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分析】
A股市场本周继续调整,主力资金多次护盘拉升,中字头和金融股轮番助阵,但是市场赚钱效应变差,成交量也在不断萎缩,这也导致了行情出现新的变化。本周两市在周末破净股市值管理政策的刺激下有局部反弹,但是持续性不强,最终冲高回落,市场分期较大,资金乱窜的感觉。对于当前的行情,短期情绪退潮,市场逐渐从偏炒作风格切换到低位板块估值修复为主,做盘难度较大,特别要小心“当日大涨,隔日大跌”的情况,继续关注调整之后的买入机会。
骑牛看熊发现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北京、上海、深圳、山东、安徽等地方纷纷发布地方性支持政策,人形机器人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力正在逐步落地。人形机器人内部政策+外部巨头共同催化,进入国内外整机厂商双轮驱动阶段。AI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智能化的核心功能,而人形机器人则为AI 提供了一个具身化的平台。目前人形机器人仍处于工业制造、科研探索及商业服务场景,预计随着技术进步,最终落地于家庭服务,从而深度融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全方位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两市个股开盘涨多跌少,题材板块方面公共交通、电池、机器人等板块表现较强,电信运营、sora、互联网等板块表现较差。机器人概念股震荡走强,科大智能20CM涨停,拓斯达涨近20%,弘讯科技、东方精工等多股涨停,发表《进一步全面深化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改革 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强大动力》。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6G、原子级制造、清洁氢、新型储能等新领域新赛道。中字头板块盘中震荡走弱,中铁装配、中纺标跌超10%,此前中国出版跌停,中工国际、中国联通、中远通等多股均跌超5%。
光伏概念股反弹,上能电气涨超10%,苏州固锝、德业股份等多股涨超5%,前三季度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259.3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5.1%,持续“量增价减”的态势。光伏行业亏损面持续扩大,本次行业波动造成的亏损规模远超以往三次行业波动。消费电子概念震荡拉升,华为手机方向领涨,朝阳科技、广信材料等多股涨停,东田微涨超10%,华为Mate 70系列宣布于12:08开启产品预订,开启后5分钟之内,已有超27万人预约。截至14:15,预约人数已经超过了100万人,达到117.4万人。
低空经济概念延续昨日强势,四川九洲2连板,万安科技、海能达一度涨停,拓斯达涨近20%,第三季度营收1.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8%,环比增长25.6%,季度营收续创历史新高。此前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航业务部、无人机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卫国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座城市开展eVTOL试点。午后地产股局部异动,珠江股份直线涨停,津投城开冲击涨停,华夏幸福、云南城投等快速冲高,广州安居集团11月18日发布公告称,将在全市范围内收购满足90平米以下的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有意参加的开发商可于11月18日至12月18日期间报名。
大盘:
创业板:
【大盘预判】
上证指数周二高开后低走,出现明显的弱势局面,这也说明30日线是支撑不住的,这里可能会进一步下行,调整时间会被拉长。前期货币宽松已至,当前财政政策可直接作用于总需求、往往见效更快。海外情况看,11 月初美国大选结果即将落定,新任总统的政策组合对中国的影响也需关注。后续未来还需关注具体落实以及重要会议指引,如12月有望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的经济定调。接下来注意上证指数能否在3300点之上稳住。
创业板指数周二重回2200点附近寻求支撑,目前的局面是题材板块轮番下杀,高位股和低位股都不留活口,特别要注意的是大千生态、日出东方的妖股效应又减弱了,资金抱团会去新的位置。2024 年市场驱动力主要体现为估值修复,2025 年能否由估值驱动成功切换至基本面驱动至关重要,同时不可忽视A股经历长周期回调后,国内居民资产和全球资金的配置需求或有更积极的边际变化。接下来注意创业板指数能否在2200点之上稳住。
【淘金计划】
申请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上市公司数量正不断增长。截至目前,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披露利用相关贷款进行回购增持的公告近150份,贷款总额约344亿元。作为央行创设的新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是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创新工具。上市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开展回购增持,显示出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市值管理指引有望进一步推动更多上市公司用好该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作用。
题材板块中的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母机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入的主要参与板块,电信运营、建筑、船舶等概念是资金净流出相对较大的板块。骑牛看熊发现“人工智能+高端制造”重要落地形式,AI 浪潮中中国厂商能够深度参与的领域1)市场空间:预计2030 年中美制造业、家政业的人形机器人需求合计约203 万台,市场空间约3185 亿元。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虽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下游终端应用领域尚未实现全部落地,目前仅停留在工业制造、科研探索等场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还处在不断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
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特斯拉、国产厂商共同催化阶段:特斯拉Optimus 作为“具身智能”先行者,有望率先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国内厂商在人形机器人本体结构、运动控制算法、软件工程等方面持续迭代,并积极探索下游产业化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有望迎来内部政策+外部巨头共同催化,进入国内外整机厂商双轮驱动阶段。
“天工开源计划”发布,共建人形机器人综合创新生态平台。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优必选等合作伙伴发布了“天工开源计划”。创新中心今年4月成功研发了通用人形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实现了全球首个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全身协同控制泛化移动能力全球领先。
“天工开源计划”旨在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圈,计划的具体实施步骤将涵盖关键技术及产品开源开放、产学研协同技术攻关、行业标准体系制定、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示范合作落地、具身智能机器人俱乐部及面向全球征集人形机器人参加马拉松比赛等多项内容,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的闭环。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逐渐形成,助力可持续发展。随着更多企业切入到人形机器人赛道,人形机器人的更新迭代和降本进程将有望进一步加快,而适应更多应用场景的人形产品或将被推出。因此,我们维持此前判断,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速度已呈现加快迹象,产业链相关企业将逐步进入受益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