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街头的哪吒汽车,咋说没就没了?
说起新能源汽车,那可是现在的大热门。
可最近,济南的朋友们发现,曾经风光一时的哪吒汽车,好像在悄悄“消失”。
这到底咋回事?
泰山财经的记者赶紧去探了个究竟。
这一探不要紧,发现哪吒汽车在济南的店,那是关了一家又一家,现在就剩历城区新晨用户中心还在撑着,卖的还是库存车。
想当初,匡山汽车大世界4S店可是哪吒汽车在济南的主力销售点,现在呢?
早就换成了“吉利睿蓝新能源济南体验中心临时展厅”,要不是门口那哪吒汽车的充电桩还没拆,谁能想到这儿以前是卖哪吒的?
还有万达广场经四路店、万虹广场店,也都关门大吉了。
你品,你细品,这背后是啥情况?
经销商的日子,那叫一个“难”。
你说厂家要求提前交全款订车,这钱交了,车呢?
迟迟不发,经销商手里没车,那不是干着急嘛!
有些经销商,为了进车,那是背上了银行贷款,结果车没卖出去,债务倒是先来了,更惨的是,还有客户要起诉。
你说这事儿闹心不闹心?
没辙,经销商们只能组团去哪吒汽车的工厂“讨个说法”。
他们提了三个要求:一是赔偿2024年9月以来的损失,二是预支2025年5月到7月的经营成本,三是把那些打了钱但没发车的补贴和返利都给还回来。
这要求,听着都替他们捏把汗。
再来说说哪吒汽车的高层,也是“地震”不断。
原CEO张勇,说是“战略调整”就不干了,换成了创始人方运舟。
张勇呢,说是去当顾问,结果外界传言他出国融资去了。
更让人捉摸不透的是,他的个人微博账号,现在是啥内容都没了,空空如也,这操作,着实让人看不懂。
要说这高层变动,也不是没来由的。
2023年,哪吒汽车定了个25万辆的销量目标,结果呢?
只卖了12.75万辆,完成率刚过一半。
这完不成任务,领导肯定要承担责任,你说是不是?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哪吒汽车想了个招儿,叫“债转股”。
就是在上海普陀的办公总部,找了一堆供应商开会,说要把欠他们的钱,变成股份。
这招儿,能不能行,还真不好说。
更让人头疼的是,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也没占到啥便宜。
在东南亚,比亚迪、长城这些中国品牌,早就抢占了先机;在欧洲,又赶上欧盟的反补贴调查,你说这海外扩张,难不难?
库存车卖不出去,新车又进不来,你说这咋办?
2024年初,哪吒汽车为了清理库存,搞了一波降价促销,哪吒S最高降了2.2万元。
这降价,短期内是能刺激点销量,但长期来看,对品牌价值,那可是个不小的伤害。
雪上加霜的是,2024年2月,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被执行人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1.85亿人民币,执行法院为桐乡市人民法院。
这资金链,看来是真有点紧张了。
济南的新晨用户中心,现在成了最后的“坚守者”,卖的都是库存车,售后服务也大不如前。
配件要等很久,维修费还得自己掏腰包,你说这让消费者咋放心?
你说,谁愿意买个“孤儿车”回家呢?
有媒体报道说,哪吒汽车内部管理也有点乱,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决策效率低下。
这内部要是乱了,对外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说白了,哪吒汽车现在是内忧外患。
销量上不去,资金又紧张,高层还变动,经销商也闹心,这一系列的“塌房”事件,让哪吒汽车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你说,哪吒汽车还能“涅槃重生”吗?
这可真不好说,就看它能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走出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