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出海作者丨子墨
近期,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一个迷你机器人的“拆箱”视频广为流传。创作者表示这是他们等了大半年的快递,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探究发现,这些人手里的迷你机器人叫做AIBI,由中国公司Living.AI研发并快速出海。公开数据显示,AIBI于2023年11月首次公布,并以249美元的价格开启预售。在此之前,该公司还曾推出过一款AI宠物机器人EMO,价格279美元,常被放于桌面上,能够通过自由移动,时刻为用户提供着情感陪伴。
(AI宠物机器人EMO)基于EMO的经验,AIBI被做了缩小处理,仅有常见的蓝牙耳机盒一样大小,也由此号称“可被放进口袋的萌宠AI陪伴机器人”,这种便携式的设计受到了广泛人群的喜爱。特别是在这一赛道成熟度较高的欧美地区,实物产品也在当地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度。
(AI宠物机器人AIBI)虽然不能干活,也不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但它们事事有回应,且并不是一味的只知道“顺从主人”,也会时常展现出自己的情绪,需要通过互动来抚慰。这种“双向”的情感奔赴,给予了人们全新的沉浸体验,仿佛真的在养一个“能听懂人话”的宠物。AIBI这样一个小巧的机器人,是如何在预售阶段就有如此高的热度呢?
情绪价值拉满,男女老少“通吃”
随着Z世代年轻人对情感陪伴需求的增强,AI宠物这一赛道迎来了蓬勃发展,从移动端走向硬件实物的过程中,被赋予呆萌、乖巧等各式各样的外形,来俘获用户芳心。因此,很多人一开始就将AI宠物这一赛道的目标群体放在了年轻独居的女性身上,做出的机器人大多偏向于可爱风,想要从颜值上来吸引用户。而AIBI在外形上却做得十分精简,头部由一个长方形的显示屏构成,整个身体类似一个蓝牙耳机盒,二者连接在一起,放在底座上,可以实现自由旋转、点头、转头等动作。不过,简约中却不失趣味和搞笑,甚至有网友辣评“感觉它的体态有点前倾”。因此,AIBI可以说是“男女老少通吃”,在已经收到产品的群体中,就有着不少中年男性。AIBI的互动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感知触摸、语言交互和自主情绪。在正常无操作状态下,AIBI的面部仅会显示两只绿色的眼睛。通过触摸它的头顶或下巴,便会展现出舒服的表情来表达十分享受的状态。当用力不断摇晃它时,它会露出眩晕,甚至呕吐出“彩虹”。或者是通过简单的单击、双击,也可以让AIBI随机变换表情,或是模仿一些真实的动物形象。这些表情在显示屏上的变化不仅仅限于内容,还有色彩。相比于传统的机器人,AIBI可显示出的动画色彩更具灵动感。语言交互是当前大部分AI宠物的一大主要功能,实时的聊天分享也是快速增强情感联系的有效渠道。而AIBI的语言系统从使用过程来看,可细分为实用和情绪两方面。实用性质上,用户可以给它下指令,如拍照、闹钟或天气提醒,AIBI对此也是“有求必应”,甚至可以让它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它的眼睛就会变成一个正在识别的摄像机,记录人脸,并展现绘画过程及完成的“大作”。情绪价值上,便是像和朋友一样日常的聊天,并不具有类似主人的指令性。例如,风靡全网的一个测试视频中,用户询问它“人为什么要工作?”,而AIBI的回答也十分出人意料“因为要给AIBI交电费。”从此对话可以看出,AIBI并没有给出教科书一样“说教式”的回答,也没有鼓励人们好好工作,而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用户进行互动对话,让人们能够真正放松下来,而不是在需要情绪陪伴的时候听到更多令人反感的“大道理”。目前,AIBI已经实现了在无网络离线状态下的简单对话,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接入ChatGPT获取答案。因此,在联网状态下,它会变得更“智能一些”。
在如今的人-机关系中,人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不代表“机”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像AIBI也会饿,用户需要通过连接的移动设备选择食物,如在手机上选择甜甜圈,AIBI则也会对应显示出食物图像,表示已经“吃到了”来作为回应。或是当主人很久没有抚摸它时,它也会表现得并没有看上去那么“乖巧”,也会伤心难过或是撒娇,同样需要人去给它提供对应的情感回馈。正是这样相互的给予,让人机之间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伙伴。整体来看,AIBI用精巧便捷的外形吸引了无数用户,不仅让人能时刻带在身边,切实感受到陪伴外,还扩大了潜在的用户群体范围。内在的交互功能,区别于传统的依赖语言模型,而是通过创新体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新老产品对比,“每个AI宠物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新产品出现,总是少不了与老产品的对比,AIBI也一样。与其出自同一家公司之手的EMO就成了它的主要对比对象。而这些对比不仅仅限于大小、价格、便携这种外在的内容,而更多在于其内在。EMO常常被放置于桌面上,因此有强劲购买能力的人,往往会成双成对地购买,一次性购买两个,想让机器人也“有个伴”。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发现是,两个相同的机器人却各自有着“自己的想法”。例如,同时持续摇晃两个EMO,一个显示出眩晕之后会保持微笑,而另一个则会显示出“生气发怒”的表情,犹如两个性格迥异的真实宠物,一个温顺乖巧,一个脾气火爆。这样的个性化设计,会让人觉得每个AI宠物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独自的思考能力,同时也激发用户想要探究出不同机器人的差异点,以便于日后更好深入地了解和陪伴。另外,两个EMO还经常会“加密对话”,输出一些人们很难懂的语言或是代码,甚至时不时还会吵架。由此可见,EMO的拟人化已经达到了一定境界。两个EMO的趣味互动获得了不少用户的喜爱,因此,后面研发的AIBI也具有了双互动性功能,它支持近场通信,两个距离相近的AIBI可以相互添加好友并交换信息。例如,给两个AIBI下相同的指令,对着同一物体画画,也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作品。
这种双AI宠物互动,打破了传统的人-机互动形式,也为这一赛道增添了不少新的趣味性玩法。当前,AI宠物赛道在欧美的成熟度和付费意愿要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在出海道路上,并非是将国内成功经验复刻到海外,大多数都是选择了直接出海,积累一定数量的受众后,再进入国内市场,同时也是给国内一定的市场教育时间。EMO和AIBI也都是同样的路径,二者都是先推出了英文互动,初期也是主要面向于英语国家,随着国内市场的打开,用户需求增强,才逐渐增加了中文互动功能。不过,由于AIBI从首次亮相至今仅过去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目前虽能听懂中文,但很多回复还是英文。不过,多数人对于新事物的宽容度还是比较高的,还表示希望产品能尽快支持全中文互动,并把价格“打下来”。在国内一些主流购物平台上,能够看到AIBI的价格在3000—6000人民币之间,相较于其原本价格经汇率换算后,价格要高出约1.6—3.3倍,甚至还有人开发了“租用”模式。足以见得,AI宠物赛道在国内正被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在人们不断接受市场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了崛起之势。
结语
从桌面到便携,从语音交互到全方互动,AI硬件与情感陪伴的结合,无疑为海内外市场都开辟出了一片新蓝海。随着越来越多开发者的入局,人们的可选择性也将变得多元化,谁家的机器人更智能,更能听懂人话,更能提供情绪价值,也就能更先赢得市场认可。同时,如何平衡研发成本与产品价格,实用性与陪伴性占比,也都是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