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元年间,徐家庄一个叫徐崇的青年,某天刚从街上回来,却是没有选择立即回家,而是避开人来人往的大路,脚步匆匆地往山上走去。
他怀中抱着一个沉重的箱子,上面用一条黑布盖住。箱子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对一些达官贵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于他们这样贫寒的小门小户来说,却是足以衣食无忧一辈子了。
徐崇上山后,来到一个不起眼的灌木丛后面,将珠宝箱放在一边,随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铁锹往下开挖。
不多时,一个深坑出现,他小心将珠宝箱放进去,再盖上厚厚的土层。有了灌木丛的遮掩,绝对不会有人想到,这地底下还埋藏了宝贝。
做完这一切后,他将沾满泥土的铁锹清洗干净,又拍了拍身上的泥灰就下山了。
回到家里,刚进院子,徐父和大哥徐望好奇地看向他。徐崇脸上有些慌张,以为是自己暴露了。
正要说什么,徐望先开口了:“崇子,你身后是谁?怎么以前从未见过?”
徐父也跟着开口,他是个古道热肠的老汉:“就是啊,崇儿,有客人来家,该早些告诉我们,也好准备准备招待的吃食。”
徐崇脸上一白,立马回头看去。
只见身后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妪,身上穿着看不出颜色的麻布衣裳,一双手枯如老树皮,手上和衣裳上都沾了泥土,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还流出了口水。
原来,方才徐崇在山上填坑时,这老妪恰好路过看见了。不仅如此,还一路跟着徐崇下了山。当时徐崇内心想着事,竟一点没发觉身后有人在跟着。
发觉这老妪有可能会把自己做的事暴露出来,徐崇赶忙拉着她走到一边:“老人家,您可是饿了?我这就给您准备几张饼,您在门口稍等片刻。”
说着,就要把人往外赶。
老妪一听有吃的,兴奋地点点头,安心等在门外。
徐父和徐望满脸莫名,只能看着徐崇进进出出给老妪拿东西吃。
“这老太太前些年送走了儿子儿媳,家里就剩下她一个人了,听说早就疯得不认人了,咱们能帮衬的,就多帮着点儿!”晚上,家里人齐聚一堂时,徐父这么说道。
徐崇连连点头,对于养父的话,他一向是听的。
没成想,他今日才把老妪应付走了,隔天她又来了。生怕自己的秘密被发现,徐崇只得又给她烙几张饼应付。
可也不是每回都能恰好碰上他在家的。
果然,某天家里只有徐父在家时,老妪来了,且一来就嚷着:“饿,饿……”
徐父热心肠,自是打算要给她点吃的。家里往日负责做饭的,不是徐母就是两个儿子,他走进厨房才发现,家里除了两片菜叶子,连面渣都没了。儿子们赶集还没回来,只能再等等。
无法,他一脸无奈地从屋里走出来。
老妪虽说精神不太好,但当看到徐父两手空空出来时,也知自己是吃不上饱饭了,顿时皱起眉头,嘴里絮絮叨叨不知说些什么。
“家……不穷……宝藏……有钱……”
徐父听不太明白,只当她是饿糊涂了,好心将她扶到院子里坐下,还给她倒了杯水放在旁边。
老妪也不碰,口中依旧念念有词。
过不多时,两个儿子回来。
徐崇一看到老妪,又看到徐父脸色不好的样子,心底猛然一震:“不好,难不成这老人家已经将我的秘密说出来了……”
好在,徐父并未说他什么,只是简单交待给老妪弄点吃的,就回屋去了。
这回,徐崇一下给老妪烙了二十张饼,满以为能让她好长一段时间不再过来了。等过了这段时日,她就会忘记那天在山上碰到自己的事。
却不想,老妪虽然没对徐家人说出那个秘密,一扭头,却是和村里的小孩子玩儿一样地说了。
自老妪变得疯癫后,小孩儿们都当她是猴儿一样耍弄。听见老妪的念念有词,孩子们也有样学样:“山上……宝藏……徐家……”
听的孩子越来越多,学的也越来越多。不到半个月,这些话终究是传到了徐家人耳中。
徐父憨厚,虽然一贯信任自己的儿子,近日却也发现了徐崇有些不自然。再加上这些外面的童言,很快就将事情捋清楚了。
“儿啊,你自小养在咱家,扪心自问,爹也没亏待过你,可……”
徐父刚说了两句,徐崇已经顶不住心理压力跪了下来:“爹,求您原谅!儿子是有难言之隐的!绝不会做对徐家有害的事!”
徐望也听见了外面那些孩子的话,他心想:“你的确没做害徐家的事,可能帮助徐家兴旺的事,你明明有能力,可却不肯做。”
他没有将这话说出来,就怕伤了一家人的感情。
徐父也是这个想法, 见徐崇不肯老实交代,也不再过问,只是深深叹了口气出去了。
徐母身子不好,上个月染了风寒,竟是卧床至今还未恢复。听说了这件事,她却气得不行。到了晚上,她和丈夫倾诉道:
“呵!这个徐崇,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当年要不是我们救了他,他躺在那冰天雪地里,哪怕不被冻死,也早被野外的老鹰给啄瞎了眼珠!咱们这些年待他如同亲生,他得了点好东西,却不肯分一点出来孝敬养父母。这天底下,有这么没良心的东西吗!”
徐父原想说些什么,一想到徐崇瞒着他们的事,心中还是免不了有气,便不再为他说话。
回忆起十八年前的那个寒冬腊月,仿佛如在眼前。
那日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银白。徐父赶集归来,绕路帮人家送鸡蛋时,忽见雪地里有一团黑影。
他满心好奇,上前拨开积雪,竟看到了婴孩的襁褓。撩开一看,里面果然是个活生生的孩子!是个男孩,此时小脸冻得青紫,气息微弱,啼哭都没了力气。
徐父心生怜悯,当下也顾不上许多,解开棉衣将婴儿裹入怀中,匆匆往家赶。
回到家中,徐母见状,既心惊又心疼,忙放下怀里刚满两岁的儿子徐望,过来帮着生火取暖,熬煮米汤。
夫妻二人悉心照料,婴儿这才缓过劲儿来,小脸渐渐有了血色,咧开嘴露出无牙的笑。他们给孩子起名为崇,从此当作亲生骨肉一般抚养。
彼时徐家日子过得紧巴,徐父靠几亩薄田和农闲时打些零工维持生计。家中除了儿子徐望,而今又有了养子徐崇,后来过了几年又添了女儿徐荷。三个孩子,养起来并不容易。
可徐父从未有过放弃养子的念头,常说:“崇儿这孩子与咱有缘,既进了咱家门,再难也不能亏待。”
徐崇慢慢长大,乖巧懂事,小小年纪就知晓帮家里干活。七八岁时,跟着哥哥上山砍柴,小手磨出串串血泡,却从不喊疼;农忙时节,又带着妹妹拾麦穗、捡豆子。
徐家虽穷,逢年过节,徐父哪怕借钱,也要给孩子们扯上几尺布做新衣,三个孩子的衣裳颜色花样虽不同,布料却都是一个质地的。
平日有了好吃的,徐父总是平均分给三个孩子,绝无偏袒。
徐崇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常对养父母说:“爹、娘,你们虽不是我的亲生父母,但却胜似亲生父母。等我长大了,定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以报答养育之恩。”
这话犹在耳边,徐父徐母想起过去的岁月,仍旧感动得不行。
可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过去那个乖顺孝敬的徐崇,如今怎会变得这般自私自利?难道真是人一有了钱,就暴露出真面目来了吗?
他们不知道的是,徐崇此时心里有苦难言。
那箱沉重的珠宝,由来实属意外。
那天,他去镇上卖柴,返程时路过一片山林,忽闻呼救声。
徐崇循声奔去,只见一人失足落崖,挂在半山腰树枝上,摇摇欲坠。他毫不犹豫,寻了藤蔓,攀下山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将那人救起。
被救之人乃是城中某位高官的独子,此番外出游玩,不慎遇险。
高官得知儿子获救,对徐崇感激涕零,差人送来一箱珠宝酬谢。
徐崇一再推脱,那高官脸上渐渐露出不满。徐崇从未与这样的大人物接触过,心中怕得不行,只能硬着头皮收下。
其实若有得选,他压根不想碰到这箱珠宝一下。不是他不爱财,他也想让养父母过上好日子,但绝不是用这些不知干净与否的财物来达到。
原来,他早在前些时日就在街头巷尾听说了这位高官的事迹。听闻他多年来贪墨枉法,做的肮脏事数不胜数,手底下的钱财不知沾了多少无辜百姓的血汗。
徐崇听了这些议论,哪还敢用那些珠宝,就不怕半夜做噩梦吗?再者,他更怕将来这位高官的罪行败露,自己用了他的财宝受到牵连。他自己一个人也就罢了,若是连累徐家人,那可不是要他命吗!
既然拒绝不了高官的美意,便只得将这箱珠宝埋藏在地底深处,不让任何人知晓。
从街头巷尾听来的那些议论,究竟只是道听途说还是确有其事,徐崇也不清楚,只知道,他决不能拿徐家人的性命冒险。他甘愿被他们误会,也好过最后真相败露,一家人遭罪。
这些日子里,家里最难捱的,就是徐崇了。
徐父的亲女儿徐荷,去年才嫁人,今年就嚷着要与丈夫和离,说是去到夫家才知对方欠了不少赌债,如今日日被催债,着实被吓怕了。
徐母不忍女儿如此煎熬,几乎是哀求着这位养子:“崇儿,为娘也没求过你什么?如今你妹妹过得这样不好,娘求你拿出一点点银子帮帮她吧!娘不要你的全部,只需一点点啊!”
徐崇一闭眼,泪水滚滚落下。
“娘,不是我不想帮小荷,是我真的不能用那箱珠宝,否则我们家会有大难!”
徐望站在一边气得直跺脚:“你胡说八道些什么?你不把宝藏交出来,妹妹才是真的有大难!她叫了你这么多年的二哥,你就一点不心疼她吗!”
徐父坐在上方唉声叹气,紧紧捂着心口,生怕被养子气出个好歹来。
徐母泪流满面,痛心疾首:“咱们一家人同甘共苦,你咋能瞒着我们藏私?就算你是想独享财宝,撇下咱单飞,那也不该对你妹妹见死不救啊!”
徐崇满心委屈,欲言又止。他深知若说出珠宝来历,二老这一辈子朴实憨厚的农家人,又不会说话,到时候被官差审问起来,定会牵扯进未知风险。
他扑通跪地,哭着说:“爹、娘,你们相信我,我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此事另有隐情,只是现在还不能说。”
家人正沉浸在失望与愤怒中,无人听他解释。徐崇的心好似被万箭穿过,痛苦万分。
这之后的一段日子,徐家人几乎拿徐崇当做空气,吃饭也不叫他,好似一点亲情都没了。
徐崇每次见到父母想说点什么,都如鲠在喉。他握紧了拳头,有些怀疑自己:“难道真是我做错了?”
但老天爷有眼,也不会让真正的好汉难过太久!
一个月后,当初给徐崇送珠宝的高官,罪行被人揭露,锒铛入狱,据说此案牵扯巨大,不少有点关联的无辜百姓都遭了罪。
此时,徐崇越发庆幸自己当初的所作所为,没有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就将一家人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中。
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徐荷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回到娘家。一方面是让父母见见孩子,另一方面,是想确认一下家中这位二哥的安危。
原来,前些天她在绣坊听人说起近日被抓的高官那事。
说的人正是高官身边亲随的女儿,那位亲随正是当日给徐崇送珠宝箱的。而今主子遇难,他也难逃审查,这段时日吃了太多太多苦头。
亲随的女儿此时鼻涕一把泪一把,说完父亲的惨状,又断断续续说起其他一些杂事。其中就提到了当初给高官儿子的救命恩人徐崇送珠宝的事。听说的人无不称奇,收了那么多财宝,竟然一点没被怀疑。
原来,徐崇根本没让那些珠宝在世人面前露过面。
徐荷将这一消息说给家人听,徐家人听完后,恍然大悟,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众人眼眶湿热,再度看向徐崇时,满怀羞愧与感动。
“你这孩子……竟能为咱们做到这份儿上……”徐母抹着泪却是笑了。
徐父也满是愧疚:“怎么也不知道解释两句呢?”
徐望赶忙道歉:“崇子,是大哥误会你了。你如此好心,最是珍惜咱们一家人。”
徐荷给徐崇递过一碗热汤,轻声说:“二哥,这段时日,真是难为你了……”
徐崇满含热泪摇摇头,冤屈洗刷,他却哽咽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来年,徐崇娶了东边一个教书先生的女儿为妻,两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小冬。小冬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给徐家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平淡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小冬已满三岁,正是顽皮好动之时。
某天,徐崇带着他在院子里玩耍,手里晃着刚买的泥人儿逗他玩。小冬看见那小小的泥人儿,忽然挣开父亲的手,道:“不要泥团团,要金团团!小冬要金团团!”
说完就原地打转,徐崇怕他摔着,赶忙搂住。
小冬一停下来就伸出一只小胖手指着后山的方向:“金团团,阿爹,金团团在那!小冬要金团团!”
徐崇只当是孩子的玩笑话,并不当真。可接下来小冬除了一直嚷着“金团团”,别的再也不理,到最后竟是哇哇大哭了起来。
徐崇无法,只得抱着他上了后山。
不知走了多久,经过一个山坡,来到一个不起眼的灌木丛后边。小冬的哭声瞬间停了,嘴里又嚷起来:“金团团!金团团!”
徐崇赶忙将他放下来。
小冬一落地就使劲蹬着地面,仿佛底下真有他说的“金团团”。
徐崇原本早就忘了几年前埋藏珠宝箱的地方,如今走到这片地,却是突然有了记忆。加上儿子一直哭叫不止,他立即走到附近猎户们暂住的小木屋那借来工具,顺着小冬所指之地向下开挖。
没几下,忽然感觉碰到了硬物,发出 “哐当” 一声。徐崇心跳陡然加快,俯身拨开泥土,底下露出熟悉的箱子一角。
徐崇颤抖着手,将箱子周围的泥土清理干净,缓缓打开箱盖。刹那间,金光夺目,满箱金子晃得他睁不开眼。
徐崇呆立当场,仿若置身梦境:当初明明装的是一箱金银珠宝,怎的不过几年,就全变成了金块?这显然要比当初的那箱珠宝要贵重得多!
小冬见状,兴奋地拍起小手:“金团团!阿爹!”
徐崇望着儿子,眼眶湿润,心中只余留对上苍满满的感恩。
此后,徐崇用这笔金子置了些田产,又开了间杂货铺,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始终没忘徐父徐母的养育之恩,时常侍奉在侧,极为孝顺。
而那箱金子的来历,徐崇闲时偶尔讲给亲友听。家人皆是庆幸当初徐崇坚守正直,未被贪欲蒙蔽,让全家躲过一劫,最终迎来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