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迎来了《六姊妹》38集的全剧终,看完后,让人多少有些感慨,虽然剧情是一如既往地大团圆结局,大姐圣母般地付出与原谅,老六因病忏悔获得同情,最后全家幸福地在一起,但是,这不得不让人想到,刘美心去世后,这个家还会如现在这般有向心力吗?何家丽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还能持续吗?

这部剧基本上是非常遵从原著的情节了,但依然有五个不同,大家可以做个参考对比:
1、原著里的何家欢,小时候被鞭炮炸瞎了右眼,而不是只伤了右下眼角,留了一道疤,所以她才会自卑,性格怪异,在剧里看上去脸臭臭的,从来没怎么笑过的样子,这也是大家不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观众们不知道罢了。

2、原著里何家丽生了二胎小冬,取名张学平,比何向东小三岁。剧里取消了小冬的戏份,大概原因是,那个时候已经实施计划生育了,不能再出现小冬。
有关小冬的情节是这样的,小冬也是来讨债的,家丽和建国这么好的一对夫妇,却生了两个讨债鬼。
小年欠债远走他乡后,小冬一直对父母倾囊为小年付出有怨言,把家里所有的钱都给了小年,让他的日子过得紧巴,就连工作结婚都比不上小年。
建国因为小年退居二线,在小冬的工作上,资源大不如从前,最后勉强动用所有的关系,将他安排在了食品卫生监督岗,这个岗位倒把他养得肥头大耳的,娶了个研究生毕业的大学老师,小冬只是个高中生而已,对方看中的也是他这个铁饭碗的工作。
婚后两人一直要不上孩子,一直在医院的路上跑着,不知后来两人的关系会如何发展?

3、原著里家喜怀着二胎得了白血病以后,不要命也坚持要生下孩子,只因为她还在憋着一口气,抱着希望要生下儿子,为了得到婆婆的笑脸,也为了在六姊妹中也要生出个儿子,可惜,为了“争口气”拼死也要生下的,依然是个女儿,给她取名“小晚”。
在剧里,家喜最后为了保命,还是流掉了孩子,没有不顾生命危险也要保孩子。
一开始,觉得家喜嫁给了闫宏宇,他是个好男人,但看到后来才发现,宏宇一味地纵容家喜作恶,他其实也是抱着得利的心态,一方面因为懦弱,在老婆和娘之间都不敢挺身而出,只能躲在背后和稀泥;另一方面,家喜闹腾出来的,他也是既得利益者,不出面,不得罪,但却在背后纵容,也是一种恶,完全是一个没有担当,没有责任的小男人。

4、原著里对几个晚辈长大后的发展,交待得很清楚,但在剧里,没有详细的交待,只演了小年在上海以送货为生,汤洋在上海工作,光明考上了研究生,至于汤洋做什么工作没有讲,还有欧阳枫更是没有讲了。
小说里是这样交待的,汤洋在上海的一家超市工作,只是艰难地维持生计。

欧阳枫在大专毕业后,被家里安排进了矿务局,但因为基层要下矿,欧阳枫吃不了这个苦,就私自辞了职跑到北京去圆他的演员梦了,结果北漂了没几个月,在一家酒吧混了一些日子,终于混不下去就回了家,继承了家业旅馆,又打着娱乐圈混过的声名,办起了艺考培养班,居然报名的人还挺多。
何家欢和方涛的儿子方志成,大专毕业后,还是张秋林在上海帮他找了份工作。

还有张秋芳的女儿汤小芳,剧里她和洋人马克结婚后就没有了下文,但在书里是这样交待后续的,汤小芳和马克生了个女儿,定居上海,后来也离了婚,马克回了英国,把女儿留给了小芳,秋芳带着刘妈在上海住着,一方面照顾小外孙女,一方面照顾刘妈。
也托人给小芳介绍过对象,但小芳带着女儿,也不太好找到一个合适的,四个女人,四代人,就这么住在一起,相互照应。

5、发现看到全剧终时,才恍然大悟,里面最幸福,最清醒,活得最通透,也“大获全胜”的,居然是一开始大家都最讨厌,看上去也最市侩的王怀敏。
原著里最让人惊讶的,就是王怀敏老来得子这一幕,四个孩子都成家立业,抱完了孙子后,结果她给大家来了个大惊喜,她还能当妈,生的儿子比孙子们都还小。
虽然剧里把王怀敏老来生子这幕删掉了,但王怀敏却毫无疑问,成了全剧最大的赢家。

为什么这么说?
王怀敏看上去很刻薄,很难缠,但她做对了两点:
第一点:她没有把工作让给家喜,好像不近人情,但从她的分析上来看,是对的。家喜比她年轻,出来闯荡的可能性和胜算比她高,她这个年纪再出来,机遇太少,她只能求稳,守着一份能糊口的稳定工作,比靠儿女养活,要来得更加踏实硬气。
第二点:虽然王怀敏重男轻女,和家喜住在一起老是有矛盾,但这个矛盾点,大部分根源在家喜的没教养,用着婆家的一切资源,还不懂得尊重与节约,老年人哪里看得惯懒惰和浪费,自己又不掏一分钱,却还大手大脚地用,还要嘴上占尽便宜,再明理的婆婆遇到家喜这样的儿媳妇,也没几个能忍受的。
在家喜怂恿宏宇以装病找王怀敏借钱这事上,王怀敏知道后,也大大方方地拿出了八万,虽然打了个借条,但她也出了钱,在最后的关头,她没有吝啬。

在原著里的王怀敏,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有个更好的生活条件,才搬到新房住的,不是为了孙子,小说里的王怀敏更让人气愤,但看完剧下来,觉得王怀敏也没有什么大毛病,到最后,她反而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家喜和她都从老房子里搬出来了,各住各的,逢年过节的,闫家儿女都回她家团聚,热热闹闹的,家喜以前是装的,但在大病之后,她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以前的糊涂,转变后的家喜,无论是对娘家还是对婆家,都会以另一种心态来相处。
当初买房,王怀敏出了八万块钱成全了他们,尽管房子最终因为治病还是卖了出去,但病好后的家喜,会记得王怀敏的好,或许把钱也还了,家喜的转变,也会让王怀敏心生怜悯,与她和谐相处。
王怀敏住着新房子,每次出现都是春风得意的样子,看上去生活得不错,再加上家喜这里对她敬一丈,她也会对她好一尺,婆媳总算是远香近臭,和和睦睦了。

虽然在全剧终时,是六个姊妹围着刘美心的一张大团圆照结尾,但实际上从现实来看,王怀敏比刘美心更加幸福,她才是真正的“王者”。
不但因为王怀敏做人一直精明,虽然是有小算盘,会算计,但她的算盘打得也不是没有来由,不是一笔糊涂账,而刘美心,则是糊涂了一辈子,到最后才清醒过来。
我们觉得王怀敏精明,是因为她没有什么都顺着小辈们,看上去占尽了便宜,但实际上从她自身的角度出发,没毛病,她的选择,反倒让她活得潇洒,没有刘美心这样糊涂生出来的矛盾。

最后的王怀敏,一方面享受着住新房带来的快乐,还有儿孙绕膝的幸福,最后,家喜也改过自新,对王怀敏也不会像以前那般挑剔,也会对她尊敬孝敬, 原来,最不看好的,居然才是活得最舒服的那个,所以啊,人的幸福,究竟该怎么争取?
当然不是算计,不是占尽便宜,而是一种活得洒脱通透的智慧,刘美心最后卖了酱菜,把钱平分了六份,房子拆迁后也是六姊妹共同平分,把一碗水端得平平的,才换来了全家的安泰友好,她才终于活明白了一个道理——财聚人散,财散人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