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新白茶,从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什么时候上市发货?

小陈茶事 2025-04-29 18:36:5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断断续续下了一星期的雨。

其实很喜欢春雨萌萌的时候,院子里的绿树绿草,被清淋淋的雨水洗过,有一种烟雨江南的温柔之美。

可以让人假装,是在“有着丁香般姑娘”的江南。

我们这里严格来讲并不算江南,我们是越和岭南的交汇处,从前那些充军到岭南的人,一路南下,经浙江入闽,再到广东去。

先入眼的便是江南的繁华与富庶,再到烟瘴横生,那种心理上的落差,比肉体上的疲惫,更加令人摧肝断肠。

只怕再也没有重返中原的希望,只怕从此就要埋骨他乡。

也只有老苏,这种乐观达观到极致的人,才可以身在天涯海角,仍旧心怀风花雪月——米饭都吃不上了,还惦记着京城流行的点茶,大半夜吃下去三大碗,饥肠漉漉中,失眠到天明。

《2》

关于春白茶的发货,在从前,五六年前,年年都是杂乱无章的。

有一些心急的福鼎白茶小厂,采下来不到半个月,就发货了。

急。

急着抢鲜上市,争着抢占市场。

为什么这样急?

因为厂子小,制茶水平一般,在市场上没有品牌知名度,也没有品牌美誉度。

如果不趁着大厂们的新白茶还在精工细作的时候提前上市,等到后面大厂的白茶出来,他们就基本上没戏唱了。

是以,急着采,急着做,赶着上市,抢着收割市场份额。

这就是白茶小厂们的生存环境——没有高明的制茶技术,活得很艰难。

于是他们成为了做旧老白茶最主要的来源地,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反观老S,愈发值得人敬重——一路从小厂到大厂,全靠他自己摸索学习。

起先是跟着方大师学,厚着脸皮天天去蹭茶,蹭技术,后来有点积蓄了,就花钱请国营老茶厂的师傅上门来教学,尤其还花天价请老制茶师来教学烘焙技术,硬是学了一个月。

这种愿意在技术上提升和投资的决心与远见,决定了一个茶厂可以走多远,以及走多高。

然,大多数小厂都是“近视”的,只能看得见眼前的一毛两毛钱,而忽视了长期的远景。

《3》

早些年,这些小厂子提前上市,提前发货的时候,村姑陈是大力拨乱反正过的。

毕竟,自己家的茶自己认为做好了可以上市了,这种认知仅限于这个茶厂,而不应该被误导为整个白茶行业的行为。

一家之言,只能是一家之言。

一个厂子,只能代表它自己,何德何能可以代表全福鼎的茶行业呢。

于是,村姑陈要说来说一些不招人喜欢的话,告诉消费者,白茶真正的加工周期是多长时间,而提前上市的白茶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说多了,虽然招人烦,但也有巨大的好处,那就是,不到五一节,老茶友们都不催发货了。

也没有老茶友拿着从别处买来的提前上市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来找村姑陈判断真假了。

整个市场都安安静静的,静待五一的到来,静待春白茶发货季的到来。

是以,相比当下西湖龙井春茶季的各种乱象——提前采,提前上市....福鼎白茶的春茶季“乖巧”了许多许多。

李麻花于是表扬曰,村姑陈这个祥林嫂的存在,还是蛮有价值的嘛。

被我翻了个巨大的白眼。

《4》

今年(2025)的春茶季,其实很短。

短到还没怎么动作,它就结束了。

在老S每天“茶都不发”、“发得怎么这么慢”的哀叹声中,静悄悄地,就收尾了。

决定不采的那天,还没到谷雨节。

但老S说,太粗了,不能再采。

我们去看了看,虽然芽头仍旧很大,但叶片也很大,做出来口感不会太好,于是听从老S这个专业人士的意见,停采,开始炭烘。

用木炭,一点一点,把今年的春白茶,按采摘的顺序,从白毫银针,到白牡丹,到春寿眉,都给烘干。

这个烘的过程就非常漫长,要一笼一笼地烘,一次只能烘5-7笼——最优有的炭烘师傅,也只能照管这么多笼,多了就顾不过来,容易烘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按老S的技术,整个烘茶的时长,快的话一个月,慢的话一个半到两个月,主要看当年的春白茶总体产量。

需要按时上市的,比如头采米针,一级白毫银针,一级白牡丹,清明白牡丹这些明星产品,拥有无数粉丝的网红,它们是第一批烘的。

而那些不太急的,比如一部分需要特制的牡丹王,或者是精工做的特制白牡丹,就可以排到第二批去烘。

等第一批烘结束,上市了,再慢慢排到它们。

多陈化一些时间再烘,内质会更丰富,未来陈化出来的效果会更好。

香气滋味口感,都不是一般茶所能比拟的。

《5》

近些年,上太姥山寻茶的外地茶商,少了非常之多。

因为别的城镇的茶太过便宜,因为外省的白茶更加便宜,反衬之下,太姥山的茶就变贵了,于茶商而言,没有利润空间,是以他们不来了。

就算来也只是拍照,证明自己来太姥山寻茶了,一日游之后,还是去枯荣,去福安,去屏南....拿货。

有太姥山白茶名头,又有外地白茶的价值,这利润空间,杠杠滴。

茶商与外地的茶厂都乐翻了,皆大欢喜着。

是以口罩这些年来,“太姥山白茶”在市场上的销量日益攀升,随处可见各种便宜的白茶,装在印着太姥山字样的包装里,横行江湖。

就像勃艮地红酒,波尔多红酒,真正的产区就一小块,但全世界却可以卖出几十万吨去。

怎么辨识真假呢?

喝。

喝过真的,就知道假的是什么味道了。

多喝几次真的,记住真货的香气与滋味以及耐泡度,就知道便宜的全是假的。

它要是真货,又能卖这么便宜的价格,哪还轮得到一个普通消费者?早被同行们抢光了。

毕竟,假货价格那么低,同行买回去加一些利润卖出去,照样有人买,不是么?

《6》

目前,第一批烘制已经结束了。

五一之后,预订的2025春白茶,便可以发货啦。

在此先提前恭喜列位看官啦,有新鲜的炭烘白茶可以喝了。

村姑陈已经提前替大家试过了,很不错。

下午喝的是《鹊桥仙》,一级白牡丹中的明星产品,名字取自秦观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是高雅的兰花香,与炭烘后生成的植物蛋白被烘烤后的香气。

尾调的冷香里,竟然有三五种花香在徜徉,变化着,纷纭登场,直要把香闻晕了去。

果真,产量减少的好处便是,品质提升极大。

虽失了量,但得了更好的茶,也是一种不辜负。

连雨不知春去,一睛方觉夏深。

五月夏初,阳光明媚,正适合每天品尝一款不同风味的好白茶。

这般美妙的季节,让我们共同度过。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