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去参观阿斯顿马丁的工厂,在生产线上遇见一位专门给牛皮挑瑕疵的老爷子,他在一整张牛皮上画了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圈,圈出来的都是他发现的瑕疵,这些瑕疵有的可以藏在座椅的缝线里或者其他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有的就只能大块牛皮直接裁掉不用了。
我用放大镜在那张牛皮上反复看了好几遍,我是真没看出来老爷子画圈的地方有啥瑕疵。
想起画圈儿的老爷子是因为刚参加了理想技术日活动,这次理想分享的是他们对于PQ感知质量的理解和经验。
PQ是Perceived Quality的缩写,这跟产品质量还不一样,它关注的是这个产品看起来给人的感觉、好不好用、用起来感觉怎么样。
PQ感知质量不同于造型、配置这些一眼可以看到并判断好坏的东西,它是需要更深入体验才能感受到的。
用理想的车举几个例子:
抬头显示边框试制样车阶段用的是跟仪表台同色设计,为了好看。但仪表台同色会容易在玻璃上显现出反光干扰视线,所以量产版本改成了黑色。
安全带固定钢缆虽然强度足够安全,但看起来很细容易让人产生不安全感,量产版本在外边加了个橡胶套,看起来更有安全感。
尾灯侧板通常是不规则凹凸不平的形状,看起来杂乱不美观不高级,理想做成了平面,好看且不容易存土好清洁。
后排座椅安全带通常放在C柱上,理想把安全带固定高度降低,小朋友使用的时候不会勒脖子。
理想的头枕皮革开口处看不到头枕里边的海绵。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例子,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感受。汽车厂家对一辆车的PQ评价多达上万个点,包括静态和动态评价。
现在差不多能明白PQ感知质量是啥了吧?
那这玩意儿有啥用呢?PQ做得好并不能提升一辆车的性能和产品质量,但它关注各种用户日常用车可以感受到的细节,做好PQ就能提升一辆车的价值感,让这辆车更好用。
然而PQ感知质量其实是个很主观的东西,肯定是做得越细致越好,但这玩意儿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也并不是说其他车跟理想不一样就不好。
PQ这东西是没有止境的,没有任何一款车可以说自己把PQ做到极致了。同时PQ还需要跟成本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回到开头给牛皮画圈儿老爷子的故事,那些用放大镜都找不到的瑕疵而废掉的牛皮最终都会变成用户的买车成本,这个成本对阿斯顿马丁来说是正常的,但放在理想上车主一定会觉得自己花了冤枉钱。
理想做得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PQ做得很细,下了很多功夫。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据自己家庭用车的定位把PQ做得非常有针对性,想得很明白。这也是理想卖得好非常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