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键合评价方法

芯片迷不休息 2025-03-16 09:18:38
半导体工程师 2025年03月15日 10:20 北京

键合拉力测试

1.测试方法与失效模式

在从电路角度评估键合质量时,第一焊点、线弧以及第二焊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键合体系。在此情况下,键合拉力测试是广泛认可的、评估键合质量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依据 GJB 548B - 2005 中的方法 2011 关于键合强度(破坏性键合拉力试验)测试的规定,其具体操作是在键合丝下方插入钩针,并对弧顶施加拉力,详见图 1。

图1:键合拉力实验受力情况

两个沿键合丝方向的反向拉力F和F',用于平衡钩针提供的垂直向上的拉力 F₀。随着拉力 F₀持续增大,当焊点或键合丝无法提供足够反向拉力时,键合丝就会被拉断,键合拉力试验随即结束。拉断位置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如图 2 所示:

图2:键合拉力实验中拉断位置分布

1--第一键合点脱键2--第一键合点根部断裂3 --线弧拉断4--第二键合点根部断裂5--第二键合点脱键

这些不同的拉断位置对应着各异的失效模式,如图 3 所示。导致失效的相关因素列于表1。

表1:几种典型的引线键合失效原因

图3:键合拉力实验中失效模式和位置

2.引线拉力极限值

引线的拉断力和引线直径密切相关。按照 GJB 548B - 2005 方法 2011 中关于键合强度(破坏性拉力试验)测试的规定,引线的最小键合拉力极限值如图 4 所示。

图4:最小键合拉力极限值

3.约比温度与键合拉力的衰退

约比温度指的是材料的使用温度与熔点的比值,即 T/Tm 。当该比值大于 0.5 时,材料处于高温状态;小于 0.5 时,则处于低温状态。经过高温处理后,材料的塑性会增大,强度降低。中国电科 47 所康敏等人研究发现,按照此计算方式,金的高温温度为 395℃,铝的高温温度为 173.5℃。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经过 330℃烧结密封后,在进行拉力测试时铝丝键合的强度显著下降,并且在拉力测试过程中能明显观察到铝丝被拉伸的现象。原因在于,在烧结密封温度下,铝丝处于高温状态,致使其塑性增大、强度降低。然而,烧结密封后,只要金丝的金球不脱落,其拉力值几乎不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对于金丝而言,烧结温度仍处于低温范畴,不足以显著改变金丝的性能。

焊球剪切应力测试

2025

当重点关注键合焊点,探究键合工艺参数对焊点与焊盘界面结合状况的影响时,科研人员采用了键合点的剪切应力测试。像 IEC60749 - 22 - 2002《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 22 部分:粘接强度》、GB/T4937.22 - 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 第 22 部分:键合强度》、JESD 22 - B116《键合剪切试验》、AEC - Q - 100 - 001《基于集成电路应力认证的失效机理》以及 ASTM F1269《球压焊的破坏性剪切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等标准文件,都提供了相应的试验方法,用于检测引线键合的抗剪强度。球形键合剪切试验的示意情况如图 5 所示。

图5:球形键合剪切试验示意图

键合目检

2025

键合目检在评估键合质量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除了非破坏性的键合拉力测试之外,键合目检是一种重要的、通过直接观察键合丝和键合焊点的外观形貌,以此来判断键合质量的非破坏性方式。在不进行键合拉力测试的情况下,能够借助对键合丝和焊点的外观检查,判断焊点的形变是否足够充分,以及键合过程中是否存在引线损伤,进而判断键合质量是否受到影响。举例来说,键合丝根部损伤常常会致使根部断裂;键合焊点形变不充分会造成焊接界面面积不够,这会使键合强度降低。通过键合目检,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键合过程中的偶然问题,挑出不合格产品,保障键合的可靠性。

内部目检的关键判定准则

依据 GJB 548B - 2005 方法 2010 中有关内部目检的明确要求,一旦键合出现以下状况,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不得接收:

1.金丝球焊键合

若金丝焊球直径小于键合引线直径的 2 倍,或者大于 5 倍,均不符合标准。

金丝球焊键合引出线未完全处于球的周线范围之内。

金丝球焊键合引出线的中心,没有完全落在未被玻璃钝化层覆盖的键合区界限里面。

2.楔形键

超声楔形键,其宽度小于引线直径的 1.2 倍,或者大于 3 倍;长度小于引线直径的 1.5 倍,或者大于 6 倍时,不满足接收条件。

热压楔形键,宽度小于引线直径的 1.5 倍,或者大于 3 倍;长度小于引线直径的 1.5 倍,或者大于 6 倍,同样不符合要求。

当铝引线直径达到 51um 及以上时,若键合宽度小于引线直径,则不可接收。

在楔形键合位置,若刀具压痕未能完全覆盖整个键合线宽度,也属于不合格范畴。

3.无尾键合(月牙形键)

键合宽度小于引线直径的 1.2 倍,或者大于 5 倍;长度小于引线直径的 0.5 倍,或者大于 3 倍,均不符合接收标准。

在无尾线键合区域,若刀具压痕没有完全覆盖整个键合线宽度,产品不能被接收。

4.一般情况(从上方观察)

对于 S 级产品,芯片上的键若有 75% 及以下部分处于未被玻璃钝化的键合区内;对于 B 级产品,芯片上的键若有 50% 及以下部分处于未被玻璃钝化的键合区内,均为不合格。

键合尾线的长度要是超过了引线直径的 2 倍,产品不符合要求。

若键合位于多余物之上,该产品不可接收。

5.内引线(从不同角度观察器件)

若引线上存在裂口、弯曲、割口、刻痕或者颈缩等问题,导致引线直径减小超过 25%,产品不合格。

引线和键的结合处要是出现撕裂现象,产品不可接收。

若引线呈现直线形状,而非弧形,该产品不符合接收标准。

来源于学习那些事,作者赵先生

半导体工程师

半导体行业动态,半导体经验分享,半导体成果交流,半导体信息发布。半导体培训/会议/活动,半导体社群,半导体从业者职业规划,芯片工程师成长历程。

0 阅读:0

芯片迷不休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