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中国车企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似乎迎来了春天。然而,缺乏变速箱与引擎核心技术的研究,不禁让人质疑,这样的新能源车能带领车企走多远?不掌握汽车核心技术的车企,又是否具备竞争力?
近期广州车展的状况不难看出窘况,在国内高竞争的压力,中国新能源车企貌似打败了国外品牌,并且成功压制了燃油车的售价。但是,这种繁荣的背后,新能源车十年如一日用的还是单级减速器或两挡变速器,变速箱毫无改进,更谈不上对电机核心技术的再研发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在市场规模上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核心技术的缺失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了115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31000亿元。然而,市场的快速扩张并没有带来技术上的突破。许多车企依赖于外部供应商提供的关键零部件,如电池和电机,这限制了他们在技术创新上的自主性。没有变速箱与引擎的深入研究,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受到质疑。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尽管比亚迪等企业在全球销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特斯拉等国际一流车企相比,市值和品牌影响力仍有较大差距。中国车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支持和消费者接受度,而非技术创新。这种依赖性使得中国车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一旦政策风向或市场偏好发生变化,中国车企的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和一线市场增速的放缓,下沉市场成为新能源车新的发展机遇。然而,这种市场趋势与技术发展的脱节,使得中国车企在技术创新上的紧迫感降低。在追求市场扩张的同时,技术创新的步伐放缓,这可能导致中国车企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失去先机。


悲观地看,如果中国车企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那么它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难以为继。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将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中国车企若不能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上取得突破,将难以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占据有利地位。