年2月中旬,国民政府任命杜聿明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率领第5、第6、第66军共10个师10万余人入缅作战。
虽然是第一次出国作战,但这些年轻的中华男儿毫不畏缩,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出国门,奔向缅甸丛林阻击日寇。
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英军指挥官亚历山大未作任何有效抵抗便向北溃退,很快日军进占曼德勒,以此寻求与中国军队决战,待歼灭后切断滇缅公路。
在日军占领仰光的同一天,中国和英国军队集结,计划分三路南下迎击日军。
英军负责西路,东路由远征军第6军负责,中路军由杜聿明率第5军阻敌,同时杜聿明派戴安澜200师接替英军在要隘同古的防务。
同古保卫战:200师重创日军,中国军队建首功,戴安澜一战封神同古是南缅平原上一座小城,又被称作东吁,南距仰光250公里,北距曼德勒320公里,扼守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3月16日,日军开始轰炸同古,远征军与日军第一次交锋,同古之战正式打响。
驻守同古的第200师在戴安澜的率领下沉着应敌,戴安澜在两年前的广西昆仑关战役中曾与日军交战并取得昆仑关大捷,因此在对日作战方面颇有心得。
19日拂晓,日军趁天色朦胧,打算渡过河桥,组织地面进攻。
200师官兵埋伏在河桥两侧,趁日军上桥将大桥引爆,两翼部队立即用机枪扫射,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日军留下几十具尸体,仓皇逃走。
这是日军第一次在缅甸战场受挫,不仅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也转变了英军对中国“草鞋兵”的轻视态度。
3月20日,日军第55师团在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下,向同古发起猛烈攻击。
200师以步骑兵相配合,避开日军正面火力,向其侧翼反击,炸毁日军多辆坦克、装甲车,击退其多次冲锋。
但日军凭借兵力和火力优势屡次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势,双方伤亡十分惨重。
戴安澜面对危险局势,毅然坚守,视死如归,在给其夫人王荷馨的信中写道:
“现在孤军奋战,决心与阵地共存亡,以报国家养育之恩,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随后召开营以上军官会议,在会上,戴安澜宣布:
“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
抗日名将戴安澜
戴安澜的必死决心极大鼓舞手下官兵,从22日至23日,200师奋勇抵抗,歼灭日军500余人,摧毁敌军坦克装甲20余辆。
然而,由于缺乏援军支援,200师逐渐陷入被动,24日,日军夺取同古永克冈机场,切断其与后方的联系,并不断压缩包围圈,戴安澜只能将兵力集中于同古城。
25日拂晓,日军由南、西、北三面包围同古,并发动进攻。
戴安澜一面命令火烧森林,迟滞日军进攻,另一面收缩防御阵地,加固工事,但由于日军火力过猛,很快阵线被突破,日军涌入同古城。
随后,双方展开激烈巷战,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抵抗,与日军短兵相接,逐屋战斗,或用手榴弹投掷,或用刺刀肉搏。
恼羞成怒的日军调集大量援军围歼200师,并释放毒气杀伤大量中国官兵。
虽然戴安澜率部打退敌军多次进攻,但由于西线英军没有采取积极行动配合,致使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未能按计划运送到同古前线,戴安澜的处境愈发不利。
3月29日,200师与日军已苦战12天,伤亡达2500人,且内缺粮弹,外无援兵,面对4倍于己的敌军,戴安澜困守孤城,形势十分危急。
为保存实力,戴安澜按照杜聿明的指示,在新22师的掩护下,于29日晚成功突围撤退,连一个伤兵都未落下,日军费劲得到的不过是一座空城。
同古保卫战虽然以200师的撤退结束,但此战在缺乏制空权且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歼敌5000余人。
不仅成功掩护英军撤退,也使第200师全师安全转移,不得不说是一个难得的成就。
同时此战也是缅甸作战期间坚守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戴安澜将军也因此一战封神。
蒋介石更是把此次战役称做“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
仁安羌大捷——远征军以少胜多,取得入缅作战首胜日军拿下同古后,兵分三路北上,其中,西路第33师团沿伊洛瓦底江向仁安羌方向发起进攻,企图占领这里的油田地区,防守西路的英军几乎未做抵抗,一路溃逃。
4月13日,英军退至仁安羌,为了防止油田落入日本人之手,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下令炸毁油田,同时请求中国军队接替西线英军防务,以掩护其大规模撤退。
远征军司令部在接到亚历山大求助后,当即命令38师师长孙立人下属的112团、113团前往支援。
由于直到4月16日才完成油田爆破,撤退不及被日军抄了北逃后路,致使英缅军第1师约7000人被围困在仁安羌,第1师因缺医少药、弹尽粮绝陷入绝地。
4月17日,113团1000余人抵达仁安羌,团长刘放吾在与英军军长斯利姆简单会晤后,便着手部署攻击准备。
4月18日拂晓,第113团在英军坦克、炮兵的掩护下,向日军阵地发动猛烈进攻,全团将士奋勇争先。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从正面撕开一条口子,夺取宾河渡口,为英军逃生创造机会。
但由于仁安羌地形起伏交错,沟壑纵横,对英军装甲部队作战十分不利,始终未能打通公路。
19日拂晓,113团在刘放吾的带领下再次对日军发起全线总攻,38师师长孙立人亲赴现场指挥作战,被困英军也集中全部火力配合夹击日军。
远征军战士冒死奋力杀向仁安羌核心油田区,杀伤日军1000余人,113团亦损失过半。
下午15时,中国军队收复仁安羌油田,成功解救英军7000多人及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多人,取得仁安羌大捷。
此后孙立人准备集中兵力,发起反攻,但亚历山大却决意放弃缅甸,退守印度,致使仁安羌再次落入敌手。
中国远征军全线大撤退,三万将士殒命野人山由于英军背弃共同防御计划,擅自北逃印度,致使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陷入被动。
日军凭借机动快速优势,截断远征军补给线,同时日军对东路远征军防线进行猛攻,突破防御阵地。
4月29日,缅北重镇腊戌失守,5月1日曼德勒失守,滇缅公路这条唯一从缅甸到中国的路被彻底切断,远征军成了失群的孤雁,陷入绝境。
5月8日,杜聿明遵照蒋介石的命令向国内撤退。为避免远征军主力被日军南北包围全歼,杜聿明命令各部分路回国。
新38师师长孙立人没有听从杜聿明的命令,而是向西折往印度,不久安全抵达印度英帕尔,新38师也成为这场大撤退中唯一未受太大损失,保持完整建制的部队。
至于其他几路远征军就没那么幸运了。
第66军残部和第200师沿滇缅公路回撤,他们在敌军的封锁线下冒险前行,途中遭到日军伏击。
师长戴安澜被子弹击中胸部和腹部,于5月26日重伤不治殉国,200师官兵扶棺继续前进,直到6月下旬才抵达云南,全师官兵仅剩2000余人。
第6军是最早进行撤退的主力,他们沿着缅老泰边境转移,一路辗转,成功撤回至西双版纳。
不过最惨烈、最悲壮的还属杜聿明的第5军主力。
撤退之初,为了摆脱日军追击,杜聿明按照蒋介石的命令,率领他的3万精锐向胡康河谷,也就是野人山退去。
在进入野人山之前,杜聿明炸毁坦克、装甲车等所有重型装备,只带少数粮草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孙立人也就是在此时与杜聿明分道扬镳,他宁可冒着被老蒋杀头的罪过也不愿前往野人山。
那么,野人山究竟可怕在哪里呢?杜聿明在野人山又遭遇怎样可怕的事情?
野人山并非一座山,而是方圆三百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这里位于缅甸最北部的缅中印交界处,林莽如海,乔木遮天,茂密的树冠层层叠叠,与外界完全隔绝。
由于这里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气候高温潮湿、闷热多雨,是各类毒蛇蚊虫和猛兽的家园,且瘴气疾病盛行,在缅语中又被称为魔鬼山,杜聿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穿越野人山。
进入野人山之初,正值雨季,整日大雨倾斜,地面上积起大大小小的水洼,有一千多名伤兵因不愿拖累大部队,或举枪自尽,或点火自焚。
在熊熊大火面前,杜聿明跪了下来,一边痛哭一边磕头,这场惨烈的牺牲为野人山撤退蒙上一层阴影。
野人山里,早晚温差极大,士兵们的身体在白天被雨水打透,夜晚又挨饿受冻,很多战士因此病死。
不过这还不是最惨的,士兵还遭受毒蛇猛兽的攻击,这里最可怕的是食指粗的巨大蚂蝗,树叶上,草丛里,青苔间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趁着远征军赶路时,它们悄无声息地爬到战士们的皮肤上大口吸血,留下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很多士兵因此感染热带疾病而死。
除了蚂蝗之外,蚊蚋也防不胜防,它们传播各种疾病,被叮咬之后发高烧昏迷,从而被蚂蝗吸血,被蚂蚁啃噬血肉,很多士兵晚上睡着再也醒不过来。
另外还有防不胜防的瘴气,越到丛林深处,瘴气越厉害,不少士兵吸入瘴气,毒发身亡,就连杜聿明也身染热带疾病一度昏迷。
但夺取士兵生命最多的仍是断水缺粮,这里吃人的东西很多,人吃的东西却很少,许多士兵或被活活饿死,或误食毒蘑菇身亡,几乎每走几十米就有一名士兵倒下。
在野人山兜兜转转一个多月,整个军队几乎陷入绝望。
直到7月下旬,一架美国飞机在野人山上空发现了这支军队,盟军随后空投电台、粮食、药品,才使得这支军队走出野人山。
但此时回国路线所经的中缅国境已被日军占领,最后只能改道印度,于7月25日抵达印度利多。
而这支穿越野人山的3万军队,大部分士兵长眠于此,只有3000余人活着走了出来。
小结远征军第一次出征缅甸以失败告终,10万大军仅剩3万人生还。
而日军伤亡约45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国际援华陆路运输线被封锁,原有作战物资转只能通过驼峰空中航线输送。
为了摆脱不利局面,中国于1943年3月发起第二次远征,取得对日战略反攻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