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地面防空导弹系统摧毁气球就像用大炮打麻雀一样——既昂贵又不总是有效。拦截战斗机无法追上飞行高度达到40公里的目标,而气球的飞行速度又非常慢,这使得拦截任务更加困难。这一切促使苏联开始考虑设计一种专门的拦截机来摧毁这些气球。对飞机的要求非常特殊:它必须能够在超过20公里的高度飞行,并保持最低的飞行速度,同时还要装备炮火武器。设计拦截机的任务交给了实验机械制造厂(即米亚西舍夫工厂)。
新型飞机采用了双尾翼设计,机翼长度为40米。动力系统使用了简化版的RD-36-51发动机,这种发动机通常安装在图-144D飞机上。发动机没有可调喷管,但配备了向燃烧室提供氧气的装置。
该飞机的武器系统选择了23毫米双管炮,配备了特殊的接触引信弹药。为了避免在射击时飞机过度失衡,炮管被安装在发动机上方。
首个飞行原型机——气球拦截机M-17于1978年生产。但它的命运悲惨:在测试初期,飞机发生了坠毁。1978年12月,在高速滑行过程中,飞行员切尔诺布罗夫金意外地将编号为17100的飞机升空。飞机起飞后不久,M-17撞击地面并坠毁,飞行员当场遇难。
第二个飞行原型机是编号为CCCP-17103的飞机,于1982年在米亚西舍夫工厂生产。1982年5月26日,这架飞机在“拉缅斯科耶”机场成功完成了M-17项目的第一次试飞。
根据国家试验计划,M-17 CCCP-17103一直飞行到80年代中期,但此时对专用拦截机的需求已经不再存在:美国关闭了ADA项目。因此,决定将飞机用于和平用途:它被用于研究臭氧层。在这些科学飞行中,编号为17103的飞机并未参与,而是最后一架建造的M-17(编号为СССР-17401)被用于这一目的。
至于CCCP-17103飞机,到80年代末,它已经完成了使用年限,无法继续飞行。为了保存这架飞机,决定将其移交给莫尼诺,1990年1月25日,M-17飞机开始了最后一次飞行。试飞员尼古拉·热涅拉洛夫将飞机从朱科夫斯基飞往莫尼诺,并将其加入了空军中央博物馆的展览。
2012年,M-17开始由志愿者进行修复工作。飞机被清洗和重新涂漆,驾驶舱和飞机的部分结构也得到了整理。
最初,编号17103的飞机没有武器,但在开始修复时,决定安装一门炮。由于种种原因,原装的武器没能找到。然而,修复人员成功获取了图纸,并通过苏霍伊设计局制造了一个钢制炮模型。2014年秋季,这个炮模型被安装在了飞机上。现在,M-17以这种状态欢迎着莫尼诺航空博物馆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