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名街刘家巷

祥清风润 2024-09-04 04:37:11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文化多元,楚风徽韵,湖光山色,美丽乡愁。我们牵手,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

如果说咸宁羊楼洞古街因一片神奇的树叶——青砖茶而形成,那么武穴市刘家巷却因一粒米加工转运而兴盛,自然形成繁华的一条特色街。广济民谚云:“梅川驿垴上,武穴刘家巷。”刘家巷,唐朝时就形成街面,唐安史之乱后,唐财政仰望江南,漕运兴起。刘家巷成为三省七县漕粮和淮盐聚散地。刘家巷的大户刘姓是汉高祖刘邦长子刘肥的后裔。清末刘姓米店老板刘舫笙,担任武穴商会会长时,倡议铺设刘家巷街道石板路。刘姓的8位名士积极响应,捐资购买本地上乡麻石,铺就石板街。

港埠形胜带来千年繁华

刘家巷街:南起上庙,北至大桥边,东南与刘八阁角连为一体。刘姓为最初落户,是武穴最早形成的街道。街巷两厢各种商铺紧密相连,东侧和北端紧靠河港。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武穴遭特大洪水,次年,江堤复修,内湖外江码头出现新的变化,长江上的漕船停泊在青林埠的蓬子桥东西两侧的3个码头:真君殿码头(今珍珠场)以及今钟厂处码头和东风小学处的君主坟码头。刘家巷肩挑内湖2个码头:即大桥边码头和新开的礓䃰下码头(今上庙处)。明永乐二年建成青林堤后,刘家巷街处于长江堤防以内。清咸丰年间,长江主泓南移,将青林口的月塘和仰山庙下塘间开筑新堤,将弯曲的青林堤改为直线堤,坝里外衔接处留有缺口,称为拖船埠。刘家巷北端有座石拱桥,名曰:北川桥,石墩、条石桥面1891年建成,历经百年风雨,屹立至今。此桥连城乡,是武穴城区连通上乡驿道的咽喉。建在刘家巷北端西港上的北川桥边的大桥边码头,帆樯林立,四季繁忙。有诗赞曰:“北川桥畔接田畴,鹊噪蝉鸣几树秋;极目横塘霞似锦,茫茫烟水映渔舟”。清末民初,武穴西港是武穴上乡粮食、土产进城和武穴南北杂货运往乡间的主要通道。航道连通五湖四乡,东至武山湖、连城湖、太白湖周边的黄广水乡,西至黄泥湖、马口湖湖边水乡。直到二十世纪末,西港航道仍与武山湖官桥大港相通,从大桥边码头到太白湖边的郑公塔码头航班,人来船往,生意兴隆。刘家巷南端也有一个内湖码头:礓䃰下(今上庙),连通两个内湖码头的合面街,自然形成繁华千年的刘家巷老街。

漕米加工带来出口繁盛

彭蠡古泽(黄广地区),从袁术、曹操、孙权开始屯田,向为鄂东稻作区。加之武穴内湖外江,水网密布,水运发达,武穴刘家巷老街靠一粒米带活百业兴旺。清光绪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湖广总督李瀚章上奏清廷:“湖北为采买漕米之地,鄂东又为产粮区,在此一次采正米三万担。”清末民初刘家巷是武穴最著名的米市,兴盛时开办糙米行多达 90余家,知名米行有“饶集桢”“和顺”“广成”“周德顺”“郭怡顺”等34家,米店20余家,年加工出口达54万担(约28750吨)。时为米业服务的行业也应运而生,开有(线)车行15家,客栈15 家,搬运散工1520人。每天由港口输出谷米1500余担。刘家巷米市货源充足,与到乡间采购的众多米贩分不开,他们一年四季将稻谷源源不断运往武穴。在梅川运输线上,以小车谋生和歇息地点出名的称为:“鲁全二的车,塔水桥的粑”。鲁全垸有线车100多辆,男人推,女人拉。谷包送到仓头埠后下河上船,到刘家巷“落行”,砻房再加工成糙米,装上江船输出,销往九江、汉口和无锡一带。

服务米业带来百业繁荣

围绕码头漕米转运,一业兴来百业旺,刘家巷的副食品加工和饮食业也很兴旺,招来五湖四乡的大量船户水客。最为行销是董糖(后称酥糖),成为武穴名产,粑铺、烧饼铺众多,小笼包、烧麦、蓑衣丸,油炸臭豆腐、油条、油粑,都是武穴著名的风味小吃。武穴茶饼、烧饼也很受欢迎。这些糕点和干粮,无论是馈赠还是车夫、脚夫携带上路,均便宜实惠。行旅赶车的午间,傍茶棚吃粑喝茶,所以武穴人称“午饭”为“喝茶”。刘家巷除众多糙米行外,山药(薯蓣)行也很闻名。山药是武穴特产,凡上乡的山药有的在大金铺被山药行收购,有的农户肩挑背扛到大金仓头埠码头运到武穴刘家巷,年销量达18万斤。由于这里是连结城乡贸易,猪行也间杂其间,仔猪圈栏售卖。因此,刘家巷市场品类繁多,进出摩肩接踵,日暮喧嚣不息,刘家巷成为享誉鄂东的名街。

0 阅读:3

祥清风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